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的心里滿是糾結。
其實夏侯玄不是一個自傲的人,時人都稱他“朗朗如日月之入懷”。在中護軍的任上,夏侯玄也以“知人”而著稱。
眼前的曹皚在武衛軍中任職過,至少不是個完全沒有從軍經歷的。
從剛才的表現來看,也算機靈。雖然對經學回答的有些驢唇不對馬嘴,但至少腦子動的夠快,知道給上司下臺的臺階。
可信中鄧飏以曹爽的語氣要夏侯玄將從州郡兵中組織一支“曹家軍”的重任交給這么年輕的人,夏侯玄卻怎么也做不了這個決斷。
看來曹爽是真的無人可用了。
其實夏侯玄出任這個征西將軍也是無奈之舉。
上一任征西將軍趙儼是曹操時代的潁川老人了。早在幾年前,他就提出要退休,可曹爽當時也是無人可用。
實在是趙儼老年癡呆到了連藥都忘記吃的地步,根本無法履行職責。曹爽無奈,只能讓夏侯玄接替這個要緊的職位。
為了讓夏侯玄接任征西將軍,曹爽還把中護軍這個事關中外禁軍的要害職位都讓給了司馬師。
上任以來,夏侯玄也感到了處處掣肘。雖然有李勝和夏侯霸輔佐,但他根本無法掌握軍隊。
夏侯玄徒然的虛頂了一個都督雍涼二州軍事的名頭,但整個雍涼二州的兵權實際上還是在郭淮手里。郭淮不配合,夏侯玄連一兵一卒都調動不了。
這也是夏侯玄急于建立一支“征蜀軍”的初衷。
眼下的這個年輕人行嗎?
夏侯玄盯著曹皚看了又看,把曹皚都給看毛了。
又過了許久,夏侯玄長嘆了一口氣。似是了打定主意,決定賭一把。
“適才卿也聽到了,光是糧草一項,各郡豪強就隱匿不出。其余甲仗、軍械之屬,不問也自知了。”
“若是平常時節,老夫有的是手段整治他們。”說到這里,夏侯玄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殺意,和之前溫文爾雅的神仙形象大相徑庭,讓曹皚也暗暗心驚。
“可如今大戰在即,后方不能不穩。”明明帳中只有兩人在,但夏侯玄還是壓低了聲音,“且容他們逍遙一陣,待老夫伐蜀歸來,再慢慢整治!”
“當下最為要緊之事,乃是征蜀軍!”夏侯玄指著曹皚道,“此番伐蜀,雍涼二州的郡兵雖為主力,但都靠不住。故而,卿需于兩月之內,組建一支新軍,就名為征蜀軍。”
其實不用夏侯玄多說,曹皚也知道這支類似于親兵的新軍對于夏侯玄和曹爽的重要性了。
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反正提供情緒價值不要錢。曹皚當即又拍著胸脯表態了一番。
夏侯玄連連點頭,內心甚至有些感動。
“既然大將軍和鄧尚書都說卿是最佳人選,那老夫也就信一回。”
“旁的事,公昭(李勝表字)都說了,那老夫也不再羅嗦了。這樣,老夫就拜卿為征西將軍府司馬。卿以征西司馬的名義組建征蜀軍,人手盡可以從郡兵中任意抽調。待大將軍駕臨長安,再正式拜卿為征蜀護軍。”
夏侯玄最終下定了決心,眼下除了曹皚,他也無人可用了。
“將軍但有所命,皚敢不趨赴?可是,”曹皚要把細節全部落實,別到時候不滿意把鍋甩在自己頭上,“具體抽調多少人,還須將軍定奪。”
夏侯玄擺擺手,表示不在意。
當然,也可能是他沒想過這個問題。
“老夫既然將此事托付于卿,那卿盡可自決。”夏侯玄剛說完,又補充了一句,“不過,雍州郡兵多多少少都與郭雍州有過關系,卿若要抽調人手,還需注意不要得罪于彼。”
一聽這個差事要得罪郭淮,曹皚又是一陣腹誹。
他連忙表示自己人微言輕,與郭淮又沒有交情,還要請夏侯玄出面給郭淮打個招呼或者寫封信,他才好便宜行事。
“這...好吧!”夏侯玄略一猶豫,也答應了。
反正他和郭淮之間本就關系不好,得罪就得罪吧。
當即夏侯玄鋪開紙筆,開始寫信。
曹皚看著夏侯玄落筆如飛,手下筆走龍蛇,寫得速度再快,紙上的字也是絲毫不亂,工工整整。
這份書法功夫純屬童子功,即便有名師指點,也需要從小練起。也只有不愁吃穿用度,不需要孩子早早出來頂門立戶的豪門大族才有可能培養出這份功夫。
所以書法在這個時代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豪門貴族?
曹皚猛地想起了入府前的徐質。
夏侯玄眼下正需要自己,而且他也感受到了斂兵聚谷的弊端,或許自己可以一試?
內心糾結良久,曹皚還是發聲了。
“將軍!”曹皚小心翼翼地試探道,“適才聞傅司農言道,官府糧倉由于放棄城外良田,導致各郡收成驟降,若是遇上災年,只怕....更何況,于伐蜀也不利。”
夏侯玄聽了面不改色,他只是將信寫好一折,塞進了一只錦囊中,又在囊空滴上幾滴蠟滴,最后蓋上自己的印戳。
“此事非卿可以置喙,”夏侯玄將錦囊交給曹皚,面無表情地言道,“昔日諸葛亮屢次進犯,所恃者,正是隴右麥田以為徐圖之計。老夫下令放棄,正是讓蜀兵無可麥可收。糧盡,蜀兵自然退去。”
夏侯玄的語氣十分強硬,根本就不給曹皚一點面子。直接就把他的進諫給否決了。
曹皚心中暗暗后悔,怎么就沒忍住呢?
“老夫知道,不少人都在非議老夫。但這些人鼠目寸光,又焉知老夫的深意呢?”見曹皚誠惶誠恐,夏侯玄面色稍霽,又安慰道:“卿自洛陽來,乃是老夫的僚屬。”
他指了指曹皚,又指了指自己。暗示曹皚不要被別人挑唆,你是我夏侯玄的下屬。
“當然,凡事也不能絕對。這樣吧,稍后老夫會頒布命令,先放開三輔郡城附近的禁令。畢竟此番伐蜀動用不少糧草,為防災害計,也得多備一些糧草。”
一聽夏侯玄又給了自己面子,盡管不多,但京兆、扶風、馮翊,所謂的三輔之地率先放開了郡城外屯田開墾和居住的禁令,這已經讓曹皚喜出望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