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行霹靂手段,在郯縣依漢律誅殺都日鴻等為惡之人,又命王模在蘭陵三縣大肆拘捕巨盜奸豪,而后駐守郯縣觀望各方反應。
一石激起千層浪,東海治下各地豪強士紳,或懼于劉備兵威,潛身縮首,暗中嚴加約束親眷童仆,或有作惡多端之輩,鋌而走險,互相勾連,相約起兵抗拒劉備。
而新近歸附、本自安定的祝其三縣令長,心虛之下,害怕劉備清算先前騎墻搖擺之行,最先反應,皆棄官遁走。
三縣城池旋即被當地豪強鄉紳掌控,而后舉起反幟,或將心屬劉備的吏員囚禁拘押,或將劉備先前派遣的使者斬殺,一時三縣皆叛。
而三縣之南的厚丘、朐縣兩縣,因糜氏關系,都堅定的站在州府一側,收集縣兵丁壯,固守城池。
劉備隨即命司鹽校尉糜芳、厚丘縣尉東里袞率郡縣兵兩千自南攻打利城,又命臧霸調遣校尉昌豨將本部兵三千從北進兵,夾擊祝其。
劉備在徐州有仁厚之名,又依律法誅滅惡賊,因此祝其三縣亂勢雖兇,但相從者甚少。
三縣鄉豪惡霸事起倉促,且不得民心,勢力甚微,更有城中明事知理之人,見州府兵馬前往平亂,于是暗中打開城門以為接應。
大軍到后,祝其、利城二縣叛亂不一日即被撲滅,而贛榆叛賊見事不可為,隨即乘船渡海而逃。
劉備即命誅其首惡,寬宥脅從,籍沒叛亂之家,收其錢糧田畝,行屯田之策。又任東里袞為東海郡門下督賊曹,率兵與糜芳共鎮利城。祝其三縣遂平,被劉備徹底掌控。
與此同時,瑯琊國相蕭建不聽州府調命,將前往宣令勸撫的許汜驅逐出城,又派遣兵卒占據險要,阻擋孫觀北上之兵,但其懼于孫觀兵威,又拘于臣節,并未豎起反幟。
孫觀隨即進兵,攻打蕭建。蕭建兵卒羸弱,舉兵無名,又不明兵事,怎能抵擋孫觀麾下精兵。蕭建設于城外的營寨,不是被攻克,就是棄刃歸降孫觀,蕭建只得斂兵蜷縮莒縣城中。
劉備得知消息,便將蕭桓斬首,令使者攜其首級及陳珪、繆斐書信奔赴莒縣。蕭建困守莒縣,頗為無奈,待見到蕭桓頭顱及陳、繆二人書信,遂痛罵劉備狠戾卑鄙,并攻訐輕視劉備出身。
但蕭建又奈何劉備不得,只得攜帶親信棄城而走,奔赴青州,投效袁氏去了。孫觀收納莒縣部眾,尊劉備軍令進兵東武、諸縣,依山沿水構筑防線,以御青州禍亂。
合鄉位于尼山西端,處山巒之間,周邊峰巒疊嶂,多有泉瀑,地勢極其險要。南梁水、漷(kuo)水、泉河發源尼山西南,夾城往西南而流,在湖陸、沛縣之間注入泗水。
駐軍氶縣的曹性,將其隊輕騎散出數十部,充當斥候,探查各方軍情消息。
得知合鄉賊寇依仗堅城險要,輕于防守,且其本土亂寇,多出自本鄉山民,人皆勇武剽悍,有輕視徐州軍兵之心,遂將軍情報于郯縣劉備處。
劉備坐鎮郯縣,匯總四方消息,見下邳各縣并無震蕩,郯縣諸事皆已理順,且東、北兩側禍患已除,隨即揮兵西指。
軍出郯縣,經繒山,直趨瑯琊治下之繒國,并傳令關羽出兵一部,朔泗水而上,經留縣,搶占小沛,
繒國在郯縣西北六十里,介于山丘平原之間,北接尼、蒙山區,南連沂水湖泊,東西泇水環抱,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桑樹柞櫟成林,適宜養蠶抽絲。
其民因其土性皆能制陶,又善編制桑麻網罾,產出的桑櫟弓亦是良材。
劉備郯縣殺人,王模三縣誅暴,消息傳來,繒國亦有紛擾,得到曹性軍情馳報,劉備便先率兵到此,穩住縣中局勢。
而后取其弓矢,募集善射之士千人,編為一部,單獨成軍,又招募向導,沿尼山南麓,走偏僻間道,斜插昌慮側后之合鄉。
劉備誅殺鄉豪劣紳半月有余,蘭陵以西各縣反抗勢力互相糾合,又引蛾賊盜寇為援,彭城境內尚未被關羽收復的傅陽、廣戚、留縣及藏身沼澤的強梁盜賊,一時間也興風作浪,大肆寇掠裹挾民眾。
劉備遂與陳宮謀劃,取繒國奔走善射之士,走尼山小徑,欲趁合鄉之敵不備,間道奔襲,搶占地勢之要,然后順南梁水攻取蕃縣、公丘。再命關羽一部攻取留縣,搶占小沛,依據泗水之險,將反叛之賊一舉合圍。
尼山南山套,青石裸露,荊棘叢生,谷埡分明,尖頂者多,平頂者少,山頭渾圓平滑,起伏舒緩。
“此間裸巖壁立,易守難攻,如若強攻,折損必眾,可使大軍自東仰攻,以作誘敵之用,敵寇無備之間必然驚慌,聚兵于前壘據守,此時可使俟伏于山背的奔走攀緣之士,趁虛擊破后壘,如此可快速破敵,減少傷亡。”
高順半蹲著擺弄幾個石塊,給圍在近旁的劉備、陳宮講解他的破敵之策。
此時劉備數千軍兵正隱伏于南山套東十里外的溝壑之中,商議如何擊破擋道的賊寇圩寨。
斥候探明,南山套圩寨正位于進兵合鄉的東南側山腰,雖然不大,但當道而立,扼守進兵路徑,左右山頭緩平,青石裸露,難以藏身。
如若行兵,輕易間便會暴露行蹤,若如繞行,則需原路后退二十里,走埡口,再從南側奔走數十里方能至合鄉城下。
軍情緊急,時間緊迫,劉備不得已只得下令強行攻取南山套圩寨。
“就依伯平計策,命魏越、魏續正面仰攻,伯平親率奔走攀援之士繞襲西寨,東寨由呂由圍困,但切記于西側隱蔽處設伏兵,隔絕圩寨與合鄉的交通,不可使一人走入合鄉。”
南山套圩寨分東西兩寨,西寨立于山腰,有東西兩門,西門由山道下阪嶺,通于數里外的合鄉,東門道路蜿蜒,與設于高處的東寨相接,東寨人少,僅供警戒之用。
籌議妥當,劉備即刻調兵遣將,約定黃昏之時攻寨。
山澗風起,天色微黃,見到了約定時間,劉備遂命擂鼓進軍。此時俟伏于東寨三里外的魏越、魏續、呂由三人各自帶兵五百,聞鼓而進,在青石間躍走,直趨東西兩寨。
東寨上望風值守的賊盜聽見隱隱鼓聲,端起碗著從崖壁間探出了腦袋,待看清了烏泱泱的兵卒襲來,驚嚇的摔了碗筷,顫巍巍的喊了一聲“敵襲”,隨即東寨內牛角號聲四起,向西寨報信。
西寨內賊寇此時正在宴飲,一名賊首正擁攬著一名婦人上下其手,聽聞東寨號聲大作,隨即明白有人從東側襲寨,旋即將光溜溜的婦人掀翻在地,戴盔披甲,招呼一眾賊寇往東側寨墻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