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先聲奪人罵孫堅
- 三國:西涼武人,請王赴死
- 仲夏夜的貓頭鷹
- 2153字
- 2024-10-11 10:51:19
荀攸回到住處后,意興大發,洋洋灑灑書寫一篇百字檄文,痛陳孫堅之恥。文人罵人,不帶臟字兒。寫到夜里,又改了幾遍稿,這才興沖沖帶去將軍府給韓起。
“君侯~君侯~”
正值韓起與鄒荑在吃晚飯。
韓起邀請道:
“公達,來來來,一并吃。”
鄒荑見他們要談公事,主動回避。
下人們伺候著,又上了一副碗筷給荀攸。
“君侯,你先看看。”
“嗯……”
韓起假裝接過竹簡,大致翻看,連連點頭,“行,就這般。公達之筆鋒如此銳利,甚好!甚好!明日便派發各郡縣……”
“對了,還要送到孫堅營中,氣他一氣。”
兩人會心一笑,荀攸這才算舒心。
趁熱吃著古早火鍋,韓起問著:
“公達打算何時回潁川過新年?”
“嗯?”
荀攸急了,“怎地,此戰危機重重。你竟趕攸走啊?”
韓起拉著他的手,安撫道:
“公達,起不是那意思。此戰,打不起來的。安心過年……”
“打不起來?”
荀攸驚了,那孫堅可是籌集快五萬的大軍,他不打進雒陽,他圖什么?
他試探問著:“攸,可真走啦?”
韓起喝了點酒,臉上紅撲撲的,自信一笑:
“嗯,對了。代起向您家夫人問好……”
“還有,代起向您堂叔荀文若問好。”
荀攸心里狐疑:
韓侯從未見過我堂叔,怎么連表字都知道了……他這人脈可廣泛吶!
要說荀攸不想家,是不可能的。自那時荀爽離京后,荀彧就帶著荀氏所有相關人員全部撤離雒陽,只留下荀攸一人,方便行事。這才有了后來荀攸聯合何颙等人刺殺董卓一事。
韓起見他還是在擔心自己,坐近一塊,拍拍他肩膀:
“公達無念。起以書信上朝廷,皆是劉虞圣旨一出,他孫堅還不撤軍?”
荀攸心想,有道理,他孫堅還能無視朝廷禁令?
盤算好時日,他決定初十就回潁川。
韓起今夜并未明說的是,他還寫了一封信給皇甫嵩,向他借調了徐榮一人。
說是借,那可是真金白銀掏錢給皇甫嵩,并保舉皇甫嵩的義子皇甫酈,做京兆尹治下的縣尉。
政治,即交易。
“公達,來下圍棋對弈一番。”韓起酒足飯飽,提議下棋。
荀攸自然奉陪到底。
第一局,荀攸輸了。
第二局,輸了……
第三局還是輸了……
“君侯,時日不早了。”
荀攸多少還是好些面子,“你這路數,攸回去研究研究……”
韓起笑而不語,命府上親兵送荀攸回住處。
***
***
“可惡!”
韓當破口大罵,把檄文竹簡重重摔在地上。
梁縣城外大營中。
孫堅軍內,諸將皆是被荀攸所寫檄文所震懾,畢竟洋洋灑灑,百來字痛陳孫堅不仁不義,把殺王叡、殺張咨的來龍去脈悉數倒盡。孫堅捏著拳頭,暗恨于心,可偏巧無處發泄。
朱治也是暴脾氣,急道:
“現在怎辦?那守關的張遼無論怎么叫罵,一概不出戰。我等勢必強攻廣成關!”
黃蓋氣急敗壞:
“打,當然得打。不然我等五萬大軍,干在這喝西北風吶?”
梁縣早已十室九空,連郡縣官吏都棄城而逃,民眾早已不知所蹤。
曹操昔日與董卓軍的胡軫、華雄在此一戰,打得周圍雞犬無鳴。
加之現在一篇檄文遍地傳,孫堅軍出師不利,失了氣勢。荀攸撰寫的討孫賊檄文,早已通傳各個州郡,若繼續強攻雒陽,無異頂著罵名在作惡。
程普較為冷靜:
“莫急莫急。且聽聽文臺兄是何意?”
孫堅當下朗聲道:
“諸位,這雒陽我等必進。那韓起,誰能確保他不是第二個董卓呢!天下,以北方為重。待在南方,我等永世不得出頭……”
“爾等速速在梁縣制造攻城器械!”
“諾!”
諸位將領剛一應允,聽得營帳外告急。
“報,有部分將士嘩變,跑啦!”
什么!
韓當一馬當先,追出去查看。
果真有一營房的士兵開始在逃跑,他們一跑,又有后續許多士兵跟著在跑,產生羊群效應。
韓當迅速跑去騎上一匹快馬,噠噠噠沖向領頭逃跑的。
不稍多時,便給韓當追上,直接馬鞭一抽,把那領頭在跑的打翻在地。
“停下!”
韓當怒吼,勒住韁繩。
這場嘩變算是黃蓋暴力震懾住了,最后清點人數,還是跑了147人。
韓當在自己營中審訊這些逃跑的士兵。
“為什么跑?”
“想回家!”
“想回家?他媽的,抓你們是來打仗的!跑!”韓當說著,拿起鞭子就抽打這幾個士兵。
韓當發泄著情緒:
“媽的,瓜娃子!我們也是離鄉背井來打仗,讓你跑!讓你跑!”
罵罵咧咧抽打著。
孫堅進來勸阻一番,這才停歇。
“報,將軍!有士兵拉肚子,拉死了……”
“啊?”
***
***
臘月中旬,幽州。
新帝劉虞的朝會上,一如既往的簡樸。
堂外北風呼嘯,云卷云舒,林木間呼嘯刮動,嘩啦啦直響。朝堂大殿飛檐翹角,廊上柱木渾圓。
與往日不同的是,參加列會之人都多了一份熱烈的心情與期許。
劉虞雖然保持原朝堂官職,不作較大變動,可終歸有職位上的空缺。左右分列文官武將,武將首位乃是上次缺席的公孫瓚。
其人容姿煥發,星目劍眉,手捧兜鍪,傲立于前。乍一看,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
劉備在左側末端,與公孫瓚都是盧植門生,瞧得他這般居于右端武將之首,心生羨慕。
關羽也贊道:“大丈夫當如是。”
張飛一臉自信:
“俺也一樣。”
劉備愣是沒看明白,今日劉虞能賞個一官半職已是萬幸了。擁立劉虞,他們仨既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可這兩兄弟,似乎也跟著在興奮。
由于楊彪明確辭官,原朝廷三公之一的司空空缺。
劉虞當即下旨,拜魏攸為司空。
這其中緣由只有內部人才知道,魏攸帶兩百輕騎下雒陽,與韓起取得聯系,帶回了劉虞的兒子劉和。這劉和并非一直跟在劉虞身邊,昔日朝廷對待幽州牧及各大邊臣,皆是采取扣留家眷的做法。
故而劉和原本是在雒陽。
等魏攸去了一趟雒陽,與韓起交涉一番,韓起自然把劉和送還給劉虞,達成政治交易。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魏攸聲音嘹亮,拜謝行禮。
公孫瓚瞥了他一眼,暗想:
該拜我作太尉或者將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