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4 知識隱藏行為負面影響弱化機理研究綜述

1.2.4.1 知識隱藏行為影響機制相關研究

近幾年來,隨著知識隱藏行為被提出,該行為如何對個體與群體績效產生影響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盡管現有的后果研究較少,但對不同組織層次績效、不同的過程機制及相應的調節機制都有一定程度的涉及,并且知識隱藏行為被證實對個體創新與關系績效、團隊研發績效及組織績效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響。

1.知識隱藏行為的“雙刃劍”作用

在個體層面的相關研究中,知識隱藏行為會引發相互不信任、相互不支持的惡性循環,對個體創新績效或工作績效產生負面影響。例如,?erne等[24]通過一項對34組240名員工的實地調查研究發現個體的知識隱藏行為引發了成員之間的不信任的惡性循環,通過引發個體間的不信任對知識請求者與隱藏者的創造力產生負面影響;Evans等[65]提出并驗證了知識囤積行為產生后,會因為同事撤回社會支持而降低個人的工作績效。

對于團隊或組織層面研究來說,知識隱藏會對資源存量、快速應對能力、創新績效等帶來負面影響。Tsay等[15]指出知識隱藏行為是增加項目潛在的知識資源風險的前因之一;Evans等[65]通過對美國林業局41個單位的297名員工進行抽樣調查,進一步證實了知識囤積和感知囤積都對單位績效有害,因為它們損害了與工作相關的互動,損害了單位快速應對問題的能力;周健明等[41]選擇103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團隊作為研究對象,驗證了團隊成員知識隱藏行為通過對團隊知識存量(知識深度與相關度)的不利作用,進而阻礙了新產品研發團隊績效的改善。Kang[11]也提出企業的創新轉移與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直接相關,但是知識隱藏行為通過引發四種類型的領地行為阻礙了企業的創新推廣。

盡管以上大多數研究都指出了知識隱藏行為對不同層面績效的負面影響,但也有學者指出在不同的行為類型、績效考核標準或組織層面下,知識隱藏行為也可能產生正面影響或不產生負面作用。Connelly等[38]也通過實證檢驗提出,不同類型的知識隱藏行為對個體間關系績效與信息尋求者的報復行為都具有不同影響,理性隱藏或裝傻型知識隱藏可能打破知識隱藏在組織中的惡性循環,對個體間知識流動與關系質量不產生負面影響。Webster等[10]提出知識隱藏會對組織的知識產權保護具有正向作用,且對短期內個體的工作績效也有正向作用。Evans等[65]綜合性地分析知識隱藏者通過隱藏行為提高自身的議價能力和影響力,提高個人的工作績效。在此基礎上,該學者進一步強調知識隱藏和感知他人知識隱藏都對單位績效有害,從個體與組織雙層次視角考慮深度揭示了由于知識隱藏而降臨到個人和他們的組織身上的好壞參半的作用效果。同樣,Wang等[106]依托自我決定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證實了知識隱藏行為在個體與團隊兩個層面產生的雙刃劍效果,即在控制社會化交互質量的基礎上,知識隱藏行為有利于提升知識尋求者銷售績效,但從團隊層面來看,在控制激勵結構后,知識隱藏行為會不利于改善團隊生存能力。

2.知識隱藏行為影響個體績效的中介與調節機制

相關研究在闡述知識隱藏對各層面績效作用機理的同時,也揭示了知識隱藏對知識隱藏者個體績效產生影響的過程機制(例如,不信任發展[24,32]、工作場所的公平待遇[32]、關系認同[61]、心理困擾[61]及領地行為[18,20]等),以及對信息尋求者績效產生影響的調節機制(例如,社會化交互質量[61])。

3.團隊知識隱藏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近期研究也逐漸強調與證實,知識隱藏行為涌現從長遠來看逐漸上升為團隊層面問題且對團隊生存能力、團隊的情感狀態、團隊知識存量、團隊知識吸收能力及知識協同產生不利影響。例如,李浩和黃劍[39]探究了團隊知識隱藏對交互記憶系統的深層作用機理,揭示了團隊知識隱藏通過削弱可信與協調兩個子維度及團隊成員情感信任的建立,阻礙了交互記憶系統的發展。

綜上研究發現,本研究認可保護機密信息或保護他人利益的動機引發的理性知識隱藏行為帶來潛在正向作用,但本書內容側重于強調由個體利己動機引發的非機密任務相關的知識隱藏行為涌現給團隊過程與績效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

1.2.4.2 知識隱藏行為負面影響弱化相關研究

1.知識隱藏行為對團隊過程、績效產生影響的邊界條件

隨著研究的深入,在這些知識隱藏行為作用機制基礎上,相關學者也探索了知識隱藏行為對團隊過程或不同層面績效產生影響的邊界條件或調節機制。在這方面,Connelly等[13]提出一般組織情境下知識隱藏前因后果的框架,其中自我調節、職業承諾、社會規則等充當調節變量。Burmeister等[107]指出,自我的道德情緒調節有可能激發先前做出知識隱藏的人的愧疚感與羞恥感,從而在后續工作中表現出組織公民化行為。Evans等[65]發現囤積行為對個人績效的積極影響是由議價能力調節的,而感知囤積行為對個人績效的消極影響受到社會支持程度的調節。團隊情境因素,尤其是感知動機氛圍,對緩解個體知識隱藏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具有重要作用。?erne等[24]基于社會交換理論提出當個體感知到績效氛圍時知識隱藏行為對人際信任與創造力的消極影響會增強,但當感知精熟導向的掌控氛圍時,這些消極影響將被緩解。?erne等[25]以成就目標理論與工作特質理論為理論框架,通過跨層次兩波調研,研究結果表明:組織中的動機氛圍有助于消除知識隱藏行為對微觀創新過程的負面影響;任務相互依賴性和決策自主權二次調節了感知到的團隊精熟氛圍在知識隱藏和創新工作行為關系中的調節作用。在此研究基礎上,Wang等[106]選擇銷售類研究情境,證實了高社會化交互會弱化知識隱藏行為對信息尋求者銷售績效的正向作用;團隊導向的激勵結構設置可以弱化知識隱藏行為對團隊生存能力的負面影響。

以上研究為緩解個體層面知識隱藏帶來的負面效果提供了解決思路,但進一步來說,知識隱藏發生在團隊成員社會化交互的知識活動中,個體之間的“一報還一報”趨向的行為演化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團隊層面的問題,以上提到的周健明等[41]及李浩和黃劍[39]的研究中已經證實團隊知識隱藏會對團隊知識協同過程與跨職能項目團隊績效(例如,新產品研發績效)帶來負面影響。但Fong等[31]以中國87個知識團隊為研究情境,發現團隊成員之間高任務的依賴性能夠有效緩解團隊知識隱藏對團隊知識吸收能力的負面作用,并由此降低對團隊創造力的不利影響。以上研究強調團隊氛圍、團隊工作設計、團隊社會化交互及團隊導向激勵結構的調節作用能有效緩解團隊知識隱藏帶來的負面效果,但對于團隊知識隱藏對團隊知識合作過程和績效的負面影響如何干預機制仍有待深度探究。

2.交互記憶系統與團隊知識隱藏

團隊交互記憶系統是指基于對團隊中“誰知道什么內容”(Who knows what)的共享理解而用于編碼、存儲和檢索信息的協作分工系統,也是學習、記憶和交流知識的協作分工[108-109]。Wegner[108]認為,交互記憶系統涉及兩個方面的組成,一部分有組織的知識存儲(交互結構)和一組發生在成員之間的與知識相關的交互活動。從信息處理視角來看,交互記憶系統的發展促進了信息的編碼、存儲和檢索[21]。除了信息處理功能,交互記憶系統理論的發展進一步指出該系統反映了發展和利用專業知識的其他多個過程,如社會認知過程[110]、知識協調與利用過程[111]

Griffith和Neale[112]指出,團隊經常通過幾個過程將新生知識轉化為交互記憶和團隊的結果。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努力取決于團隊成員相互了解的程度,以及團隊成員為完成任務和交流建立的慣例[113]。因此,交互記憶系統被認為是知識共享、團隊學習和細化任務相關信息的先決條件[113-114]

此外,團隊認同作為一種團隊涌現的狀態,也可以通過提升交互記憶系統來提高團隊績效[115]。這表明交互記憶系統與其他團隊的信息處理過程和涌現的團隊狀態相互作用,確保團隊績效的實現。相關研究也證實了交互記憶系統對群體學習、團隊創新、團隊有效性、團隊成員滿意度等都具有積極作用[109,116]。結合李浩和黃劍所提出的知識隱藏作為交互記憶系統發展的前因,以上現有研究進展為建立“團隊知識隱藏—交互記憶系統—團隊績效”的作用關系提供了理論基礎,并為本研究解釋團隊知識隱藏對團隊績效的負面影響提供了新的過程視角。然而,目前的研究還沒有系統地考察交互記憶系統在解釋團隊知識隱藏負面效果中所發揮的作用。

3.團隊知識隱藏負面影響弱化的新邊界——知識領導力的權變作用

本節進一步梳理知識隱藏行為、知識領導力、交互記憶系統的相關文獻,為跨職能項目團隊中知識領導力權變作用能否成為緩解團隊知識隱藏負面效果的解決方式提供進一步的文獻梳理。

在交互記憶系統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很多學者長期以來都在探索交互記憶系統的前因、后果及構成要素等[109,116]。相關實證研究指出交互記憶系統的發展及交互記憶系統對團隊成果的影響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一般來說,社會化交互和溝通過程是培養交互記憶系統的基礎條件,共享的團隊/項目目標和團隊內成員之間的溝通被認為是基本前因[37,115]。然而,在具有嚴格的工期要求和成員多樣化的臨時項目中,共享目標的激勵作用、團隊內成員之間的溝通效果及合作式交互氛圍的創建都必須通過團隊核心人物主動控制或引導過程來實現。Hsu等[22]認為智力資本在跨越知識邊界和協調子群體之間的認知沖突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abeza等[118]也發現網絡關系對交互記憶系統發展的影響取決于領導力這一權變因素。在目前關于交互記憶系統的文獻中,學者們越來越關注跨職能背景下的正式領導力如何作為一種權變因素促進交互記憶系統的發展與運行[117-119]

此外,交互記憶系統在改善團隊績效功能方面,也需要知識領導者的介入。以往的實證研究發現,交互記憶系統功能受信任水平[120]、成員交換[116]、變革型領導[117]等因素的影響。團隊領導力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激發合作與信任為導向的團隊關系環境及促進團隊知識共享與交換,這也正好為解釋知識領導力如何能緩解團隊知識隱藏對交互記憶系統和跨職能項目團隊績效的負面效果提供了理論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吉隆县| 子洲县| 仙游县| 革吉县| 青海省| 长子县| 蒙阴县| 苍山县| 梅河口市| 乌拉特后旗| 许昌市| 宁城县| 萨嘎县| 论坛| 施秉县| 磴口县| 道孚县| 永年县| 长武县| 扎鲁特旗| 工布江达县| 巴塘县| 女性| 韶山市| 奎屯市| 江阴市| 公安县| 大渡口区| 靖远县| 永宁县| 金沙县| 山东| 旬邑县| 黔江区| 弥勒县| 定西市| 东兰县| 宁阳县| 根河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