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以課桌定位法引領學生行為習慣養成
- 教育守望
- 蹦蹦虎
- 1024字
- 2024-09-07 06:52:40
身為副班主任,我深知自己不僅是班級衛生工作的指揮官,也是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的引路人。在這個角色中,我自然而然地將督促學生排齊課桌椅視為己任,視其為培養學生秩序感與責任感的重要一環。
教室地面上的金色地線如同精密的網格,不僅美化了環境,更巧妙地成為了課桌排列的隱形標尺。我利用這些地線,精心設計了一套“課桌定位法”,引導學生們將課桌的前腳線與前方金線緊密貼合,左側桌腳則緊貼左側金線,確保每張課桌都如同棋盤上的棋子,井然有序。這樣的安排,讓教室在視覺上煥然一新,每一次踏入,都能感受到那份由細節帶來的和諧與美感。
然而,面對三年級這群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尤其是那些天性愛跑愛鬧的男孩子,保持課桌的整齊并非易事。他們或因課間嬉戲,或因頻繁進出座位,不經意間便讓課桌偏離了既定的位置。面對這一挑戰,我并未氣餒,而是將這一難題轉化為培養學生自律與責任感的契機。
我創新性地提出了“起立對齊法”,即在每節課的上課與下課起立時,不僅要求學生向老師問好或告別,更要迅速而準確地調整課桌位置,使其與地面金線完美對齊。這一舉動,起初對孩子們來說或許有些新奇,但經過我耐心的講解與示范,以及多次的互動練習,它逐漸成為了孩子們的一種條件反射,一種無需提醒的自覺行為。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榮譽感,我引入了“小軍人”的概念。通過講述解放軍叔叔宿舍里被子疊得像豆腐塊一樣整齊的故事,我引導學生們認識到,整齊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表現,更是一種內在的態度,是對自己、對集體的尊重與負責。我鼓勵學生們以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將課桌的整齊視為自己作為“小軍人”的使命。孩子們聽后,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堅定的光芒,紛紛表示要成為最優秀的小軍人。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堅持每天多次提醒,甚至在第一周里,幾乎每節課的上下課時間都會親自檢查并指導學生調整課桌。我的堅持與努力沒有白費,很快,班級里的課桌便能在大部分時間保持整齊劃一,即便是我不在教室的時候,孩子們也能自覺維護這份來之不易的秩序。
此外,我也深刻認識到,正副班主任之間的工作并非涇渭分明,而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因此,在開學之初,當得知班主任已經安排了值日生后,我很是感激,更加珍惜與班主任合作的機會。無論是就餐前的食堂等待,還是課后帶領學生前往食堂用餐,我都積極參與其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正副班主任搭班,可以也應該互相幫助”的理念。這樣的工作氛圍,不僅讓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也讓我們的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