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工程項目管理:思維模式與實施方法
- 蔡敏 王志峰 郭春娟 孫洪達編著
- 8字
- 2024-08-22 11:18:04
1.1 數字化及其影響
1.1.1 什么是數字化
自20世紀以來,企業就開始關注信息化的建設。回顧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歷程,可以看到信息化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跟進信息技術的發展,用信息技術承載原來低效的業務流程,通過軟硬件平臺的構建來提高執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隨著企業信息化的不斷成熟,IT部門逐漸從支撐角色轉變為業務部門的伙伴,為業務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借助信息化,大量的手工信息整理和傳遞可以通過應用程序和網絡輕松完成,但生產方式等還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信息化是以提升既有體系的效率為核心的,它并沒有根本性地改變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的創新。
而近十來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數字經濟時代各種商業模式的創新,讓企業管理者感受到了業務創新與技術相融合的巨大能量。企業數字化戰略的引入逐步推動整個企業的運營以及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數字化進程。比如,人工智能所打造的自動駕駛將改變人們100多年以來的汽車駕駛方式,智能制造的構建將實現人與機器人無隔離的協作,虛擬現實和3D打印等技術也將改變產品設計以及人員培訓的方式,等等。
談到數字化,有人可能會想到“digital”。而digital是通過二進制代碼表示的物理項目或活動,再進一步,digital就是把物理世界映射或遷移到數字世界。但這可能并不能幫助我們真正理解數字化。我們可以想象存在一個與物理世界對應的虛擬數字世界,物理世界中的每個人、每個物體在數字世界中都有一個對應的鏡像。無論我們在物理世界中經歷什么,數字世界中的鏡像也會經歷什么,就像影子一樣。物理世界中的一切理論上都可以遷移到數字世界,這涉及將物體信息或業務場景遷移或映射到數字世界中。
數字化主要包含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通常稱為“ABCD”。其中,A——人工智能(Artif icial Intelligence),B——區塊鏈(Blockchain),C——云計算(Cloud Computing),D——大數據(Big Data)。關于這幾者之間的關系,普遍的觀點是“融合發展”,即不分孰重孰輕、孰先孰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