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模式新業態持續引領國內消費增長

(一)新模式新業態鞏固擴大傳統消費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融合程度不斷加深,信息消費的內容不斷延伸。數字服務和產品快速創新迭代,軟件應用和數字內容等付費規模持續增長,面向“雙千兆”網絡的應用和智能終端加速升級,物聯網、云計算等服務垂直行業的信息消費產品進一步推廣,不斷形成一個又一個新興消費熱點。例如,5G商用帶動VR/AR、賽事直播、虛擬購物等新型服務快速發展和可穿戴設備等新型智能終端加速普及,2020—2025年5G商用有望帶動信息消費8.2萬億元。電子商務、網絡約車、在線教育等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規模進一步拓展,通過模式創新降低社會交易成本、促進商品服務流通,在激活傳統消費活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技術與傳統消費各領域深度融合如圖1-4所示。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1-4 數字技術與傳統消費各領域深度融合

(二)新模式新業態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巨大的新型消費市場直接帶動信息技術產業全鏈條發展,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附加值。2023年,ICT產業收入規模達到41.4萬億元,同比增長9.1%,數字產業化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作用日益凸顯,對GDP貢獻持續提升。人們對智能化產品和集成化服務的需求強烈,驅動市場主體積極圍繞對新型消費的旺盛需求擴大投資、推動創新和優化生產,不斷提升生活性服務業效率,加快智能終端等產品研發上市速度,催生了一大批極具活力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增強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新型消費加速供需互動,推動信息通信技術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各環節的應用持續深化,不斷提升生產經營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新型消費推動供需互動和產業創新如圖1-5所示。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1-5 新型消費推動供需互動和產業創新

(三)新模式新業態帶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新型消費需求的持續釋放,推動我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超前部署。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基于網絡應用的新型消費業態有助于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收益實現。與此同時,新業務的繁榮發展對網絡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和網絡質量提升,縮短建設投資周期。2023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鐵塔共同完成電信固定資產投資4205億元,比2022年增長0.3個百分點。如今,視頻、社交、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在線教育等線上業務大規模推廣,全球通信需求激增,對各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在此情況下,《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發布,將700MHz頻段用于5G建設部署。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大力推動千兆光網和5G網絡覆蓋和升級。2018—2023年電信固定資產投資和同比增速如圖1-6所示。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1-6 2018—2023年電信固定資產投資和同比增速

(四)新模式新業態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不斷涌現的信息消費熱點與新業態打破了傳統就業的時間和空間界限,就業吸納能力大幅增強。新職業不斷涌現,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互聯網營銷師、在線學習服務師等9個新職業,進一步滿足新型消費對相關人才的需求。隨著新型消費需求擴大,參與就業的人數快速增長。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3年6月的數據顯示,隨著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的興起,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7.65億人。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數據表明,全國職工總數4.02億左右,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約8400萬,占總數的20%左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主要包括主播、外賣騎手和網約車司機,目前這些行業陸續涌入大量人員,其中不乏青年群體。在直播與短視頻領域,根據《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2—2023)》,截至2022年,中、頭部直播平臺約20家,中、頭部短視頻平臺約15家。直播、短視頻行業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機會超1億個,成為青年群體的擇業新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安宁市| 徐州市| 出国| 卓资县| 临城县| 白银市| 广南县| 永新县| 阿拉尔市| 焦作市| 沈阳市| 青铜峡市| 云阳县| 宜阳县| 根河市| 绥宁县| 龙井市| 雅江县| 安泽县| 汝南县| 喀喇| 濮阳市| 鹤岗市| 明溪县| 沂水县| 曲松县| 辉县市| 长沙县| 丰原市| 沈阳市| 余江县| 新邵县| 嘉禾县| 伊川县| 桐乡市| 广饶县| 黄梅县| 盘锦市| 繁峙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