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特斯拉的秘密宏圖
  • 特空間工作室
  • 3325字
  • 2024-08-06 10:54:20

序言
全球減碳30年與“馬斯克方案”

2023年3月20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綜合報告《氣候變化2023》[1]。報告指出,1901—2018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20米。1901—1971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為每年1.3毫米,而2006—2018年海平面上升速度增至每年3.7毫米,速度相較之前增加了近兩倍。

該報告還預估,在低排放和高排放情景下,2050年的海平面會分別升高0.15~0.23米和0.20~0.29米,到2150年則分別為0.37~0.86米和0.98~1.88米。如果極地冰蓋動力系統發生極端變化,海平面甚至會急劇上升達16米!第七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克勒希·喬鮑稱,在未來不到80年的時間里,可能有2.5億~4億人不得不在新地點建造住房。

2023年7月17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表示,世界“嚴重偏離”了在2030年的最后期限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軌道。他強調,民間社會、企業和其他各方需要“大力支持這些目標”,同時加強“實現這些目標的全球運動”。

克勒希則呼吁:“讓我們信守《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承諾。這是我們對80億地球居民所做出的承諾。讓我們改變世界,拯救世界。”

化石能源構建的世界與全人類30年的努力

化石能源讓人既愛又恨。一方面,百年來依托對化石能源的運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得以戰勝疾病、消除貧困、發展經濟,全球的科技發展水平和人類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使用化石能源引發的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污染問題,化石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的問題,以及化石能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也正在使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及其生態環境變得千瘡百孔。

首先是全球氣候變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與工業革命前相比已經升高約1.1攝氏度,這主要歸因于人類活動燃燒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其次是環境污染。化石能源燃燒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污染物,引發酸雨、霧霾等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健康產生直接威脅。

最后是化石能源較低的利用效率。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19年世界能源供需平衡表顯示,全球一次能源供應在到達最終消費者之前有37%被消耗掉了,這些消耗集中于化石燃料在開采、精煉中的自我消耗及發電過程中的轉換損失;在消費端,因內燃機和天然氣加熱器等低效末端的使用而損失的比例高達27%。總體而言,一次能源供應的利用效率只有36%。

化石能源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其不可再生的本質。

總之,雖然化石能源在人類發展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它們對地球生態的持續傷害及自身的不可持續性,我們必須努力向使用可持續能源轉型,以保障人類文明的長遠發展。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聯合國主導的全球氣候治理經歷了30年的曲折發展。截至2022年12月,《巴黎協定》締約方達195個,其中194個締約方已經批準該協定,承諾采取一致行動,將地球的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在國際協議的指引下,各國根據自身國情和發展階段,制定了一系列的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政策和措施。

歐盟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領導者之一,2021年7月,其提出了“減碳55”目標,即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對于1990年水平減少55%,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2%,能源效率提高32.5%。2023年3月,歐盟重新達成一項協議,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提高至42.5%。

中國高度重視可持續能源發展,在國家戰略層面明確了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目標,并制定了一系列規劃、政策和措施,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之一。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裝機數據》,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共增加257吉瓦,同比增加9.1%。其中,中國的新增裝機容量為121吉瓦,是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最大的貢獻國。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歷史累計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一的國家,也是全球可持續能源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美國在可持續能源領域的政策和行動受到了歷屆政府和政黨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2021年,拜登政府重新加入《巴黎協定》,隨后又承諾到2030年在2005年的水平上減排50%~52%,將此前奧巴馬政府設立的減排目標提升了一倍。

此外,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挪威、瑞士等國也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經濟結構、社會需求等因素,制定了不同的可持續能源目標和策略,積極推進可持續能源轉型。

但是,經過30年的努力“治療”,地球升溫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未來地球升溫可能將不止2攝氏度,極端情景下甚至可能達到4攝氏度。

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戰略,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嚴峻問題?

發展可持續能源為何這么難

可持續能源并非一個新鮮的概念。人類對可持續能源的探索歷史與對石油的應用近乎同期。石油產業起源于185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埃德溫·德雷克鉆出了第一口現代工業油井,標志著現代石油產業的開端。

可持續能源的探索同樣始于19世紀。1839年,法國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埃德蒙·貝克勒爾就發現了光生伏特效應,這是太陽能電池的原理,也是利用太陽能的開端。1882年,阿普爾頓水電站出現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福克斯河上,這一般被認為是水力發電的開端。1888年,美國發明家布拉什制造了第一臺風力發電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這是風力發電的起源。

然而,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里,可持續能源并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和應用,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能源轉型的成本問題,二是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問題。

能源轉型需要大量的投資和政策支持,包括建設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改造現有的電網和輸配系統、提高能源效率和儲能技術、培訓相關人員和增強公眾意識等,與成本低廉、快速發展的化石能源開采相比,性價比極低。

而且,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的特點,即其產量受自然條件(如日照、風速、降水等)的影響,難以保證穩定且連續地供應電力或熱量,并且其發電量難以預測和控制,導致市場價格波動、電廠收入不確定。

因此,在20世紀初期到中期,全球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來滿足快速增長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需求。

可持續能源的“馬斯克方案”

進入21世紀,全球能源轉型終于形成了普遍性共識,受到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眾多國際組織及創新型企業的重視,可持續能源轉型已經成為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參與的運動,因為這涉及一項關乎全人類的共同挑戰。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曾警告說:“我們是有機會徹底消除貧困的第一代人,也是有機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后一代人。”

可持續能源發展的障礙尚存,人類還需要以更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可持續能源更快地發展,而企業作為最具活力的創新主體,在推動可持續能源經濟發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6年,馬斯克在博客上發布了《特斯拉的秘密宏圖(你知我知)》(“秘密宏圖第一篇章”),其中公開了特斯拉電動車普及的基本邏輯:生產頂級跑車,用掙到的錢生產豪華型家用車,再用掙到的錢生產普及型家用車,在做到上述各項的同時還提供零排放發電選項。2016年,特斯拉發布“秘密宏圖第二篇章”,提出整合能源再生與儲存,擴充電動車產品線,開發出比人類駕駛安全10倍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閑置車輛分享,進一步實現使用可持續能源的愿景。

2023年,特斯拉在投資者日活動上發布了“秘密宏圖第三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創新和希望的未來,也提供了一個清晰且有力的解決方案,徹底實現世界向完全可持續能源經濟的轉變。

2024年3月,特斯拉在全球累計下線600萬輛電動車。特斯拉已經成為電動車領域名副其實的領導者和創新者之一,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新能源車品牌之一。它不僅生產高性能、高品質、高科技的電動車,也生產太陽能屋頂、家用儲能系統、商用儲能系統等產品,并提供充電網絡、自動駕駛、車聯網服務等。特斯拉通過整合能源生產、儲存、使用、再利用等環節,打造了一個完整的可持續能源生態系統。

特斯拉在“秘密宏圖第三篇章”中提供的可持續能源經濟解決方案是在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技術突破或市場變化的前提下,基于現有的技術和數據進行估算的,甚至在其“對資源與投資需求的預估”中,無法克服的資源挑戰為0。換句話說,在特斯拉的認知中,對于在2050年之前實現零碳排放的目標,沒有難以逾越的資源挑戰,需要的只是全人類一起努力。

[1] https://www.ipcc.ch/report/sixth-assessment-report-cycle/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连城县| 会宁县| 萝北县| 临漳县| 裕民县| 商河县| 天气| 阿瓦提县| 濮阳市| 民权县| 金山区| 和硕县| 慈利县| 巴林右旗| 天镇县| 华蓥市| 三河市| 宁远县| 改则县| 循化| 丽江市| 滁州市| 九寨沟县| 凌源市| 黎川县| 蒙山县| 鹤峰县| 得荣县| 内丘县| 邢台市| 阳泉市| 上饶市| 鄄城县| 耒阳市| 即墨市| 铁岭县| 贡山| 恭城| 九龙城区|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