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寶了!
真是撿到寶了!
雖然駕馭雷霆從天而降的少年郎不是傳說中的仙人,卻是實打實的寶貝疙瘩。
不提頗為玄妙的千里鏡。
不提那個把六國國君及其追隨者攆入蠻荒為大秦開疆拓土的大氣魄諫言。
不提巨型金銅礦。
那些東西對此時的大秦來說過于遙遠,暫時不用考慮。
至少。
在大秦朝堂內部穩定之前,舉兵東出或出兵匈奴的事情都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就說這個設定精妙的科舉取士,當真是謀國之舉。
嬴政是秦王。
站得高,尿得遠。
對科舉取士的好處認知遠比羅成更加深刻。
——這套開科取士的辦法,乃是破除老公族和氏族力量的不二法寶。
昔年。
商公主持變法時,最大的阻礙便是大秦的老公族。
沒辦法。
大秦能讀書認字的人,不是宗室之人就是老公族之人,眾怒難犯。
即便廣招六國士子入秦,也無法代替老公族的影響力,只能犧牲商鞅來確保變法成果不被改變。
商鞅死后。
歷經五代秦王百余年持之以恒地從山東六國招攬寒門士子,才把冥頑不化的宗室之人和老公族占據的關鍵官位替換,讓大秦朝堂保持高效運轉政令通達。
前門驅虎。
后門拒狼。
隨著老公族和宗室在大秦朝堂上的影響力日漸衰弱,導致外客官員聲勢越來越大,漸漸湮滅了韓系、齊系和楚系在大秦朝堂的聲量。
從而導致他這個秦王遲遲不能親政,還經歷了一場嫪毐謀亂。
且又生出新的麻煩。
大秦朝堂上,龐大的外客官員也有子嗣,且外客子嗣仗著余蔭逐漸滲入大秦朝堂,正在形成新的朝堂派系——氏族。
尤其是將門氏族,已經形成了王、蒙、楊、李四大派系,在軍中根深蒂固。
氏族力量目前不算麻煩。
日后,就不好說了。
但,有了開科取士的辦法,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不會在短期內再形成氏族體系。
同時,這套嚴密的選材晉升體系,還能確保最優秀的人才皆為大秦所用。
簡直是神來之筆。
僅憑獻上這套體系,羅成已經有資格獲封上卿,位同丞相……
是夜。
德陽殿燈火通明,批完奏章的嬴政端坐案前,反復修改著下午內史騰記錄好的開科取士之法。
他沒想著完全照抄羅成提供的方案,而是把開科取士分成文武兩科,準備連夜改好明天小朝會結束再跟李斯、羅成、嬴係幾個心腹重臣討論討論。
這是他做事的習慣。
要嘛不做。
要做就做到完美,足以傳承萬世。
嗯,嬴政沒有完全相信羅成的鬼話。
開什么玩笑。
廣設學館,讓天下所有黎庶的孩子都享受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
這是純純的鬼話。
且不說上那找那么多先生來授課,就算有充足的先生和學館,大秦也拿不出足夠數百萬孩童耗費的竹簡、木簡。
僅此一項,足以耗空大秦國力,其他啥事都別想干了。
他不相信羅成所在的異界國力如此強盛,居然可以免費為數百萬孩童提供九年義務教育。
肯定是吹牛皮!
不能信。
按照嬴政的想法,廣設學館是肯定的,由各郡縣出錢出力建設學館廣招蒙童授以課業,是非常有必要的舉措。
不過,得收錢。
收糧食也成。
不為牟利,只要能把先生的俸祿和蒙童每日消耗的竹簡筆墨錢收回來就行。
如此一來,大秦便會源源不斷地培養出自己的讀書人群體。
更忠誠,更好用。
按照他的預估,家有余糧者必是占地眾多的大秦有功之士。
小門小戶的,出個小吏也算光耀門楣,算是對有功之士的褒獎。
倘若出個天資不凡的孩子,小門小戶也可以成長為氏族,卻不能保證世代都出天資不凡的孩子。
家道遲早沒落。
氏族,也會在一輪輪替換中不斷沉浮,不會威脅到后世秦王的權利。
武科,就不用廣設學館了,直接從秀才中挑選勇武機敏之輩送入軍中效力。
將有戰功者聚于驪山大營請成名宿將教授軍陣之道,便能成批培養出大秦軍中的頂梁柱——校尉。
將軍不是培養出來的。
無論讀多少書,學多少兵法,都無法直接培養出將軍。
得在戰陣上廝殺才能錘煉出統帥大軍的將軍。
能批量培養校尉便可。
……
秦王忙著籌劃大秦的開科取士時,羅成剛剛參觀完自己的府邸。
當然是由趙高帶著參觀。
說出來有點奇怪。
自己的家,居然還要別人帶著參觀,感覺自己跟客人似的。
“兄弟,別看大王不茍言笑,咱老趙能看出來,大王對你可是贊賞有加。這不,賞賜的府邸比鄰上卿姚賈,知道這代表什么嗎?”
相處半天。
趙高也混得極為相熟,稱呼從原本略顯生疏的“成兄”變成了兄弟。
可惜羅成心里不領情。
他可不敢真拿這個老銀幣當兄弟結交,只能逢場作戲地附和:“還是老哥你照顧小弟,要不然,我哪能這么輕松地今晚入住府邸?弄不好,還要去客舍睡幾天才能正式入住。”
知道就好!
看到羅成誠摯的眼神,趙高知道自己的人情送到位了,索性大手一揮喝令門外的家宰:“把老夫為成兄弟準備的賀禮抬上來。”
這叫喜上加喜。
作為從隱宮爬上來的大秦九卿級別的高官,趙高深諳送禮之道。
僅讓收禮之人領情還不夠——得讓對方出乎意料,喜不自勝。
如此,才能記得恩情。
禮,也送得有價值。
隨著趙高一聲號令,原本守候在門口的趙府家宰急忙應諾,轉身跑向門外招呼趙府仆役抬著十幾口紅木大箱進門。
趙高熱情地拉著羅成的胳膊出門介紹。
“老夫年長幾歲,就應承了哥哥的身份。”
“老哥知道兄弟你初來咸陽,身無所長,便備了些許家用零碎物件。”
“還望兄弟不要嫌棄。”
說話的同時向家宰示意打開木箱。
啪!
第一口木箱打開,里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成捆成捆的竹簡。
趙高急忙介紹:“成兄弟是有大才的人,這些典籍放到哥哥那里也是浪費,不如贈與兄弟研讀。”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秦律,切記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