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黠戛斯族名、族源

唐太宗經略漠北,始置堅昆都督府。其后歷太宗、高宗、中宗、玄宗等朝,直至乾元年間(758 — 760),唐代的漢文古籍皆以“堅昆”族名相稱。唐德宗朝宰相賈耽,始漢譯為“黠戛斯”,被唐武宗朝及其以后各朝所沿用。

黠戛斯相關漢文史料比較匱乏,尤其是關于其族名、族源以及地理位置的史料記載,或語焉不詳,或較為零散,展開研究具有一定的難度。研究發現,北方民族族名的漢文譯寫,往往因為不同時代漢語語音的差異,導致不同的譯音。對此,韓儒林、亦鄰真、劉迎勝等前輩都撰文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應的譯寫規范,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參照。1

國內外學者亦不乏對黠戛斯族名、族源、地理位置等相關問題的研究,尤其是族名的相關研究。2加拿大學者蒲立本,曾發表《柯爾克孜族稱考》一文,將柯爾克孜族各個歷史時期的族稱,與古突厥文的族名Q?rq?z進行對照,從語言學的角度考證了這種變異,并認為搞清這一問題對研究古代突厥語言具有重要意義。3黠戛斯族源問題的研究中,蘇聯吉謝列夫提出黠戛斯是漢代堅昆與丁零“相混”形成的民族4。另外,有的學者在對丁零的研究中,涉及了黠戛斯的族源問題。如王日蔚文《丁零民族考》5、周連寬文《丁零的人種和語言及其與漠北諸族的關系》6。關于黠戛斯地理位置問題,國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甚微,僅有法國學者韓百詩(Louis Hambis)撰寫的《謙河考》、日本學者森安孝夫文《〈敦煌藏語史料中出現的北方民族〉——DRU-GU與HOR》等等。7

在此,參考前人研究成果、對現存漢文史料進行梳理和考證,以探究不同歷史時期黠戛斯的族名及地理位置,以及族源等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永安市| 平度市| 上思县| 璧山县| 旌德县| 东丽区| 枝江市| 昌邑市| 南投市| 太湖县| 疏附县| 启东市| 乐昌市| 曲水县| 绥中县| 平乐县| 察隅县| 太保市| 甘南县| 尤溪县| 东港市| 兴国县| 南宁市| 花垣县| 湖州市| 通化县| 达日县| 阜平县| 永胜县| 信宜市| 东明县| 宜良县| 宝鸡市| 木兰县| 梓潼县| 乌什县| 隆回县| 扬州市| 铁岭市|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