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體:網絡情緒正能量的宣泄
2011年6月初,網絡語言狂歡中又流行開了一種新表達“我決了個定”。類似于網語造句熱潮中的凡客體、淘寶體、咆哮體、梨花體、紅樓體之類,網民們將這個表達方式命名為“決定體”。
決定體的出現來自一段網絡視頻。這段視頻是對“好孩子”新款嬰兒車電視廣告的類推和翻新。在好孩子廣告中,有一坐舊車的嬰兒因不舒服而號啕大哭,等坐上舒適的新童車后便咯咯直笑,并將舊車一腳踢翻。廣告播出后,這個故事的情節及其表達的意蘊打動了觀眾,尤其是那最后一踢,更是抓人。很快,網上出現了兩段仿擬性的視頻:有一車主在塞車時忍無可忍,好孩子廣告使“我決了一個定”(穿插的字幕),立即從后備廂搬出自行車,然后一個大力金剛腿將小汽車踢向太空,騎車而去;有一宅男,滿屋子的臟亂讓自己都直皺眉頭,在看到好孩子廣告后,“我決了一個定”,奮然起身,收拾起臟亂之物,然后把空飲料瓶打包一腳踢進了垃圾桶,變成了清爽少年。顯然,這三個破舊立新的事件之間具有隱喻性的對應關系,“我決了一個定”便因而表達了這樣的一個意蘊:對過去不綠色的生活、思想、行為(以及其他需要放棄的狀況)做了一個堅決的了斷,敢于舍棄,勇于創新。這一踢,顯示了告別過去,面向未來的堅定決心;而“我決了個定”,則表達了艱難中覺醒的豪邁氣勢。
不久,又有網民在這兩段視頻的最后分別加上了更具體的字幕:
(1)我決了個定!!!我要選擇最環保最自由的出行方式!絕不再留戀身份象征,留戀財富體現!
(2)我決了個定!!!我要做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絕不再做臟亂的我,懶惰的我!
由于視頻中的事件具有代表性,“我決了個定”的表達打破了語言交際的常態,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兩方面都跟當下的社會生活和社會情緒極其合拍,因而產生了很強的傳染性,剛一出現便風靡網絡。跟梨花體、紅樓體之類以揶揄、惡搞為主的流行網絡文體有很大不同,這種有舍有得的決定體表達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積極向上的。它顛覆的是慣常的生活態度、思維方式,表達的是“決定”者創新自我,勇敢迎接新生活的精氣神。于是新的網絡造句運動就開始了:
(3)我決了個定,一個月不上淘寶,省錢帶爸媽去旅游!
(4)我決了個定,做一個認真的群眾,每天圍觀不明真相。
(5)我決了個定,我要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不讓我的青春有遺憾。
(6)我決了個定,堅決不“裸”婚!
(7)我決了個定,我再也不沉溺過去了,我要走出去尋找新的艷遇。
(8)我決了個定,要做最勇敢的新娘,敢和伴郎搶新郎!
(9)我決了個定,就算今年還買不上房,也要把自己“婚”了。
(10)我決了個定,從今天起,堅持每天吃早餐。
(11)我決了個定,買包子的同時一定要買杯豆漿,不然容易噎著。
(12)我決了個定,今天不去上課了,什么也阻擋不了我睡覺的步伐。
像下面這個句子則是這種情緒和方式的集中展示,但已經偏重于說理了:
(13)我決了個定,我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外表蘿莉,內心爺們兒,善于發現生活里的美,培養健康的心態,重視自己的身體,學會忍耐與寬容,離開任何一個男人,都會活得很好的好女紙!絕不再做庸俗平凡的人!
大家知道,“我決了個定”是將通常不離合使用的詞“決定”當離合詞來使用。所謂離合詞,就是構成詞的兩個語素之間可以插入別的成分的合成詞,主要有述賓式和述補式兩種構詞方式,如“理發”(理個發、理了一次發)和“提高”(提得高、提不高)之類。也有少數非述賓式合成詞形成的離合詞,它們也像述賓式一樣,可以拆開后形成述賓短語。如“洗澡”雖然本來是聯合式(“澡”的意思是洗身子),現在一般當述賓式使用,如“洗個熱水澡、洗一次澡”等。其他如“鞠躬(‘鞠’的意思是彎曲,‘躬’的意思是彎下身子)、游泳、考試、登記、睡覺”等,這樣的詞常見的就這么幾個。
而“決定”作為一個并列式合成詞,通常是不能作為離合詞來使用的,但現在卻離合地用了一下,并取得了顯著的語用效果。為什么呢?原來,這種對常規用法的翻新跟生活中對慣常狀況的調整,從形式到內容都兩相契合,高度相似。而且,在說“我決了個定”時,“定”往往讀得很重,以示特別的強調。試想,在這種情境中,如果將“我決了個定”換成“我做了個決定”或“我已經決定”,固然可以表達基本的語義內容,但表達效果則大打折扣,從而也就不可能躥紅網絡流行民間了。
其實,“我決了個定”也并非完全創新的表達。它套用了既有的離合詞使用框架,但做了一個新的組裝,從而產生了新奇的效果。實際上,語言用法的創新大多是個說新不新、說舊不舊的過程,在日常的模式中調整一下形式或內容,借助特定的情境,就有可能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抽離了特定的語境,“我決了個定”未必能為人所接受。語言上打破常規,生活中棄舊逐新,兩者之間的對應性體現的正是認知語言學的根本原則——象似性原則。
有人可能說這是一種非規范的用法,應該批評才是。其實,規范與否,不是一個靜態的評價,而是看其在特定的交際場景中是否實現了比較高的交際值,是否可用其他成分來代替,代替之后是否降低了交際的效果。因此,分析語言現象,不從語言本身來認識當然不合適,而只看到語言本身也肯定不行。語言交際只是整個交際系統的一種方式,而且不是孤立的方式。語言交際的效果往往是由幾股力量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語言交際的合力因素,不僅是語言本身的若干力量的合力,而且還是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的合力。對新的語言現象乃至任何語言現象,都不要抽離語境后做孤立的判決,而要看看它在特定語境中是否表達了特定的交際值。交際值原則是判斷一切語言現象規范與否的根本原則。
(原刊于《語言文字報》2011年7月27日第2版,題為《一種新的網絡流行體——“我決了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