- 科研統計思維與方法:SPSS實戰
- 馬秀麟
- 1472字
- 2024-09-10 16:37:03
1.4.3 量化研究質量的保證
量化研究是基于數據的研究,其核心是數據。在社會科學的量化研究中,應從測量量表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測量過程的嚴謹性、統計分析和結論解讀方法的正確性及適時的分類跟蹤等幾個方面保障研究的有效性。
1.測量依據要科學、有效——要保證測量指標的效度
對研究對象進行測量以獲得數據是量化研究的起點。在此過程中,測量依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是關系著研究成敗的關鍵因素。
在社會科學的量化研究中,人們通常借助調查問卷或考試試卷對被試實施測量。其中,調查問卷的來源有2類,其一是直接選用已經成形且被學術界認可的調查問卷。由于這類問卷已經被學術界認可,其信度和效度已經得到過論證,它們通常被稱為量表。其二是根據研究目標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由于這類調查問卷是由當前研究者根據研究目標自行設計的,在調查指標維度、調查問題設計的嚴謹性和代表性等方面均有可能存在較嚴重的問題。因此,為保證這類調查問卷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通常需要對這類調查問卷做效度檢驗。只有效度達到標準和規范,才可使用這類調查問卷開展大范圍的測量。
另外,即使是借用權威的量表開展研究,仍要注意量表的適用范圍、量表的常模參數,要避免量表的超范圍使用和濫用。
2.測量過程須嚴謹——要保證數據的信度
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基于調查問卷的數據采集經常會受研究對象態度、情感、團體狀態等因素的影響。另外,部分研究對象可能會因匆匆填寫問卷而未能正確地理解問卷的每個題干,這也會導致測量數據出現較大的偏差。
為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和客觀性,在測量過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①測量過程應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整個測量過程應在有限時間內完成;②研究對象應具有代表性,研究對象對當前測量的態度是積極的、歡迎的;③研究者應適當控制測量進度,盡力避免少量研究對象匆匆填寫;④對于面向小學生的調查,應向他們仔細解讀每一個調查問題,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題干,避免誤解題干導致的數據錯誤。
3.正確地分析數據、正確地解讀分析結論——要保證統計分析過程的嚴謹性
量化研究過程中,統計分析是其關鍵步驟。選用正確的統計分析方法、正確地解讀分析結論是量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獲得測量數據后,即可根據研究目標選擇統計分析類型。在明確了統計分析類型之后,還需根據數據自身的特點確立具體的分析方法。例如,在“實驗班-對照班”模式的教改研究中,研究者分別對兩個班進行了測量,現在需要檢驗兩個班的后測數據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便論證教改的成效。那么,在配對樣本T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方差分析等多種差異顯著性分析方法中,到底應該采用哪個分析方法呢?
如果選用了錯誤的統計分析方法,將導致研究結論被直接否定,整個研究就失去了價值。另外,在完成統計分析之后,要正確地解讀分析結論,對分析結果表格中的每一項指標值做出正確的解讀。
4.正確看待分析結論中的異常現象,適時分類跟蹤——善于跟蹤與深挖,形成研究亮點
在量化研究中,多數情況下統計分析結論與研究假設一致,統計分析結論能夠論證研究假設。
當然,分析結論與研究假設不一致的現象也并不少見。對于這種現象,研究者無須煩惱,因為這有可能是發現重要創新點的機遇。
在發生此現象之后,研究者應靜下心來,對原始數據做分類跟蹤,或者依據調查數據的結果值分類并逆推,從中找出問題的根源。在多數情況下,針對統計分析中發現的不正常現象所做的跟蹤,通常能夠發現亮點(即不為人們注意但非常重要的結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研究的深度。
總之,量化研究也需要“跌宕起伏”的情節,請關注量化研究中的異常數據、特殊現象,它們往往是研究亮點的源泉。
- 從零開始學Hadoop大數據分析(視頻教學版)
- 大數據:規劃、實施、運維
- Neural Network Programming with TensorFlow
- 大數據Hadoop 3.X分布式處理實戰
- Microsoft Power BI數據可視化與數據分析
- Remote Usability Testing
- Hadoop 3.x大數據開發實戰
- 數據庫設計與應用(SQL Server 2014)(第二版)
- SQL應用及誤區分析
- Python數據分析與數據化運營
- Chef Essentials
- 大數據技術原理與應用:概念、存儲、處理、分析與應用
- SIEMENS數控技術應用工程師:SINUMERIK 840D-810D數控系統功能應用與維修調整教程
- 計算機視覺
- 企業級大數據項目實戰:用戶搜索行為分析系統從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