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禮集與小禮集
- (阿拉伯)伊本·穆加發
- 3字
- 2024-08-02 10:23:48
大禮集
第一論 前人功德
我們發現,前人比我們身材魁梧。因此比我們更富智慧和力量,對事情的把握比我們更加縝密,較之我們壽命更長,對世事的判斷比我們更為準確。
從前的教士對宗教功課的認知和踐行,皆超過我們時代的教士。從前的世俗者在口才和品行方面,皆勝今人。
他們并未滿足于天生的優勢,而是想方設法地讓我們這些后人分享他們關于今生與來世的知識。他們運用這些知識撰寫了許多不朽的典籍,列舉了寓意豐富的典故,使我們得以坐享其成,免受親力親為之勞和苦思冥想之苦。
他們對知識重視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若某人突發靈感,或偶得一佳句,卻又身處荒無人煙的曠野或沙漠之中,便會將自己所感所悟鐫刻在石頭上,生怕大限突然來臨而失去傳述后人的機會。
他們當時的所作所為,酷似慈父對待愛子。慈愛無邊的父親為其子女積攢錢財和家產,以免子女日后生計無著,承受創業之艱辛。
我們當世的學者追求學問的至高境界,不過是從前人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而已,我們同代的慈善家行善的終極目標,莫過于效仿前人的善行罷了。
我們的論道者所談論的最精彩的話題,皆源于前人撰寫的書籍。他們仿佛是在同前人對話,傾聽前人的高論,追隨前人的后塵。
我們在前人書中所見到的內容,乃是源自他們思想的選粹和言論的擷華。
我們不曾發現前人留下任何空白,乃至于能有哪位口才卓絕的后人道出任何前人未曾說過的名言佳句。無論是贊頌至尊至貴的真主,激勵人們向主祈求,還是蔑視塵世,不屑世間的諸般浮華,也無論是在編纂各類學說,將其分門別類,闡述其路徑,說明其根源,還是在知識的某個門類或者道德的某個方面,皆是如此。
因為在他們之后,事無巨細,題無大小,后人再沒有任何可以談論發揮的余地。
不過,由他們的大智大慧和至理名言中衍生出來的趣事笑談尚存一些空白,留給了稍具小智小慧的后人。我在本書撰寫的這些關于禮儀的章節,便屬于這樣的微末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