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無一人支持
- 流放海島,起兵討伐朱重八
- 落寞的花生
- 2065字
- 2024-10-04 05:43:34
數日后。
瓊州府府衙。
林紓高坐大堂上,黃本鏡,張紅燈,乞丐朱璞玉站立一旁。
堂下百官齊聚。
共商瓊州府的政務。
百官當中,大多數都是以前的官員。
主子換了,官員沒有換。
林紓在短時間內還找不到那么多人才,對官員進行大換血。
“孫才俊,記得你以前是秀才功名。”林紓道,“從今日起你就是瓊州府的教諭,專管給百姓開智。百姓開智,是科技能夠得以發展的基礎,是千年大計。”
“諾!”孫才俊道。
“主公,此事恐怕不妥。”原來的教諭陳經綸道,“他只是個秀才,怎能做最高學官,如何能主持文廟祭祀,教化生員?”
“陳經綸,你無非是仗著自己有舉人功名才不服他,一篇八股文得來的功名并不能代表什么。”林紓淡淡的道,“此事我已經定下,你無需多言。”
“諾!”陳經綸無奈的退了回去,心中暗暗嘀咕:誰叫自己不是他的嫡系呢?
此人剛剛掌控瓊州府,當然要優先提拔自己的嫡系親信擔任要職。
而林紓之所以用孫才俊,完全是因為他受自己的影響很大。他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絕非任人唯親不任人唯才。
“開啟民智乃是國之千年大計。”林紓繼續道,“從即日起,瓊州府學堂學習的內容要全部更改。六藝中的禮、樂、射、御、書、數,只保留射、樂這兩項。四書五經,也不要再學了。制科文字的習作,更是全面廢止。”
禮:教的是各種禮節。
見了上司要行禮,見了上官要下跪,都屬于禮的范圍。
起源于孔子的‘克己復禮’,原本已經是春秋時代卻推崇恢復周禮,簡直是倒退。
其目的是教人要懂尊卑,順從,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越禮。
可以說禮,禮就是思想上的無形枷鎖。
古代學童從小學習禮,從懵懂的孩童就被教導要遵守各種禮節,導致他們長大了也循規蹈矩,完全喪失了個性。
只能規規矩矩做一個順民。
御:教的是駕車技術,這一項實用性不大。
書:指的是書法,沒必要把大量時間浪費在上面。
射,屬于體育項目,樂,屬于音樂項目。
保留這兩項是合理的。
至于廢止數也是有道理的,古代的數,教的不是數學,而是算命、占卜、相面。
林紓這一舉措,無疑是重磅炸彈,在人群中炸開了鍋。
廢止六藝中的六藝,只保留樂和射,連最重要的禮都廢止了。更為甚者,還不學四書五經,讓這群古人們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同時接受不了。
其實自隋以后,六藝中的射、御、樂,數,學堂里基本就不教了,只教禮、書、然后就是四書五經,為后來制科文字的習作做準備。
“此事萬萬不可!”果然,原教諭陳經綸立刻站出來反對,“林紓,你這是想廢止圣人教化啊!如此做法簡直是天理難容,罪大惡極,罪不容誅……”
陳經綸激動的說話的時候口水都噴了出來,
“蒼天啊!”他仰天大叫:“竟然還有人敢擅改圣人的教化內容,老夫做夢也想不到,天底下竟然有你這樣的人,你就不怕天打雷劈嗎?”
“陳經綸,你倒是說說,圣人的教化內容,為什么就不能更改了?”林紓問道。
“這還用問嗎,遵守圣人教化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還用問為什么?”陳經綸怒道,“圣人教化了我華夏子民一千多年,讓我華夏兒女從此知禮節,有道德,明仁義,開明智,懂信義……從茹毛飲血的禽獸變成了堂堂正正的人。”
“不錯,圣人教化了我族一千多年,那是萬萬更改不得的,否則天理難容!”一文官站出來道。
“我中原大地之所以叫做禮儀之邦,全都仰仗圣人教化,而番邦蠻夷之所以叫蠻夷,皆是因為沒有得到圣人教化。”又有人站出來,“因此所有番邦外族,才會仰慕我華夏。”
“圣人教化,乃是我族之脊梁!萬萬不能廢止!”
“圣人教化乃是我漢民族生存的根本!如果你廢止了,將會成為漢民族千古罪人。”
……
幾乎所有堂下之人,都跟著站出來反對。
一時間,朝堂之上吵翻了天。
越說越激動。
幸虧林紓掌握了暴力,要是沒有這個人群恐怕會當場逼宮。
古代的皇帝如果敢提出廢除圣人教化,恐怕連皇位都坐不穩。
“停,停,停!”林紓想要阻止了人群的吵鬧,然而人群依舊義憤填膺,有林紓不收回成命他們便誓不罷休的姿態。
“砰!”林紓掏出槍來,朝天開了一槍。
人群這才安靜。
其實現在這種結果,林紓早有預料。
幾千年的東西想要他們更改,不是那么容易。
想要開啟民智,難度大的可怕。
“黃本鏡,你是上一任瓊州知府。你覺得我能不能廢止圣人教化,不再學習禮,書,御,數,不再學習四書五經。”林紓轉頭向黃本問道。
“當然不行。”黃本鏡道,“廢止了圣人教化,漢民族恐怕要重新蛻化到茹毛飲血的時代了。”
“放屁!”林紓道,“沒有圣人教化之前,漢人就是蒙昧的原始人了?《詩經》的出現,不是在圣人教化之前?倉頡造字、河圖洛書、周易不是圣人之前的事情嗎?老子墨子也沒有得到過圣人教化,百家爭鳴照樣群星璀璨。”
黃本鏡不答。
“張紅燈,你覺得呢?”林紓又問。
“我覺得也不能廢止。”張紅燈沉默之后道。此刻的她終于明白林紓為什么不輔佐她當皇帝,而是選擇滅掉她自己掌權了。
單是廢除圣人教化這一條她就無法理解,文武百官全部都會反對。
即使她一切都聽林紓的,也無濟于事。
只要他沒有掌握絕對的權力,就推行不下去這一條。
到時候的林紓會憋屈無比,最后以失敗告終。
林紓選擇滅掉我和陳祖義是對的!張紅燈心中說道。
“你一個海盜,在劫掠村莊的時候,講過仁義?”林紓道,“你的意見,我也不予采納。”
“朱璞玉,你的意見呢?”林紓又問那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