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擁抱市場化的前夜

第一節 國營化格局下的大調整

百廢待興 全面國營

新中國成立前夕,酣戰將盡,各行各業百廢待興。新中國成立的號角催發百業奮進,中國白酒行業的發展就此拉開帷幕。各地酒企在此后的70年時間里飛速成長,白酒風味交替輪轉,白酒行業將打響一場競爭大戰。

而這一切要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營時代說起,故事的起點在山西汾陽的杏花村。

1948年7月12日,楊漢三站在義泉泳酒坊前,淚如雨下。他是孝義縣人民政府首任縣長,站在他身后的是杏花村蘆家街的街坊鄉鄰。人潮在歡呼聲和哭聲中向村口的方向擁擠。就在剛剛,政府機關移駐汾陽,汾陽宣告解放。

在全國如火如荼的解放戰爭背景下,一個小縣城的解放或許不足為奇。但是對于楊漢三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他不僅是首任縣長,還即將成為晉裕汾酒有限公司(下稱晉裕)的接班人。他的父親楊得齡,被后世稱為“汾酒之父”。楊得齡在民國時期創造了一個白酒帝國,他釀的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斬獲金獎,被閻錫山贊為“味重西涼”。但此后戰亂不斷,酒業凋敝,待汾陽解放時,老人家已經仙逝三年。

楊漢三想到這里,泣不成聲。這眼淚中有對過去的悲傷、惋惜,還有對未來的激動、喜悅。汾陽解放于他而言,也意味著汾酒得救了。

汾陽政府領導當即找到楊漢三,對他講了兩件事:第一,政府要幫他恢復酒廠;第二,不僅要恢復酒廠,而且要讓解放區的人民在這一年中秋節喝上汾酒。在楊漢三看來,盡快恢復生產就像一場新戰爭,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接到的是一個“國家級”任務。

在隨后的幾個月中,開封、濟南、長春都傳來人民當家作主的好消息。平津戰役的勝利,意味著全中國的解放指日可待。在各個省市相繼解放時,政府首先組織力量,召集民眾全面恢復生產。

這天深夜,月亮就要西沉,楊漢三還在房間踱步,嘴里自言自語:“17號了……”此時,距離中秋節只剩下整兩個月的時間。他接到恢復酒廠的任務已是五天前的事情了,可復產進度寸步不前。酒廠停產多年,糧食、設備、酒師都很難一時找全,要做到快速恢復生產,無疑是艱難的。

楊漢三深知,在戰前,山西汾酒已形成不容小覷的規模,父親的晉裕穩坐第一把交椅。而晉裕所產的兩款酒——老白汾和竹葉青,占據了大部分市場。楊漢三想到,當年父親白手起家,如今自己再不濟,還有政府支持,更應該不畏艱難。于是,他開始四處奔走籌集糧食、恢復設備。好在他曾向父親學習過不少釀酒手藝,因此解決了許多生產難題。

開始釀造之后,老酒師和工人幾乎不眠不休,磨糧、潤糧、上甑、蒸曲都在馬不停蹄地進行。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楊漢三帶領工人所制的老白汾終于在慢火蒸餾中汩汩而出。

而這一天正是9月16日,中秋佳節的前一天。

1948年的中秋,晉裕的老白汾恢復了生產。楊漢三則繼續帶領酒師恢復竹葉青、玫瑰汾的生產。曾經的山西第一酒業公司正式起步經營,雖然產量不高,但其蓬勃之勢帶動了當地眾多酒廠的發展。

從全國來看,當時經濟凋敝,人民生活和日常工作都受到戰爭的影響,尤其是產酒的作坊受戰爭影響極大。此時,國家在各行各業相繼下達恢復生產、接受收編的指令,白酒行業也不例外。因此,1949年,一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集結老酒師、備足糧食行動開始了。盡快復工成為全國各個白酒酒廠的頭等大事。

汾酒在楊漢三的領導下順利復工復產,但此時身在北京酒廠職工宿舍的王秋芳卻陷入了難題。

王秋芳,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第七代傳承人,是我國白酒界響當當的人物。1949年3月,她被調往華北酒類專賣總公司生產處,正式接觸酒的生產、經營與管理工作。4月,中央稅務總局、華北酒業專賣公司召開首屆酒業經營管理會議,決定對酒實行專賣,并決定在北京建立一個生產白酒的實驗廠,以推動白酒行業科學化發展。時年23歲的王秋芳被選為實驗廠籌備小組成員。

同年5月,籌備小組選定廠址,將實驗廠建在北京東郊。之后,籌備小組克服種種困難,各項工作進入正軌。隨即,王秋芳等技術人員開始了對二鍋頭的工藝研究、質量定型、產品評定等多項工作,以恢復二鍋頭的生產。這次任務時間緊迫、意義重大。因為北京二鍋頭的復產被列為獻禮新中國成立的重點項目之一。23歲的王秋芳此時擔負著巨大壓力,她和五位同事必須在10月1日之前完成二鍋頭的釀制。完成工藝研究、兩月出酒是第一項工作,但他們在第一步就被難倒了。

二鍋頭是北京地區的名酒,影響力覆蓋整個河北,但各地風味不盡相同。王秋芳所在的白酒專賣公司經營一款石家莊露酒廠生產的二鍋頭。北京和石家莊雖相隔不遠,但兩地二鍋頭的味道卻有些差別。

調往北京之后,王秋芳打聽到在北京東郊有一些燒坊能制作當地正宗的二鍋頭,其中有一家名叫“源升號”。王秋芳聽說這家燒坊是北京“獨一份”,早在清朝就盛贊不斷,甚至有傳聞稱康熙皇帝的御筆留在店中。

二鍋頭由高粱釀制,在蒸餾的時候需要用到一個叫作天鍋的冷卻器,經其冷卻后的酒稱為“酒頭”。在多次探訪之后,王秋芳獲悉北京的燒酒師傅往往只取用第二次蒸餾出的質量最高的酒,因此得名“二鍋頭”。

釀酒工藝嘴上說著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不容易,而且王秋芳等六人都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怎么能這么快就掌握二鍋頭的傳統釀造技藝呢?

就在這時,北京市政府要求,九門之內不允許開設釀酒作坊,釀酒作坊必須開在九門40里外的四郊。這使得原本還尚存一線生機的民營燒坊沒有了銷路。

對于王秋芳來說,這卻是一件好事。她親自上門,連走了12家京城老字號燒坊,包括“源升號”“龍泉”“同泉涌”“永和成”等。面對這些老板,王秋芳心懷敬意。她說,如今中國百廢待興,各個燒坊需要聯合在一起面對困難,聯手辦酒廠。

1949年5月,華北酒業專賣公司實驗廠收編12家京城老字號白酒燒坊,全部歸為國有。紅星酒廠正式成立,是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批國營釀酒廠之一。

此后,全國的白酒燒坊逐步恢復生產,振興白酒行業的大幕就此拉開。

消息同樣傳到了楊漢三耳朵里。他意識到,全國公私合營和行業改造是大勢所趨,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是正確的道路,而且改為國營之后也能解決汾酒當前的困難。

在楊漢三的帶領下,老白汾和竹葉青的產量大幅增加,甚至竹葉青的產量從原有的20公斤提升到了250公斤[1]。但即使不斷增產,民辦酒廠仍舉步維艱。僅從山西汾陽的白酒行業來看,當地燒坊原本不在少數,但經過戰火洗禮,生產基礎不如晉裕那樣牢固的燒坊幾乎銷聲匿跡,唯獨剩下一家——德厚成釀造廠。

這家酒廠始建于清朝,也是當時有名的燒坊。在亂世,這家老字號經營得很吃力,但也一直堅持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楊漢三曾擔任縣長,有著很強的大局觀。他結合山西酒業的發展狀況,加上紅星酒廠國營一事,幾次勸說德厚成釀造廠廠長。終于,1949年6月1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廠在收購晉裕汾酒有限公司杏花村釀造廠和德厚成釀造廠的基礎上宣告成立,楊漢三擔任首任廠長。

新中國成立后,重點工作轉到了發展經濟上來。1953年6月,“一化三改”[2]正式開始。白酒行業進入全面國營時代。

放眼全國,神州大地國營酒企紛紛浮現。其中,川貴地區相較全國解放較晚,國營酒廠起步也較晚。但是在深處內陸的四川,眾多城市依靠內運河和長江運輸能力,呈現出強勁的恢復力。長江上游的宜賓、成都、瀘州等城市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白酒生產。瀘州,位于沱江與長江交匯處,自古以來便是繁華的河運交通樞紐,有“江陽十里酒香”之稱。

1950年2月16日,新年的禮炮聲響劃破夜空,46歲的李華伯同家人道過新年好后就沒有守歲了,他想明早起來去拜訪瀘州幾大燒坊的老板,勸說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成立國營酒廠。

抗戰期間,李華伯依靠“春和榮”酒坊,聯合全瀘州的酒坊擴大生產,以填補戰時對酒精的需求。聽著新年的爆竹聲,他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欣喜。這是瀘州解放后的第一個新年。戰爭時期瀘州未受戰火摧殘,當地釀酒業蓬勃發展,并為整個白酒行業的快速恢復做出了巨大貢獻。想到當年同行紛紛一呼百應、各大酒坊通宵達旦產酒的場景,李華伯對第二天的勸說滿懷信心。

可一天走訪下來,情況并不理想,很多商戶不愿合并或是收編國有。李華伯沒有放棄。過去,他救起過頹然的家業,參加過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次,他也絕不會輕易退卻。

隨后,他在《川南日報》多次發表文章,不僅勸說同行完成國營改造,也呼吁全行業加快國營化步伐。李華伯提出,既然大家對國營化有所顧慮,不如先從合并開始,讓各地酒坊先聚集性發展、恢復生產,再進行國營。

果然,這個方法奏效了。經過不懈努力,以及在政府的支持下,1950年初,李華伯以“春和榮”為首牽頭組建了“瀘州曲酒聯營工業釀造社”,從此瀘州酒業開始大規模復蘇和發展。在他的帶動下,1951年,“義中”“定記”“溫永盛”“曲聯”四家私營酒社又聯合曲酒作坊19家,恢復生產性窖池82口。同年3月,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在瀘州以贖買的金川酒精廠為主體,吸收未參加聯營的另外17家曲酒作坊,正式成立“川南區專賣事業公司國營第一曲酒廠”。1955年12月,瀘州城區的四家私營聯營“社”“廠”經過改造,走上了公私合營道路,成立了“瀘州市公私合營曲酒廠”。1961年1月,“地方國營瀘州酒廠”與“瀘州市公私合營曲酒廠”合并為“瀘州市曲酒廠”,1964年更名為“四川省瀘州曲酒廠”,這就是瀘州老窖的前身。從瀘州開始實施酒業合并到全面國營用了14年時間,參與其中的酒廠和涉及范圍超乎想象。

在全面國營時代,白酒行業產生了第一批資歷深、規模較大的國營酒廠。

1951年,仁懷市茅臺鎮的“成義”“榮和”“恒興”三家燒坊聯合成立貴州茅臺酒廠,并在1952年底完成公私合營。五糧液酒廠則在1959年正式更名宣告成立,在宜賓建廠。它最早由“利川永”“長發升”兩家宜賓燒坊聯合成立,形成了“大曲聯營社”,并不斷合并其他燒坊,成立了“川南行署區專賣事業公司宜賓專賣事業處國營二十四酒廠”,最終演變為五糧液酒廠。

從更大的地理區域來看,川貴地區還有郎酒、全興大曲、綿竹大曲酒廠等欣然而立;江淮地區的洋河大曲、雙溝大曲、古井貢酒帶著名士風范;中原地區的宋河、寶豐,以及華北地區的衡水老白干、永豐酒廠都是中國白酒日后發展的基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登县| 施甸县| 乌拉特前旗| 康保县| 汕尾市| 高邮市| 勐海县| 新邵县| 江川县| 阳高县| 泌阳县| 宜昌市| 永德县| 林西县| 疏勒县| 江阴市| 霍城县| 当阳市| 密山市| 陵川县| 湘西| 仪陇县| 简阳市| 清流县| 陇川县| 揭东县| 博爱县| 上蔡县| 射洪县| 江西省| 汝城县| 油尖旺区| 岳阳县| 桃江县| 新干县| 土默特左旗| 溧阳市| 桐乡市|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