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現狀
Present Sta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Down to 1900, China, in “splendid isolation” has developed a literature of her own—rich & highly finished, the Embodiment of her ideas & Expressions of her civil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to me):
1.Humanism
2.Highly moral
3.Limited Perfection of Beauty
II.Marquis 曾國藩, the last great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His character & many-sided achievements.
III.The literary (complicated with political, economic & social) history of China from 1900 to 1930.今暫不作.
IV.General Impression of the whol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i)Confusion & Heterogeneity.
(ii)Co-existence & mixture of all Forms of Expressions & all types of thoughts & feelings.
V.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Forms.
1.Problem of the language.
i.Different from West.viz.European language—Esperanto
(International utopian) Romanization.
ii.Difficulty to learn (?) Inherent or Method?
Phonetics. Real solution: Communication & more efficient teaching.
Adult Education
Mandarin
iii.No Grammar (?)
iv.For expressing new (west.) thoughts & feelings.
v.For which of new literature
2.The Literary Revolution & the Vernacular literature: Its Reaction & the Real Solution.
3.文言白話之 Co-existence & mixture.
4.Rhyme & Meter in Poetry: the Vernacular Free-Verse.
Experiment & Endeavor.
5.Problem of Styles:Old(1) 六朝體;(2)古文體;
New(1) 全歐化;(2)半歐化;
(3)俗語; (4) 舊白話.
VI.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Matter: Thought & Expression.
1.Ultra - conservatives
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兼收并覽,審慎別擇。(Critical attitude: comprehension & selection.)
4.研究舊籍,以新法整理。Its abuses:反古,立異。
5.Ultra - Radical: Communists: 焚書
VII.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Union of Matter & Form:
1.Old style, old thought
2.Old style, new thought: 學衡派(宓)
3.New style, old thought: (胡適)
4.New style, new thought:
VIII.General Arbitrary Grouping, with leading figures (persons)
(左)
無產階級文學 (since 1928)
諷刺派 (魯迅)
頹廢派(郁達夫、曾樸)創造社
近世派 (浪漫派,加以聰明) 徐志摩 新月派
近世派 (功利派,加以考據) 胡適 新月派
中立兼收派(研究,了解,同情,批評)《東方雜志》 梁啟超
《大公報·文學副刊》
標準派(人視為復古派):中國文學——學衡派
西洋文學——學衡派
(求其最善者而今品合之)
舊派江湖先生,雅俗文人——樊增祥
舊派道學家——梁濟
以孔教及君主為理想之舊派學者文人——陳三立、鄭孝胥、康有為
舊派經學考據家——馬其昶
(右)
中國文學現狀
1930年12月
一、直到1900年,中國在“絕妙的隔離”中發展出屬于自己的文學——豐富而極其優秀,她的思想的體現和她的文明的表達。
中國文學的特點(對我而言):
1.人文主義
2.道德性強
3.有限的形式完美
二、曾國藩,中國文學的最后一位偉大代表人物。
他的品格和多方面的成就。
三、1900—1930年中國文學史(因加上政治、經濟、社會因素而愈發復雜)。今暫不作。
四、當今整個中國文學界的總體印象:
(i) 混亂和多樣。
(ii)所有表達形式和所有類型的思想和感覺的共存和混合。
五、按形式分類。
1.語言問題。
i.與西方不同,與歐洲語言——世界語(不同)
(國際烏托邦)羅馬化。
ii.難學 (?) 固有問題還是方法問題?
語音學。真正的解決方案:溝通和更有效的教學。
成人教育
普通話
iii.沒有語法(?)
iv.用于表達新的(西方)思想和感受。
v.對于哪一種新文學
2.文學革命與白話文學:引起的反動,與真正的解決方案。
3.文言白話之共存與混合。
4.詩歌中的韻律:白話自由詩。
實驗與努力。
5.文體問題:
舊(1)六朝體;(2)古文體;
新(1)全歐化;(2)半歐化;(3)俗語;(4)舊白話。
六、按內容分類:思想與表達。
1.極端的保守者
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兼收并覽,審慎別擇。
4.研究舊籍,以新法整理。其濫用反古,立異。
5.極端的激進派 :共產主義者:焚書。
七、根據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來分類:
1.舊風格,舊思想
2.舊風格,新思想:學衡派(宓)
3.新風格,舊思想:(胡適)
4.新風格,新思想:
八、 隨意的大致分組,各自的領軍人物
(下)
無產階級文學 (自1928年以后)
諷刺派 (魯迅)
頹廢派(郁達夫、曾樸)創造社
近世派(浪漫派,加以聰明)徐志摩 新月派
近世派 (功利派,加以考據)胡適 新月派
中立兼收派(研究,了解,同情,批評)《東方雜志》 梁啟超
《大公報·文學副刊》
標準派(人視為復古派):中國文學——學衡派
西洋文學——學衡派
(求其最善者而今品合之)
舊派江湖先生,雅俗文人——樊增祥
舊派道學家——梁濟
以孔教及君主為理想之舊派學者文人——陳三立、鄭孝胥、康有為
舊派經學考據家——馬其昶
(上)
——本文原為1930年12月吳宓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應邀介紹“中國文學現狀”所作的演講概要,鉛筆書于紙片,經年累月,紙稿磨損,字跡模糊不清,幸蒙專家友好賜助辨認,得以整理翻譯如上,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