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言

PREFACE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一舉世矚目成就的背后,有無數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的偉大貢獻和無私付出,鄧榮霖教授正是這些貢獻者中的典范。

鄧榮霖教授被譽為中國經濟學研究領域三大泰斗之一,他從1961年畢業留校到1978年改革開放,長期從事工業企業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工廠的組織形式的弊端了如指掌。1979年11月至1982年2月,鄧教授作為改革開放之后國家首批公派國外的高級學者,前往南斯拉夫留學,對南斯拉夫工業企業管理進行深入研究。1982年,鄧教授從南斯拉夫留學回國后,在高校率先開設“公司概論”課程,同時撰寫了《南斯拉夫工業經濟管理學》,開創了中國現代企業和公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領域。1984年9月和1986年12月,鄧教授參加《公司法》起草工作及研討,見證并參與了我國經濟體制的變革過程及管理方式的轉變過程。1987年,作為我國企業改革的親歷者和研究者,具有多年國內及國外企業管理研究經驗的鄧教授指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將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公司體系中兩種最基本的公司責任形式。1993年,鄧教授任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在擔任系主任期間,籌建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專業。1997年,鄧教授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多年來,鄧教授從未停止對企業改革和發展等問題的研究和探索,他圍繞公司理論和現代企業制度理論發表了大量的論著和學術論文;多次參與國家經貿委、國家體改委等有關部委關于公司和現代企業制度方面的專題討論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和建議成為制定有關政策的重要依據,鄧榮霖教授也由此被理論界和實業界贊譽為“鄧公司”。

鄧教授的管理思想從實踐中來,并用以實踐,以簡練易懂的語言表達,將管理的真諦囊括其中,得出指導企業長期發展的科學管理理論。鄧教授多年來緊密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立足于中國企業發展的現實,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國內與國際相結合、原理與個案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企業制度和企業管理、中國企業成長和發展等多個方面做出詳盡的理論研究。他的研究緊密把握各個歷史階段的中國企業狀況和發展趨勢,針對推動中國企業理論研究和企業實踐的發展提出的新思路和對策,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法制的建設和完善方面,鄧教授是我國最早系統研究公司理論的著名學者,他從考察經濟發達國家的公司組織入手,對比分析了我國現狀,建立了較為系統的公司理論體系,并運用于我國的實踐。他在公司和現代企業理論與實踐研究領域做出的重要論述,完整呈現了中國公司發展的曲折歷程。鄧教授曾參與《公司法》《國有資產管理法》的起草工作,在建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法人治理結構方面,做了系統的早期探索。他始終堅持要盡快制定《公司法》,以規范我國公司法律形式和公司經營行為。1984年鄧教授提出,要合理組建工業公司,就要實行政企分開、自愿互利和采用多種組織形式。1987年鄧教授主編的《工業公司概論》系統地提出了“建立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司體系”的理論框架。1992年,黨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體制改革的目標。在新的形勢下,鄧教授把研究重點放在現代企業制度以及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關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上,發展并建立了獨特的關于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論體系。1994年《公司法》頒布并實施之后,他繼續關注《公司法》的建設情況。在充分肯定我國第一部《公司法》的現實作用和戰略意義的前提下,他認為《公司法》中存在一些遺留問題和不完善之處,比如若干條例還需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一些法律條文留給執法部門過多的執行空間等,并詳細研究了《公司法》施行中需注意的現實要點。除此之外,他還參與了早期國有資產法的立法體系指導思想及草案的有關討論和研究活動。

在現代企業作用和現代企業制度優勢方面,鄧教授認為,企業是集合經營要素并在利潤動機和承擔風險條件下為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組織。企業在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社會物質財富創造的基本單位,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載體,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為企業成長和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對企業實質認定的基礎上,鄧教授進一步指出現代企業是指擁有現代技術和現代管理的企業,并強調現代企業制度有六大優勢。第一,現代企業制度可以極大地提高專業化協作水平。第二,現代企業制度可以做到工商結合、工貿結合、農工商結合。第三,現代企業制度能夠實現生產科研結合。第四,現代企業制度可以做到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結合。第五,現代企業制度有利于實現企業資源的綜合利用。第六,現代企業制度可以帶來規模經濟效益。

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方面,鄧榮霖教授認為,企業是一個系統,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應該包含企業系統的全部內容。總體來看,現代企業制度主要包括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首先是產權制度創新。在規范股東的基礎上實現股權多元化,股權結構要合理,實行股東所有權與公司法人財產經營權分離的產權制度。其次是組織制度創新。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要變革,建立和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最后是管理制度創新。建立戰略管理與業務管理相結合的制度,建立綜合的、系統的、科學的業務管理制度,處理好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建設和人本管理的關系。關于這些論述,鄧教授在當初提出“建立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司體系”構想和論述股份制企業的外部關系時大部分已有涉及,此后又做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

在國有企業改制及民營企業建制方面,鄧教授提出,在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一直都被定位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這是由國有企業在整個經濟體制中的地位所決定的。鄧教授長期關注國有企業的改革問題,他認為國有企業依靠優惠傾斜政策已走到盡頭,靠推廣經驗或單純換企業領導也不行,國有企業現階段的改革應是改制,改制是改革的延續和發展。國有企業改制,應該著重解決如下四個問題:第一,股權多元化。第二,股權結構要合理。第三,處理好所有者與經營者的關系,實行公司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的制度。第四,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在民營企業建制方面,鄧教授指出從企業本身來說,不問“姓公姓私,姓社姓資”。作為現代企業制度表現形式的股份制企業,既可以通過國企改制來形成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也可以通過民營企業吸收新股權來建立股份制企業,殊途同歸,方向是共同的。民營企業是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變強,要由原來家族式管理、人盯人管理、個性管理發展到制度化管理,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所以,國有企業是改制,民營企業是建制,它們的共同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這一背景下,鄧教授提出了“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制和民營企業建制的共同方向”這一命題。

在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的關系方面,鄧教授不僅看到了企業制度對企業發展的作用,而且能夠準確理解企業文化的本質及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是增強企業凝聚力。企業作為一種由人組成的以利潤為目的的組織系統,其組成要素主要包括制度、文化、戰略和組織等。其中,戰略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目標,組織決定了每個人在企業中的位置,而制度和文化則起著約束和規范企業中人的行為的作用。鄧教授指出,企業制度是有形的,企業文化是無形的;企業制度是物質的,企業文化是精神的;企業制度是外在的,企業文化是內在的;企業制度是他律的,企業文化是自律的。企業文化能引導人善的一面,企業制度能抑制人惡的一面,因此,兩者都是企業發展建設必不可少的,是企業發展的兩大支柱。

在企業制度創新方面,鄧教授認為,制度的障礙是困擾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回顧企業發展的歷程,改革初期有一些企業是靠優惠政策傾斜扶持發展起來的,但到了現在要想長遠發展就成了問題。改革到現在企業之間的差異愈來愈明顯,企業發展的情況千差萬別,靠“一刀切”式的制度模式已經不能解決所有企業的問題,必須一對一地解決,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已是迫在眉睫。我們的企業習慣于出現問題就換領導而不是換制度,其實很多企業問題普遍反映出的不是企業領導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找出其中的規律。鄧教授認為,要規范企業制度,首先需要破除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劃分企業的標準,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制度分類標準。關于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制度分類標準,鄧教授提出應按照企業資產所有者形式的不同來劃分企業制度,這樣可以使企業資產責任明確,有利于企業制度的規范、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使有實力的企業進行跨國經營和合作。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應該毫不動搖地堅持企業制度創新的方向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堅定不移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付諸實際行動,深刻領悟其重要的現實作用和深遠的戰略價值。

縱觀鄧教授的研究歷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對公司及現代企業制度理論研究的思想脈絡,以及他在公司理論研究領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其研究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是科學性。他的研究注重發掘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抓住公司理論和現代企業制度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這一問題的本質進行系統研究,他的論述直到今天仍能與國際接軌、符合現代市場的經濟發展規律。第二是系統性。他的理論以公司為核心,對企業的制度形式、企業的組織形態、企業的經營管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的文化建設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使他的研究既有層次性,又有連貫性,更多地著眼于創造整體效益,發揮綜合效應,達到整體優化。第三是實踐性。他的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緊緊抓住了中國如何實現工業化這一大的時代命題,使得研究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并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第四是創新性。鄧教授看到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指明了國有企業改制和民營企業建制的方向,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制度分類標準,他的研究總能走在時代前列,緊跟時代節奏并提出新觀點。第五是前瞻性。鄧教授抓住公司這一市場經濟的核心命題,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公司發展方向做出了前瞻性的研究和預見,并在此后為我國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實踐所證明。

從鄧榮霖教授的諸多學術研究中,我們領略到他科學的方法和踏實的作風,正是這樣優秀的科研品格使他在公司理論和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鄧教授把管理的實質歸結為“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把簡單的事做好”。

管理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其具有時代特征,不同時代管理活動的主題和關注點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管理研究必須針對實踐中的問題進行長期、系統、客觀的觀察、理解、認知和分析,由此形成的管理理論才能是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產物。管理理論強調對市場機制的堅持,在管理活動中,要處理好市場經濟體制中各個成分的關系。而管理變革強調創新,創新是推動管理理論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破中有立,立中有破,不破不立,不立不破”來形成破與立的統一,達到管理與變革的有機結合。

《管理的變革》收錄了鄧教授多年來緊密結合中國實際對企業管理進行理論研究的豐碩成果,從內容上劃分為管理篇和創新篇兩大板塊。鄧教授認為,管理是企業為實現經營目標而使具有凝聚力的全體員工都認同的這樣一個價值觀;而管理理論是一個知識體系,是一個學科集群,其目的就是要在發展變化的社會中,構成與之自相適應的系統。要使這一系統能夠得到持續地、高效率地輸出,不僅要求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組織,還要求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來發展現代管理科學。

書中鄧教授特別強調,企業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管理,絕不能還原到計劃經濟體制的企業管理,主要有四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企業管理是企業制度的一個部分,企業制度有三個部分:一為產權制度,二為組織制度,三為管理制度。產權是前提,組織是保證,管理是基礎,三者緊密相連。

第二個要點,不同的公司制度有不同的產權結構,組織包括組織結構、組織機構。組織機構在《公司法》中叫公司治理結構,或公司法人結構,這些常識問題要達成共識。在中國很多地方沒有達成共識,導致很混亂,各地有各地的想法和做法,不是按照市場的規律來做。

第三個要點,企業管理制度與人本管理的關系。這一點是要點中最為重要的。在企業管理當中,企業文化屬于“軟”的方面,是引導人善的一面;企業制度屬于“硬”的方面,是遏制人惡的一面。企業管理一定要“軟”“硬”結合,雙管齊下。

第四個要點,企業管理的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人力資源條件等屬于企業管理的內部條件;社會環境、法律環境、人文環境、宏觀經濟環境、微觀經濟環境等屬于企業管理的外部條件。企業管理,在無法改變外部環境的情況下,就要發揮內部優勢,同時把劣勢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小。這也符合哲學原理,內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

處在新時代,制度建設依然是各家企業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任何一種企業管理制度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企業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創新,包括以高新技術、新產品去開拓新市場,以內部組織結構變革來進行組織創新,以重組企業內外部關系為重點進行管理創新,以創新管理戰略和業務模式推動持續發展,以夯實基礎和精細管理促進模式優化,以文化創新和軟實力建設來形成價值升級……這些都是管理變革的靈魂。

創新,首先是產權制度的創新。建立現代公司制度,就是要建立一種資產所有者和經營者分離的制度,推行股權多元化,在公司內部形成經營者持股、技術人員持股甚至職工持股的制度,用制度激勵人、留住人、管理人。企業產權制度的實質不單單是財產歸誰所有的問題,更要求有責任制和建立在責任制基礎上的社會化。其次是組織制度的創新,要處理好企業內部的分工與協調的關系,建立合理的企業分工制度和在分工基礎上的協調制度,構建適合企業的組織結構,用制度管人。

強調制度創新,因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不是人治經濟,人是暫時的,而制度是永恒的,生產是無限的。企業不是講大道理,講永恒真理的地方,所以應從微觀上更快地完善和創新企業制度,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制度的基礎保證。

縱覽鄧榮霖教授的研究歷程,其在國內開創并系統研究了公司理論和現代企業制度理論,對企業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和論述,對經濟發達國家和中國企業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實踐進行深刻剖析和系統總結。鄧教授用實行和真知真正做到了其治學格言所寫:專中有博、博中有專。鄧教授有言:“學校有專業,專業是要專,但不能鉆牛角尖,要專中有博,在博中求專,這是專與博的關系,企業管理學科要不斷發展,它是一個專業,但是它要不斷發展。實踐常青,理論不止,科學知識代代相傳。”

回首過去,無論是學術成就,還是傳道授業,鄧榮霖教授都為中國管理的探索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用樸實的文字、簡單的言語和精準的思想來闡述理論、指導實踐,真正做到了化繁為簡,即“說得清,聽得懂,用得上”。在《管理的變革》一書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鄧教授對現狀的深刻思考,還能領略其基于實踐不斷創新的精神、廣博的管理理論知識及富有創見的思維方式。鄧教授的研究不僅注重解決現實問題,還著眼于未來發展,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國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劉鵬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家協會

副理事長

2022年 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乐亭县| 小金县| 枣阳市| 扎鲁特旗| 福贡县| 九龙城区| 万年县| 揭东县| 夏河县| 房产| 河西区| 泽州县| 永年县| 武定县| 中江县| 尉氏县| 靖安县| 西丰县| 会理县| 遂宁市| 祁东县| 绥芬河市| 牡丹江市| 林芝县| 九江市| 金昌市| 日照市| 二连浩特市| 德州市| 剑河县| 休宁县| 中卫市| 治县。| 新乡市| 礼泉县| 望都县| 长乐市| 富宁县| 遂昌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