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第二祖國
  • (法)儒勒·凡爾納
  • 2341字
  • 2024-08-08 14:31:32

我為何撰寫《第二祖國》

小時候,我讀過關于“魯濱孫”的書籍,并且終生難忘。我曾經反復讀過這些書,其內容令我刻骨銘心。它給我童年時代留下的印象,是我后來接觸的其他現代讀物無法比擬的。毫無疑問,我太喜愛這類歷險故事,乃至于不知不覺,終于在某一天,我踏上了這條人生之路。這就是為什么我撰寫了《魯濱孫學校》《神秘島》,以及《兩年假期》。這幾部書中的主人公,都神似笛福[1]和維斯[2]筆下的人物。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我會全身心地投入撰寫《奇異的旅行》這部作品。

我還記得那些令我沉迷陶醉的書籍的名字,包括莫拉爾·德·波利約夫人的《十二歲的魯濱孫》;德·米爾瓦夫人的《荒漠中的魯濱孫》。除此之外,類似的作品還有《羅伯特歷險記》。有關羅伯特故事的作者名叫路易·得努瓦耶,這些故事都刊登在《少年報》上,還有許多其他故事,都讓我記憶猶新。然后就是《魯濱孫漂流記》,其實,這部名著僅僅是丹尼爾·笛福的一系列冗長枯燥作品中的一個片段。最后,還有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3]的《火山口》,這部作品增加了我對太平洋或者大西洋,那些生活在無名島嶼上的人物的興趣。

然而,丹尼爾·笛福憑借他的天才構思,僅僅塑造了一位淪落在荒島的孤獨男人,此人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有本事做到自給自足,此人的成功,同樣得益于他對上帝虔誠的信仰,并因此不時獲得奇異的靈感。

然而,當一個人孤單落難的時候,他為何不能成立并擁有一個家庭;這個家庭遭遇海難,淪落荒島;這個家庭成員團結一心;而且這個家庭始終敬仰信任上帝——這些難道不應該嗎?應該,這就是維斯作品中描繪的情形,而且,他的作品與丹尼爾·笛福的作品同樣歷久彌新。

魯道夫·維斯,一七八一年生于伯爾尼,歿于一八三〇年,他曾經是一所大學的教授。他在自己的祖國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包括那本《瑞士魯濱孫》,這部作品于一八一二年出版于蘇黎世。

那之后的第二年,這部書首次被譯成法文,譯者是伊莎貝爾·德·波滕斯,即德·蒙托略男爵夫人,她于一七五一年生于洛桑[4],一八三二年歿于比西尼[5]。她在自己的文學創作初期,撰寫過小說兩部曲《利奇菲爾德[6]的凱若琳》(1781年)。

也許,有理由相信,魯道夫·維斯并不是這部著名小說的唯一作者,這部作品很可能是他與自己父親[7]合作的成果。一八二四年,這部小說的續集出版于巴黎,書名為《瑞士魯濱孫,或一家遭遇海難的孩子們的父親的日記》,德·蒙托略夫人把這部譯著題獻[8]給了維斯父子二人。

如此一來,女翻譯家萌生了一個想法:對自己翻譯的這部著作撰寫續集。她的這個想法搶在了我的前面,也許,在我之前,還有其他人萌生過同樣的想法,居然有這么多人產生同樣的想法,我對此頗感驚訝。

實際上,正如德·蒙托略夫人在其譯著前言里所說,這部小說并未隨著巡洋艦獨角獸號的抵達而結束。

“本書連續再版四次,這一事實表明,法國讀者非常喜愛這部作品,通過閱讀這部書,孩子們,以及他們的父母,都享受到了樂趣。然而,書中卻缺少了故事的后續,以及結局。讀者們殷切關注這個家庭,希望知道它是否留在了這座島上,那么多小朋友都盼著前往一探究竟。我收到很多讀者來信,詢問這個問題。寫信的既有那些孩子們,也有我的出版商,大家都催促我繼續寫下去,從而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有必要指出,繼德·蒙托略夫人的譯著之后,魯道夫·維斯的著作的其他法文譯本相繼問世,其中包括皮埃爾·布蘭查德于一八三七年出版的譯著。由此可以斷言,德·蒙托略夫人并非《瑞士魯濱孫》的唯一翻譯者,同樣,她也不是唯一想要撰寫續集的人,因為,我也想要撰寫一部續集,書名叫做《第二祖國》。

不僅如此,一八六四年,赫澤爾出版社出版了這個故事的最新譯著,譯者是兩位合作者:P-J.斯特爾與E.穆勒,他們的這個譯本重新審視原著,使用了更為時尚的文風,以及遣詞造句。確切地說,從科學的視角解讀,這部由《教育與創新雜志》奉獻給讀者的《第二祖國》,正是與上述譯本一脈相承。

實際上,當我們再次見到這個家庭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這座島上繼續生活了十二年之久,環境條件今非昔比,那四位性格鮮明的小伙子:勇敢無畏的弗里茨、有點兒自私但手腳勤快的歐內斯特、淘氣鬼杰克,以及小家伙弗朗索瓦,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延續魯道夫·維斯的描述,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自從發現“冒煙的巖石”之后,珍妮·蒙特羅斯現身于這個小小的世界,她會改變這里的一切嗎?沃斯頓先生及其手下乘坐獨角獸號抵達這里,他們在島上安營扎寨,會不會發生新的故事?……迄今為止,讀者僅僅了解這座島嶼的北半部,他們會不會跑遍全島,發現這座島嶼原來十分富饒?……弗里茨、弗朗索瓦,還有珍妮·蒙特羅斯動身去了歐洲,他們必然要向世人講述冒險經歷,然后,他們還會返回新瑞士嗎?……

綜上所述,我實在無法抵御誘惑,決定繼續講述維斯的故事,然后,早晚有一天,總要構思出一個最終的結局。

于是,隨著我的朝思暮想,逐漸深入到構思當中,與我的主人公們共同生活,一件奇特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我甚至衷心相信,這個新瑞士當真存在,它就是位于印度洋東北部的一座島嶼,我甚至看見,這座島嶼出現在我的地圖上,澤瑪特一家,還有沃斯頓一家也是活靈活現,真實存在,他們就生活在這塊繁榮的殖民地上,并且,他們把這里作為了自己的“第二祖國”!……我唯一的遺憾就是,由于年事已高,我已無法趕去與他們相聚!……

總而言之,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應該把他們的故事講述下去,直到結局。為此,我撰寫了《瑞士魯濱孫》的續篇。

儒勒·凡爾納


[1]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作家。

[2] 魯道夫·維斯(1781—1830),瑞士作家。

[3] 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1789—1851),美國作家。

[4] 瑞士地名。

[5] 瑞士地名。

[6] 英國英格蘭中部斯塔福德郡東南部城鎮。

[7] 約翰·大衛·維斯(1743—1818),瑞士作家。

[8] 即在該書扉頁注明,謹將本書獻給某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商南县| 云安县| 宁津县| 香河县| 吉木萨尔县| 抚宁县| 恩施市| 福安市| 武功县| 马龙县| 乐昌市| 阿拉尔市| 磴口县| 康平县| 龙江县| 黑山县| 麟游县| 忻城县| 杨浦区| 宕昌县| 沙田区| 岳池县| 泗阳县| 铜鼓县| 新晃| 宿迁市| 正阳县| 宕昌县| 大石桥市| 忻城县| 江源县| 策勒县| 肇源县| 宾阳县| 仪陇县| 沙田区| 贺州市| 高阳县| 黔西县|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