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從Web 1.0、Web 2.0到Web 3.0
互聯網TCP/IP的出現,解決了互聯網發展初期異構網絡之間的數據傳輸問題,通過采用標準數據傳輸協議,使數據傳輸更快,并降低了信息交換的成本。目前,我們使用的互聯網應用仍然如此,即通過一個平臺在互不信任的環境下充當可信服務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因此,大多數用戶的身份及數據在各種平臺的服務器上集中存儲和管理。這些服務器上的數據受到防火墻的保護,需要系統管理員來管理存儲在服務器上的數據并保證其安全性。在這種集中管理的方式下,雖然平臺經濟模式可以說是一種前端的變革,但在后端,用戶失去了對自我身份和數據的控制權。
因此,區塊鏈網絡被認為是下一代互聯網,也就是所謂的Web 3.0時代的驅動力,它徹底改變了互聯網上存儲和管理數據的方式。通過P2P網絡、密碼學、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它提供了一種由所有參與節點共同管理的通用狀態層——可信價值互聯網。這種方式實現了真正的P2P交易,這一切均源于比特幣的出現。為了更好地理解Web 3.0和它帶來的變化,讓我們梳理一下互聯網發展過程中萬維網各階段的形態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