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4章 修行

公冶離趕忙上前:“師尊?”

老者閉上了眼睛,輕聲說了幾個字。

幾個字的功夫,卻仿佛耗盡了他的所有積蓄。

說完,老者渾身上下都徹底干枯,甚至連骨頭也抖落、崩碎,化作飛灰而去。

公冶離嘆了口氣,拾起黑棍,帶著宗武劍,悄然離開了赤濂城。

異象退散,惶惶人心漸漸平復下來。

有人壯起膽子到了戰場中心,卻只見了師修鴻的尸骨。

尖叫聲傳遍了赤濂城。

天下第一的師修鴻死了!

宗武劍不知所蹤!

定塵宗,敗了!

……

定塵宗人心惶惶之際,一個來客到訪了念蒼山觀塵洞。

瞧著少年手上的宗武劍,定塵宗諸多脫胎宗師勃然變色。

不待眾人說話,公冶離開口道:“卓東臨是下一任執劍長老,誰贊成,誰反對?”

一眾脫胎宗師面面相覷,最終只能應了下來。

公冶離心下暗自搖頭。

仔細想想,上次模擬中,爭名奪利的是定塵八脈,執劍一脈反倒很少摻和到那些利益紛爭之中。

這么看來,守護紅塵,有宗武劍就好了。

定塵宗存在與否,沒有什么意義。

站在念蒼山上,背對諸多脫胎宗師,公冶離眺望山河千里,悠然一嘆。

定塵宗的諸多脫胎宗師都清晰地聽到了年輕人的低語。

“紅塵無敵矣……”

……

西方大漠之中,一處廢棄的礦井內,光線幽暗。

這里,是落雨堂堂主臨死前給公冶離交代的地點。

走到礦井深處,周遭環境豁然開朗,頭頂的巖壁也裂開縫隙,透入光亮,將四周照得亮堂。

落雨堂這些年收集到的各派絕學擺滿了書架,呈現在了公冶離眼前。

這些武功,公冶離沒有半點興趣。

他看向了最中心的三本書冊、一張黑紙、一串手鏈。

《攝劫章》、《超劫章》、《劫魂散人絕筆》。

黑紙上則是有幾個燙金符號,公冶離也看不明白。

他的目光在頭兩部書冊稍作停留,最后拿起了最后的《劫魂散人絕筆》,細細翻看了起來。

“公冶離吾徒,展信之際,為師當已鑄就混元道基失敗,身死道消……”

劫魂散人,本為三天七淵中劫運道外門弟子,因魔頭引誘,致使劫運道遭逢大難,劫運道二長老“歷冥真人”一縷殘魂寂滅之際將之收為弟子,得法號“劫魂”。

歷冥真人殘魂將劫魂送入了紅塵,以此保全劫運道傳承。

……

劫運道法號字輩有“歷劫度運篡天意,墟盡寰孤湮萬法”,作為“劫魂”的弟子,公冶離的法號便是“度塵”。

這法號并非亂取,而是關乎劫運道傳承。

公冶離方才所見的一頁黑紙,便是劫運道鎮派至寶“大羅傘”的傘面殘片,其上的燙金文字便是劫魂散人以道界禁制烙印的公冶離法號。

大羅傘乃是劫運一道至寶,身處傘下,有萬劫不加身的效果。

仙道修行,運勢、命數雖是冥冥之中的東西,但也真實存在。有大能可掐指一算,或是截取機緣,或是斬斷運勢,克敵于無形之中,這是真正的仙道神通。

而大羅傘,便是克制這種神通的無上至寶。

即便只是將法號烙印其碎片之上,也能穩固氣數,免去遭人算計的風險。

當然,最關鍵的是,這一頁大羅傘殘片還蘊含了一門修行法。

原來,當年劫運道遭逢大難,出手者非但有三天七淵中的幽冥天、七殺天、太始天,更有大晉皇庭的陰陽道、清虛道,甚至海外的太昊道都有大能不遠億萬里而來。

血與火將整個劫運淵都焚滅,而因為劫運淵就是三天七淵同紅塵的交界處,血火同樣將紅塵西方同道界的通道徹底淹沒。

不過,血火乃是仙道大能神通殘留,自是有其神異。

《劫魂散人絕筆》中就記載了一門《血陽氣胎法》,可攝拿血火存于肉身之中,作為溝通肉身與天地的媒介。

焚燒血火,便可無視紅塵壓制,直接吐納天地靈機。

不過,血火一旦點燃,便不會停歇。

離開了西方荒漠深處,血火非但不會熄滅,反倒會不斷焚燒修士的氣血、真氣,直至將修士徹底燒為灰燼。

公冶離這下明白了。

這門《血陽氣胎法》便是劫魂散人能在紅塵中抗衡宗武劍最大的依仗,亦是《小氣髓法》的來源。

公冶離將《劫魂散人絕筆》放在一邊,又將大羅傘碎片收了起來,拿起了手鏈。

這手鏈,乃是一件仙道法寶,公冶離將真氣灌輸其中,便感到內里有一片三丈方圓的空間,空空如也,能存放不少東西。

不過,很顯然,劫魂散人困頓紅塵百年,為了突破道基,早就將一身家底全拼干凈了,手鏈內自然也就沒有什么存貨了。

公冶離將諸多武林秘籍全都存放在了手鏈中,帶著剩下的《攝劫章》、《超劫章》離開大漠,回了北嶺。

……

《攝劫章》是如何通過攝取劫氣助長道行的武功,劫氣亦是靈機,公冶離沒有修行《血陽氣胎法》,無法吐納靈機,眼下自然無法修行。

但《超劫章》卻不同。

劫運道的根本大法名叫《大羅經》,乃是傳說上古天庭中的大羅天尊所傳,有超脫無量劫數之能。

《無劫章》、《神劫章》、《攝劫章》、《超劫章》都是《大羅經》的篇章,只是因為缺少總綱,故而只能分別修行,難成體系。

而《超劫章》,便是諸多篇章中,真正蘊含了《大羅經》精義的一章。

劫數的醞釀、萌發、助長、爆發、終結等等進程,劫運道修士參與到其中的每一個步驟,待到一輪完整的劫數過后,修士便可通過《超劫章》截取巨量劫數、運勢,短時間內達到近乎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這種境界中,修士的修行將會前所未有地順利,往日困頓而不可得的境界如吃飯喝水般簡單。

當然,風險也極大。

且不提劫數之中不確定性極多,稍有不慎就要沉淪其中,永世不得超生。

能引得道界正魔兩道的道統聯手,劫運道修行的招恨程度也可見一斑了。

而且,那超脫一次劫數帶來的明悟也未必能夠發揮作用,關鍵還是要看修士自身的本事。

劫魂散人苦心謀劃,到頭來,也還是沒有鑄就混元道基,這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將賭注全壓在劫數上,那最后也只會萬劫不復。

公冶離最后將目光放在了劫魂散人的黑棍上。

此棍就叫“劫魂”,長有九尺,兩頭雕刻著一個個芝麻大小的骷髏,映照著異樣的光澤,顯出一點邪意來。

按照劫魂散人的描述,這劫魂棍可劫持命魂,奴役他人。

北方兩國的諸多達官顯貴,大多都被劫魂散人以此棍劫持著。

同時,被此棍擊中,也會被打散命魂。

命魂乃是三魂中統領人身的一魂,命魂一散,氣血便要暴動不受控制。

這便是望川城那位劉員外的病根由來了。

公冶離瞧著那大羅傘碎片上的法號,嘆了口氣。

他還以為劫魂散人死了,自個兒就算洗白了。

沒想到竟然早就同劫運道綁死了。

好在劫運道被滅門,大能也被鎮壓,就算有弟子離散在外,恐怕也不敢高調行事。

公冶離倒也不必擔心出了紅塵,還被師門同道找上,平白受了約束。

……

宗武劍、劫魂棍在手,紅塵中,便再沒有可以與公冶離制衡的力量了。

大戰過后,百廢待興,照嶺山莊十分輕易地便將落雨堂的遺產盡數接收。

那些潛藏在暗中、被劫魂棍制服的武林高手陸續來到照嶺山莊,接受公冶離的檢閱。

宗武劍也回到了定塵宗,定塵宗執劍一脈隱世潛修多年的脫胎宗師成為了新任執劍長老。

世人驚嘆定塵宗的底蘊深厚,公冶離也過了把“天下第一”的癮。

紅塵,開始按照公冶離的想法進行了改變。

那些還要在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才會誕生的事物開始提前出現,并且讓武林江湖、百姓生活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劇變。

尤其是南方武林,氣血武學的廣泛傳播更是讓原本穩固的元國朝廷都被撼動。

諸如奴籍、地主之類的障礙,在大范圍建立的工廠、富商面前如同蟻巢一般被沖潰,紅塵進入了日新月異的發展階段。

公冶離鉆研了一番劫魂散人留下的《血陽氣胎法》。

此法需要去大漠中攝拿血火入體,以血火為種,以自身氣血、真氣灌溉,最終將氣胎種入玄關一竅。

如此便繞開了紅塵對玄關一竅的鎮封,以氣胎來吐納天地靈機。

公冶離沒有開啟玄關一竅,就算他有心修行,也無從入門。

當然,《血陽氣胎法》一旦練成,便沒有退路,這樣的代價,也讓公冶離難以接受。

就算現在是模擬,他樂意嘗試這種新奇的法門,也不該是現在。

他還有很多路子可以試驗。

譬如,為了試驗《超劫章》,公冶離干脆推動了北方兩國武林的暴動,用了三年時間將傳承了將近兩百年的青、越兩國朝廷顛覆,記憶中熟悉的“武盟”再現。

王朝覆滅,武盟成立。

劫起劫滅便是一個輪回,剛好滿足《超劫章》的修行條件。

公冶離運功修行,果真感覺一切都如有神助,進境迅速,就連紅塵對神識的壓制都仿佛不復存在了。

僅半日功夫,公冶離便再度制出了一條濁鬼。

非但如此,就連困頓許久的《青云渡霄劍經》也有了明悟,趁此機會真正入門了。

這《青云渡霄劍經》乃是仙道御劍的法門。

御劍一道,也有許多關口。

最次的,便是射劍,有去無回,是道行下乘者的境界,但這一境界,也足以殺穿江湖了。

稍好一點,便是以氣馭劍,有來有回,到了這個程度,既可以殺敵與千百里之外,也可以踩劍飛行了。

而最好的,便是劍光化虹,有如實質。劍光一卷,瞬息間便是千萬里,威能幾無上限,大能者甚至可開山裂海,這是真正的劍仙絕技。

由此便知宗武劍的厲害之處了。

即便是凡人,依仗宗武劍,也可使出劍光化虹層次的道行。這等本事,的確足以定鼎紅塵。

公冶離好整以暇,取出玄星劍來,振臂一揮。

黑白長劍撕裂長空,發出一聲尖嘯,剎那間橫貫出去,釘在了數里外的一座山頭上。

公冶離差人去將長劍取了回來。

瞧著毫發無損的玄星劍,公冶離心下一嘆。

數年參悟,他現在也才剛剛修成“射劍”的本事。

要以《青云渡霄劍經》攝拿清氣、云氣供給修行,至少也得修行到“以氣馭劍”層次才行。

換言之,短期內,如果要去東海修行,那還是得依靠宗武劍。

不過,公冶離沒有這個打算。

東海的風暴太嚇人了,雖然不見那傳說中的天絕云鵬,但海上的颶風雷霆也足以讓人生起忌憚。

除此之外,南方沼林的湖泊中也有兇險,短期內公冶離也不愿輕易涉足。

有了上次模擬的經驗,這一次,公冶離自然更加有耐心了。

《神劫章》、《超劫章》的修行都需要借助劫數,公冶離自然也就推動著紅塵的變革。

制出七魄、練就神魂、沖開玄關一竅……

前方的路尚且漫長,公冶離有的是時間進行點滴積累。

紅塵,就伴隨著公冶離的修行,掀起了以五年、十年為計量尺度的一輪輪動蕩。

風云迭起,天驕輩出。

橫空出世的天驕、突然被挖掘到的古代寶藏、不知名武道高手的曠世絕學……

江湖的風云卷了一陣又一陣。

每一場風波,都化作了公冶離修行《超劫章》的資糧,將他的修為堅定地往更高深的境界推動著。

武盟成立,讓公冶離制出一條濁鬼,《青云渡霄劍經》入門。

十年后,武盟同照嶺山莊爆發大戰,照嶺山莊莊主“萬風簫”身死,武盟徹底壯大。

公冶離再度制出一條濁鬼,順道將自個兒近三百年積累的種種武學重新梳理了一遍,武學境界到了真正隨心所欲皆是曠世武功的地步。

又過了三年,元國境內有商賈聯合起來,抗議元國朝廷的橫征暴斂。這些商賈同定塵八脈沾親帶故,龐大的利益竟然將定塵宗也脫下了水。

定塵宗除執劍一脈外的八脈同元國朝廷爆發大戰,南方武林格局隨之大亂。

但這千載難逢的時機中,北方的武盟卻出奇地平靜,竟然半點沒有要插手其中的意思。

四年后,定塵八脈勝出,南方格局平定。

公冶離將七條濁鬼盡數制出,七魄圓滿的同時,再度分心,達到一心三用的境界。

紫府內,六條三千丈天河流淌。

公冶離一嘆。

只可惜,紅塵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他幾番折騰,紅塵內人口腰斬,短時間內,已然支撐不起更大的劫數了。

公冶離倒是不著急。

伴隨著《秘傳法》的再行,天下經商之風盛行,商品生產、貨物貿易的繁榮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

但有上次模擬的經驗,公冶離對于劫數的認知無比深刻。

他靜靜地等待著。

鐵路修通,煤氣燃燒,工廠林立,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天下蓬勃發展。

然而,十三年后,一切欣欣向榮的時局突然間急轉直下。

大批大批的貨物堆積在倉庫中無法賣出,錢莊中的黃金儲備暴跌。

工廠倒閉、錢莊破產、工人失業……無數百姓一貧如洗,就連武盟、定塵宗的統治都受到了波及。

這是一場波及天下任何一個需要“錢”的存在的劫數。

這意味著什么?

伴隨著數次劫數,如今的公冶離,掌握了紅塵中超過四成的資產。

天下有超過四成的工廠、錢莊、商鋪、土地……哪怕名義上的所有者身份風馬牛不相及,但追溯到根源,都在公冶離名下。

換言之,哪怕公冶離什么都不做,他的錢也會參與到了這場劫數之中。

危機持續兩年,最終伴隨著定塵宗、武盟大筆投資建設鐵路、馬路、橋梁、運河等基礎設施度過。

與此同時,定塵宗、武盟在南北各自扶持了五十家大錢莊,用以穩定貨幣。

南北一百家錢莊中,有五十一家歸公冶離所有。

這一場劫難帶來的收益雖然比不上此前直接打仗,但也令公冶離的神識長足增長,命魂已然漸漸在紫府內顯化出來了。

命魂懾服七魄,最終與天、地二魂相合,便是練成神魂。

紅塵中,天、地二魂蒙昧,想要喚出命魂的難如登天。

但公冶離前后不過十余年,便有了成效。

最關鍵的是,這場在無數人看來莫名其妙的劫數,消耗的人命遠比此前任何一場劫數都少。

而且,有著上次模擬的經驗,公冶離知道,這一場劫難并非偶然。

在這之后,每過十幾、二十幾年,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劫難會一次次到來。

而公冶離的錢會參與每一次劫難。

一次次劫難中,他的錢非但不會消失,反倒會一次次自發增長,推動著劫數自發高漲。

《超劫章》的修行,也會越來越順利。

公冶離不知道別的劫運道修士是如何修行的,但在紅塵中,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劫運法門的玄妙。

不過,這一切都建立在他紅塵無敵的實力上。

沒有了這份實力,一切的一切,便都是空中閣樓。

沒有上次模擬近三百年的觀察,他也難以發現這樣的修行方法。

到現在,一次劫數需要十幾二十年方才能經歷一輪。

伴隨著他的修為提升,紅塵中小打小鬧的劫數帶來的收益也漸漸不夠看了。

公冶離北望紅塵,嘆了口氣。

“終究只是蝸牛殼內的道場……”

他轉身,走入了毒瘴籠罩的沼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武功县| 合川市| 上犹县| 泰安市| 司法| 荆门市| 噶尔县| 繁昌县| 获嘉县| 特克斯县| 十堰市| 阿勒泰市| 繁峙县| 上饶市| 双峰县| 罗定市| 治多县| 正定县| 锡林郭勒盟| 北碚区| 腾冲县| 香格里拉县| 贺兰县| 雅安市| 大埔区| 揭阳市| 新建县| 宣威市| 璧山县| 亳州市| 广灵县| 萨嘎县| 绍兴县| 静海县| 方城县| 林芝县| 曲阳县| 贵溪市| 庆城县|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