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什么?在職的幼兒老師是位92歲的老奶奶?”

——從事幼兒教育60年,教過2800個孩子“奇跡幼兒園”與眾不同的育兒法

“這里簡直就是一所奇跡幼兒園!”

每每聽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考察者、記者采訪人員發出這樣的贊嘆聲,我內心也會產生些許自豪感。他們也常常驚嘆:

“什么?在職的幼兒老師是位92歲的老奶奶?”

聽到這句話,又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奇跡幼兒園的老奶奶幼兒老師”,單看這個題目,腦海中會不會浮現童話故事中的魔法師?

當然,我并不是魔法師。那為什么年過90依舊從事教師的工作呢?

如果硬要說理由的話,首先我覺得自己還處于學習的路上,育兒工作中蘊含著深奧的學問,其魅力讓我著迷,所以還不能就此止步。雖說從事幼兒工作約有60年,教過2800多個孩子,但我完全不認為自己將幼兒教育做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一直懷有這樣的想法,不知不覺就過了耄耋之年。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生命的每一天都應該學習。

第二個理由,當然是因為孩子們太可愛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每年畢業季來臨之際,我甚至會產生“不想放手”的想法,但育兒工作者不該有這樣的想法。

抱歉,應該先自我介紹一下。初次見面,我叫大川繁子,是栃木縣足利市小俁幼兒生活園的主任。或許你會覺得“幼兒生活園”這個名字有些奇怪,但其實就是大家理解的幼兒園,適合0~5歲的孩子。

我生于1927年,現年92歲。從34歲至今,我一直在這所幼兒園和眾多孩子們一起生活成長。當年我初次負責的孩子們,如今兒孫滿堂也不足為奇。一想到當年那個調皮搗蛋鬼已經當了爺爺,不禁感到有些滑稽可笑!

這所幼兒園之所以被稱為“奇跡”,并不是因為我92歲仍在從事幼兒教育。長期以來,我確實一直堅守在育兒工作的第一線,照看過很多孩子,但我本身并不是一個擁有高超技能的奇跡育兒師。

如果真有“奇跡”的話,那應該是我們幼兒園獨特的育兒方式吧。

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他們自立的程度遠遠超乎你的想象。對此,我充滿信心。

我們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自由生存能力和責任”。

當他們畢業時,我們希望他們可以熱衷于自己喜歡的事情,獨立思考,能夠發揮自身的能力(自由生存能力),并富有責任感。

希望他們時刻牢記“自由生存能力和責任”,自立自強;希望他們能夠笑對人生,享受生活的樂趣。

我們正是懷揣著這份期盼,制定每天的育兒方針。和一般的幼兒園相比,我們還有很多小小的與眾不同之處。

首先,幼兒園面積超過3000坪(約9900平方米)。庭園儼然是一座小山林,只是在里面走走就可以享受森林浴,觀察大自然。有池塘,有梅林,有燈籠,有圣母馬利亞像……是不是有些難以想象?在這個寬闊的庭園里,所有場地均對孩子們開放。

其中最古老的園舍距今已有約170年的歷史,是當年大川家作為自家住宅使用,如今成為孩子們的“第二個家”。它已經被列為日本有形文化財產。

這樣的幼兒園環境,確實有些特殊。

但真正與眾不同的,還是我們踐行的育兒方針——培養孩子“自由生存能力”。

“不是安排大家一起去做”

對于0~4歲的孩子,沒有規定全班一起做同一件事情。每個孩子都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幼兒園里年齡最大的5歲孩子,每天有一個小時是和大家一起做相同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

幼兒園內提供的飯菜采用自助餐的形式,由孩子自己決定盛多少。到了就餐時間,如果孩子還有想做的事情,也可以選擇不吃。

“不強制睡午覺”

在午休時間,超過20分鐘仍然無法入睡的孩子,可以起床玩耍。

“規則由孩子們制定”

幼兒老師幾乎不會擅自制定規則,都是和孩子們一起商量制定。

“不命令孩子”

當想要孩子做什么事情時,老師們一般會詢問“……好不好?”,絕不會使用“快去……”“要把……(做好)”等命令式語氣。

……

這只是育兒方式的冰山一角,是不是有些不太一樣?

我們總將幼兒園戲稱為“放任自由的幼兒園”。因為,在我們幼兒園內,老師從不會命令孩子們去做什么,或者讓孩子們必須上什么課程。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只需按照自己的喜好活動。即使一整天都在玩同一個游戲,我們也不會干涉。哪怕一周都在玩,我們也會任其玩耍。

有人會好奇,這樣的話豈不是會引起幼兒園混亂,孩子們的狀況變得一團糟?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規則有些不可思議?

正因如此,外來參觀的學習者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里簡直就是一所奇跡幼兒園!”

很多老師雖然也說“給孩子自由”,但心底里對這樣一種與眾不同的育兒方式是持懷疑的態度。事實上,我們堅信:這絕不是簡單的放任不管。

從爸爸媽媽將他們最重要的寶貝送入幼兒園,直到他們下班回來,我們都在努力培養孩子——我們有自信正在做著出色的早期教育。

我們育兒的理念來源于蒙臺梭利教育和阿德勒心理學。有很多關于這兩種教育思想的書籍,相信不少家長也有所了解。

簡單說明一下,蒙臺梭利教育起源于智障兒童教育,是一種旨在培養“自立的人”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對于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家長不應單方面擅自做決定,不應過分干涉;為了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始終堅持做他們的后援。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能因為年長就采取居高臨下的態度,或是命令孩子,沖孩子發火。別說訓斥孩子,表揚、評價孩子也應該盡量避免。只有認同、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30年前,我們將蒙臺梭利教育引入育兒工作中,20年前開始引入阿德勒心理學。我們汲取這兩種育兒理念的時間,都遠遠早于它們被廣泛推廣的時間。對于這兩種教育思想,我們一直在“取其精華,實踐應用”。

話說回來,我們幼兒園為什么會引入蒙臺梭利教育呢?

小俁幼兒生活園,是我婆婆在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成立的幼兒園。在創辦第二年,由于還差一名有資格證的幼兒老師,作為兒媳婦的我便被婆婆“收入麾下”。

雖然我當時對育兒工作沒有什么特別的興趣,但是婆婆的話就是圣旨。一邊背著剛剛出生的二兒子忙個不停,一邊努力學習,總算通過了資格考試。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只是掛名幼兒老師(兼職做一些育兒工作),直到孩子們上了中學,我才真正開始了育兒工作生涯。雖然35歲起步較晚,但和孩子們一接觸,每天都變得超級開心,所以我馬上就沉浸其中,樂此不疲地工作至今。

小俁幼兒生活園一直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轉折點是我婆婆去世。在葬禮上,幼兒園理事會這樣宣布:

“繁子女士繼續擔任保育主任,大川真擔任園長。”

“什么?大川真擔任園長?”

我十分震驚。因為二兒子大川真剛大學畢業不久,正在一所設計學校學習,那時他才25歲。對于育兒工作,完全是個門外漢。在眾人面前當場被任命,兒子為顧及面子勉強回到了幼兒園,但很長一段時間他什么也沒做。

一次他在幼兒園里閑逛,發現一名資深的幼兒老師正在黑暗的房間里訓斥不睡午覺的孩子。于是他忍不住提醒道:“不要僅僅因為不睡午覺就訓斥孩子!”沒想到卻遭到強烈的反駁:“請不要在孩子面前訓斥我!”對于這種回復,他也確實是無可爭辯。

但這件事卻成為大川真作為園長認真考慮育兒工作的契機。

“我不想做這樣的幼兒教育,這種教育絕對有問題。”

于是,大川真走訪考察了附近的所有幼兒園,但各個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幾乎如出一轍,這令他非常失望。然而,他并沒有放棄,他開始將目光投向國外,就這樣他接觸了蒙臺梭利教育。

“這正是我要尋找的幼兒教育!”

大川真立即向國內蒙臺梭利教育第一人赤羽惠子老師學習。

可是,由于大川真沒有幼師資格證,即使在幼兒園強行推行自己的想法,肯定也會遭到資深幼兒老師們的反對。即便是我,長時間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心中對此也是半信半疑——“嗯,那種教育能行得通嗎?”

因此,大川真又想出一個辦法。每年派一名幼兒老師到京都參加赤羽老師蒙臺梭利教師培訓班。

大概過了七八年,幼兒園內所有幼兒老師都研修后,老師們自己提出:“園長,我們來實行蒙臺梭利教育的自由育兒、縱向分班制度吧!”當時我也非常意外,大川真強掩內心的喜悅,故作鎮定地說:“嗯,好的。”

自此,小俁幼兒生活園可謂煥然一新。幼兒園園長,可以說是高瞻遠矚吧!

又過了10年,園長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將阿德勒心理學引入日本,并向形成獨特發展模式理念的野田俊作老師學習。

對我而言,整個教師生涯中有一半時間在實踐傳統育兒,一半時間在實踐現代育兒法。當然,在最初的30年里,我也是盡心盡力,十分快樂。

但是,我現在已經回不到過去的育兒方式了。

因為孩子們的情況和成長方式已經與原來截然不同。

值得慶幸的是,幼兒園里孩子的媽媽們都熱情高漲,“一定要讓孩子在這里上學!”甚至有爸爸在外地工作,帶孩子搬過來居住的“勇士”媽媽。

因為她們從心底認可我們的教育方針和理念,所以20多年來我們做到了“零投訴”。

政府部門也表示詫異,因為這在育兒領域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神話。

另外,來幼兒園視察的人絡繹不絕,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我們并沒有進行宣傳(網頁、宣傳冊之類的都沒有),絡繹不絕前來的人們令我們有些誠惶誠恐,“真的有值得參觀學習的地方嗎?”

總之,來幼兒園里參觀的人,無論是育兒工作者、大學教師,還是大學生,等等,都會發出贊嘆。

然而,更令我開心的是,幼兒老師們寫在日志里的話:“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育兒,我感到很幸福。”與孩子處于平等立場進行育兒,培養孩子自由生存的能力,也會讓大人變得幸福快樂!而大人內心的這種感受又會傳遞給孩子!

由于工作很幸福,沒有人想要辭職,即便辭職了也會馬上回來。但這也導致我們有一段時間因為幼兒老師的平均年齡過大而苦惱……

的確,幼兒老師平均連續工作年限為六七年,私立幼兒園幼兒老師的離職率為12%,從這點來看,我們又有些與眾不同。

這次,當有人跟我說“能不能把你的經驗寫成一本書”時,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寫些什么。

轉念一想,我突然意識到只要把讀者想象成孩子的爸爸媽媽,想象成同他們聊天就可以了。

為了培養孩子“自由生存能力和責任”,我和幼兒園里的老師們不斷摸索、學習。我覺得將這些和我們的想法寫下來,肯定會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因為,只要擁有“自由生存能力和責任”,任何一個孩子在任何一種社會環境中都可以幸福地生存下去。年過90的我不必說,各位家長們也一樣,即使在難以想象的世界中,也應該在各自的位置以獨有的笑容生存下去。

拿到這本書的爸爸媽媽們,或許會認為這是本育兒書。但是,請先放松心情。因為這本書不是以培養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優秀的孩子,即所謂的“成功人士”為目標,而是一本教你如何讓孩子自立的育兒書。

我會穿插講述幼兒園歷屆孩子們的奇聞逸事,告訴家長們如何支持孩子讓他按自身獨特的方式健康快樂地成長。

大家無意間可能已被“一定要如何”的育兒觀念所束縛,一旦跳出來想,就會變得無比輕松,從而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調皮搗蛋鬼,任性自私的孩子,讓人發愁的麻煩生,所有的孩子在你眼中都不再令人“頭疼”。

本書內容分為五部分,分別是為了培養“自由生存能力”、希望家長恪守的溝通交流法則、在孩子幼兒時期構筑幸福的三角形、照看過2800 個幼兒的“育兒秘籍”、我想對媽媽說的話。希望您在閱讀本書時,心里想著心愛的寶貝,滿懷慈愛喜悅的心情閱讀。

我養育了三個兒子,撫育他們是一個不斷摸索、充滿失敗的過程。說“充滿失敗”或許會惹怒兒子。但是,實際上我經常大發雷霆地訓斥他們,有時候還會動手打他們。現在想來常常覺得非常對不起他們。

“育兒其實很簡單,可以很順利地進行,大家都可以成為成功的父母。”

你肯定會想:這么說的人,不了解作為母親的煩惱吧!

因為我也身為人母,同時照看過那么多孩子,所以你不用太過擔心,孩子們都會健康快樂地長大。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且豐富多彩的個體,讓我們一起開啟培養他們“自由生存能力”的快樂旅程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江市| 沅陵县| 慈利县| 杭锦旗| 东方市| 塘沽区| 鹤峰县| 凤山县| 怀来县| 玉山县| 淮阳县| 恩施市| 长葛市| 娄底市| 广东省| 郎溪县| 桂平市| 织金县| 达州市| 邻水| 禹城市| 鄢陵县| 镶黄旗| 随州市| 横峰县| 永年县| 车险| 嘉峪关市| 南岸区| 霍州市| 九龙县| 潍坊市| 汉沽区| 苏州市| 正安县| 互助| 南充市| 海安县| 手机| 尉氏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