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讓你少走彎路的60個智慧錦囊
- 洞見君
- 1612字
- 2024-08-06 10:48:10
思想豐盈的人不貧窮
01
有位企業家通過校招招過兩個員工,二人能力差不多,剛進公司時二人都沒什么錢,就把房子租在離公司較遠的地方。每天上下班通勤要消耗四小時,又耗時又累人。這位企業家建議:“你們可以在離單位近點的地方租房,雖然貴一點,但可以節約很多時間。”
一位員工照做了,在單位附近租了房子;而另一位員工卻沒有,他的理由是:“太貴了,不能浪費錢,反正我有的是時間。”結果,把通勤時間節約下來的員工有更多時間提升專業技能,很快就拿到了各種專業證書,工作能力也大幅提升,三年后,他的工資翻了兩倍;而另一位員工三年內工資只漲了800元。
一些人存在思維局限,他們把錢看得太重要,只想著存錢而不懂得如何花錢。他們舍不得花錢投資自己,不愿意花錢買知識、買服務、買信息并以此提升自己。還有一些人與之恰恰相反,他們喜歡花錢投資自己,舍得花錢不斷擴充自己的大腦、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這些人在未來會獲得更大的收益,取得更高的成就。
02
前段時間回家和家人閑聊時,家人說的一件事讓我十分唏噓。
事情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那時鄰居大余的家庭條件不太好,家中還有4個兄弟姐妹,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收入不算太高,但即使這樣也一直咬牙供他們上學。
那時很多孩子中學便輟學去務工,而大余喜歡讀書,再加上有一定天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父母考慮后咬牙供他上了大學。本以為這是個勵志的故事,可到了大學,大余看到自己與周圍同學存在極大差距,他變得自卑、消極,總抱怨自己沒有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父母都是農民,自己的未來也好不到哪兒去,因此,他在學習上也不太用心。
畢業以后,他更是眼高手低,挑來挑去,始終沒有找到一份好工作。看到別的同學都有了更好的發展,他依舊抱怨,依舊把一切都怪罪于他的出身。而那些和他家庭條件差不多的人在畢業后踏實努力地工作,生活慢慢有了起色,有些人還在城市買了房,站穩了腳跟。
喜歡把人生中不如意的事都歸因于出身就是典型的短視的表現。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用窮當借口,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窮應該是動力,不應該是借口。出身決定了你的起點,但決定你最終會成為哪種人的,只有你自己。
03
《管道的故事》一書講了意大利某個小山村里兩個年輕人的故事。這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柏波羅,另一個叫布魯諾。他們有一個相同的夢想:成為富有的人。
二人同時獲得了一份好工作:把附近河里的水挑運到村廣場的蓄水池里。最開始,二人有一樣的工作流程:提桶—去河邊打水—倒入蓄水池。村民們付錢給他們,一桶水一分錢,提的水多,賺的錢就多。
對此,布魯諾心滿意足地歡呼:“我們的夢想實現了。”他對未來的規劃是:每天打水、領錢,然后攢錢、買衣服、買房子。柏波羅卻認為這糟糕透了,這樣的錢,即使每天腳不沾地地努力去賺,又能賺多少?柏波羅建議挖管道,直接把水引到村里。布魯諾卻認為這是個餿主意,他對每天打水、領錢的日子非常滿意。
接下來,柏波羅把時間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來打水,另一部分用來挖管道。從開始挖管道的那天起,柏波羅賺的錢就變少了,村民們也因此嘲笑他是“管道人”。
在之后的兩年時間里,柏波羅的收入都沒有布魯諾高,布魯諾得意揚揚,嘲笑柏波羅十分荒唐。然而,等到管道竣工,水直接引到村里后,布魯諾卻呆住了,因為這時他徹底失業,沒人需要他打水了。而柏波羅呢,他憑借管道賺得盆滿缽滿。
布魯諾之所以拒絕挖管道,是因為他貪戀打水、領錢的穩定生活,根本不相信管道能在未來帶來收益。有這種思維的人并不少見,他們只盯著眼前、目光短淺,在面臨抉擇時傾向于選擇一個更確定的結果,更注重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去做暫時無法帶來收益但有長遠價值的事情。
目光短淺是人的發展受限的重要原因,受到限制的那些人只顧眼前利益,不愿為了未來的幸福忍受眼下一時的辛苦和艱難。
一個人的思維決定了他的高度,你的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走不出思維怪圈。要想改變生活,先改變思維。若你改變了思維,人生處處皆有峰回路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