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化身為民
- 流放海島,起兵討伐朱重八
- 落寞的花生
- 2095字
- 2024-09-02 09:16:44
平時,他們本來就沒有太多撈錢渠道,現在他們多了林紓這個撈錢渠道,還沒有什么風險,當然要好好利用。
“吃飯了,吃飯了!”不知過了多久,牢房外傳來冷漠、不耐煩的聲音。
一名獄卒提著一個飯桶走了進來,木然的用飯瓢把食物舀進前面的食槽,然后頭也不回的離開,整個過程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
“居然是稀粥?”看到食槽里面的東西,人群驚訝萬分。
獄卒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心地善良,給他們稀粥喝了?
在來之前這群流犯早就聽說了,牢房里面的飯都是糟糠加點水,豬都咽不下去那種。
米的確是有,不過是可以數得清的幾粒。
然而現在食槽里面的食物,居然是真正的稀粥!
這已經算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正常伙食了。
“這還不明白嗎?”林紓淡淡的道,“我們這一路走來迢迢千里,很多人都餓脫了相,如果再不給點營養,容易餓死牢房。”
“難道是因為此地民風淳樸,獄卒心地善良?”旁邊的流犯道,“他們看我們身子虛弱,特意給我們吃一頓好的?”
“嘿嘿,在此等環境下根本不存在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早就滾了。原始森林里的動物,要不進化出點毒都沒資格活著。”林紓淡淡一笑,道,“他們之所以給我們稀粥喝,你家里養的牛馬生了病,你會不會喂它們點精飼料?”
“的確會。”另一人道,“如果我家養的牛病了,我自己舍不得吃的糧食都要給它吃,因為我希望它快點好起來,然后給我耕田耕地。”
一張欠條,居然還能換來正常伙食,這是人群始料未及的。
如果之前林紓不以牛馬身份強行入衙役們的局,就是和他們完全無關的人。此刻食槽里的飯食,必定就是糟糠加清水。
人群發瘋似的舔食起來,如一群搶食的豬。
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人和林紓爭搶。
喝完稀粥后,人群的體力終于得以恢復,不復此前奄奄待斃。
次日,萬寧縣令開始審訊這批流犯。
在審訊之前,照例每人先打三十殺威棒再說。先給你個下馬威,警告爾等來了之后不要作奸犯科,否則休怪本官王法無情。
按照瓊州歷來的慣例,應該每人打八十殺威棒,不過師爺稟告說這一批流犯表現的還算不錯,沒有鬧事的跡象,還請大人法外開恩。
縣令對里面的事情心知肚明,順水推舟給了師爺一個面子。
在挨殺威棒的時候,果不出林紓所料。衙役們打的非常輕,看似重重的一水火棍下去,實際上卻是在剛剛接觸到衣物的時候,就收回力道。
“這是我當衙役以來,打人打的最輕松的一次。”打完之后,一名衙役對同儕說道。
之后,縣令當堂宣判所有流犯入民籍,即刻前往鶯歌村墾荒。
每人發放少許谷種,農具,糧食,一百錢。
此刻的他們,才終于脫下了沉重的枷鎖和鐐銬,由流犯化身庶民。
不過就算化身為民了,他們的戶籍上也會留下恥辱的烙印傳至子子孫孫。他們的子孫后代,沒有考取功名的資格。
為了防止流犯作奸犯科,同一批流犯本應打散送往不同的地方。然而這次縣令卻沒有將他們分開,而是一起遣送同一村子。
這必定又是師爺他們居中起了作用。
一起遣送?林紓眉頭緊皺,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生出一股強烈的危機感。
……
經過一天一夜的行程,人群終于到達了遣送的目的地鶯歌村。
“爾等這幾日好生休息什么也不用干,該吃吃該喝喝。”半山腰上,衙役領班黃文山并沒有像往常一樣說一些官話,警告他們不要作奸犯科要和當地百姓和睦相處,而是冷冷道,“盡量養足精神,三日后我會再來。”
說完挎著佩刀,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他此話何意?”林紓身旁,一名二十來歲,臉龐黝黑的青年問道。
通過這幾日的接觸,林紓已經知道了他的名字。此人叫林棟,和林紓扯得上一點親戚關系,上次在牢房里打人最狠的就是他。
而且此人還讀過幾天圣賢書,不過沒考上秀才。
“想必三天后,他們就要讓我們給他們賣命了。”林紓思考片刻之后,冷靜的道。
“賣命?”人群震驚。
“光是開荒種地攢下的那點碎銀,他們看不上也等不及。”林紓冷冷道,“如果不是有大動作,他們會如此大費周折,疏通縣令不把我們分開遣送?”
轉頭看了看下方,整個鶯歌村,只有十來戶人家。
村落靠海,大部分都是漁民。
也就是說,這是個漁村。
按常理流犯基本上都會被分配到偏僻、貧瘠、背靠大山的落后村落,方便他們墾荒。如果有現成的田地耕種,還要他們這些流犯干什么?
然而,他們現在被發配的地點,卻是個條件不錯的漁村。
“他們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賣命?”林棟問道。
“三日后自見分曉。”林紓道,“不管他們讓我們干什么,這一次,必定又是一道難關!”
接下來,人群開始行動起來。
砍樹,割草,修建簡陋茅草屋,用以遮風擋雨。
這群流犯基本都年輕力壯,加上吃了飯,便干勁十足。就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放下架子,赤著胳膊加入了建房行列。
不消半日,人群便砍來了十來根木料。
幸好此地是瓊州府,要是在其他州府,根本沒那么多木材讓他們砍。
古人冬天取暖主要依賴木材燒炭,很多地方的木料都會被砍光。所以其實古時候的大山,很多都是光禿禿的,并非人們想象中的郁郁蔥蔥樹林茂密。
而瓊州府,沒有太寒冷的天氣。
就在人群忙碌的時候,鶯歌村的村民則是在遠處觀望,眼神中充滿鄙夷。
被流放過來的犯人即使已經是百姓了,普通百姓也會瞧他們不起。
像他們這類人,一般情況下,很難融入原住民群體。村民平日連話都不和他們多說,更加不會把自家女兒往火坑里推。
流犯想要在本地立足,繁衍生息,難上加難。
孤身一人倒還好些,時間長了會漸漸融入當地群體,然他們這次一下來了十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