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四的主題是續(xù)編故事,而編故事的第一步,便是為故事中的人物取一個合適的名字。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更是人物性格、時代背景乃至作者審美情趣的體現(xiàn)。在未來的寫作旅程中,保護個人隱私,使用化名,更是每位作者必須遵循的原則。因此,我決定在這節(jié)作文課上,先為學生們上一堂關(guān)于如何取名的課程。
我站在講臺上,環(huán)視著這群充滿好奇與期待的學生,緩緩開口:“一個名字,往往承載著時代的印記。想想我們的爺爺奶奶那一輩,他們中的許多人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取名字時便簡單直接,用一、二、三等數(shù)字來代替,比如家中的長子叫‘老大’,次子叫‘阿二’,三子則叫‘阿三’。還有些人,受傳統(tǒng)小農(nóng)思想的影響,認為取個動物的名字能讓孩子更容易養(yǎng)活,于是‘趙小狗’、‘李小貓’這樣的名字便應(yīng)運而生。”
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我接著說道:“而到了你們的爸爸媽媽,文化水平都很高,他們給你們?nèi)〉拿忠沧兊迷娗楫嬕猓蚴莿e出心裁,寓意非凡。比如‘晨曦’、‘浩宇’、‘靜怡’等,每一個名字都蘊含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祝愿。”
說到這里,我話鋒一轉(zhuǎn),看向?qū)W生們:“那么,在你們自己的作文中,該如何為人物取名呢?如果你們還像我學生時代那樣,給主角取名為‘小紅’、‘小明’、‘小剛’,那就顯得太缺乏創(chuàng)意了。”
學生們面面相覷,似乎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微笑著提醒他們:“其實,你們可以從身邊尋找靈感。看看我們班級里的每一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是父母深思熟慮后定下來的,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意。我班有潘橙兮,鄒依彤。你們可以借鑒她們的名字,稍作改動,便能成為你作文中主角的名字。你可以給主角取名為‘張橙依’或‘李兮彤’,是不是很好聽呢?”
學生們臉上露出了喜色,我接著說:“比如我們班有陳知源、趙子航,你可以給作文中的主人公取名為‘張知航’或‘許子源’,既保留了原名的韻味,又賦予了新的意義。當然,如果你們能自己想出有創(chuàng)意、高水平的名字,那就更好了。”
我的話音剛落,班級里頓時炸開了鍋。學生們興奮地開始討論起來,他們紛紛從自己的好朋友名字和自己名字里的字開始重組,去創(chuàng)造出新的名字。有的低頭沉思,有的互相交流,還有的已經(jīng)開始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個新穎別致的名字。
看著這一幕,我心中暗自欣慰。過了一會兒,我讓學生們停下來,開始交流各自取的名字。有的學生取名為“林悠然”,寓意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有的學生取名為“陸晨曦”,希望主角能像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一樣溫暖而充滿希望;還有的學生取名為“蘇墨染”,則給人一種文藝而深沉的感覺。
這次取名教學,學生們的表現(xiàn)讓我十分滿意。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借鑒身邊的名字來創(chuàng)造新的名字,還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富有創(chuàng)意和深意的名字。我相信,在未來的寫作中,他們一定會更加用心地為人物取名,讓每一個名字都成為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