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尋走在最前頭,披著白色的僧衣,沐浴著朝陽的光輝,不茍言笑,寶相莊嚴。
身后羅漢殿的弟子牽著麻繩頭,兩個土匪用簡易的擔架抬著虎嘯山的尸體。
一條麻繩,拴著幾十個土匪,個個垂頭喪氣,眼神絕望,已經放棄掙扎。
以他們犯下的罪行,就算不被斬首,只怕也要在暗無天日的大牢內了卻余生。
蘭若寺的幾個僧人,扛著樸刀,昂首挺胸。
郭北縣的百姓紛紛走出家門,聚攏在長街左右,看著這群二夾山的土匪。
有人眼眶通紅,有人咬牙切齒,有人恨不得將他們剝皮抽筋,更有有嚎啕大哭。
也不知有多少人的親朋好友遭過二夾山土匪的毒手。
“殺了他們。”
有人起頭,周圍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幼,紛紛朝著這些捆綁起來的土匪撲過去。
用牙咬,用手錘,用腳踢,用石頭砸,什么順手就用什么。
幾十個土匪被憤怒的百姓打的慘叫連連,有的人甚至被扒光衣服,被生啃下皮肉。
凄厲的慘叫在長街上空回蕩,伴隨著無數憤怒的破口大罵。
“小師叔。”
押送的僧人看到這一幕,有些頭皮發麻,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
被百姓們猙獰的模樣嚇住,紛紛將目光看過來。
“要不要擋一下。”
僧人小聲道:“要是被打死了,賞銀會少許多。”
蘇尋搖頭:“不用理會,任由他們去吧。”
郭北縣的百姓需要宣泄心頭的這股惡氣,他們已經快被憋的麻木了。
越來越多的人圍過來,加入毆打二夾山土匪的行動中。
蘇尋只是默默的看著這一切,并沒有任何想要出手阻攔的意思。
白發蒼蒼的老婦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朝著蘇尋走過來,在離著還有丈遠之時。
噗通一聲
老婦人雙膝跪地,泣不成聲道:“多謝大僧擒獲這些賊人,為我那死去的兒婦報仇雪恨。”
蘇尋僧袍揮動,些許柔和的佛力彌漫,將老婦人托起來。
他道:“舉手之勞罷了,當不得老人家這一跪。”
“多謝大僧。”
許多人將土匪打死了,便又朝著蘇尋而來,齊刷刷的跪下,男女老幼,黃發垂髫皆有。
蘇尋兩世為人,哪怕昨夜初殺人,思緒都沒有今時今刻這般動容。
袖袍晃動,佛力彌漫,籠罩長街,將所有人都托起來,目光撇了一眼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土匪們,并未說什么。
“小師叔。”
身后有人呼喊,蘇尋回頭,瞧見個五大三粗的,裹著粗僧衣的和尚提著樸刀大踏步走來,正是前去衙門報信的寺中的弟子。
和尚的身后,跟著十多個穿著皂衣,挎著腰刀的差役捕快。
這些衙門的差役捕快迅速上前,將憤怒的郭北縣百姓分開,護住那些土匪。
“郭捕頭,這位便是住持大師座下七弟子。”
羅漢堂的弟子朝身旁的男人說道,隨即又看向蘇尋道:“小師叔,這位是郭北縣的郭捕頭。”
蘇尋目光看向這位郭捕頭,不高不瘦,極為勻稱,臉色黝黑,頗為滄桑,那雙眼睛里,隱隱含著些許煞氣。
“見過郭捕頭。”
蘇尋雙手合十,躬身行禮。
“不敢當。”
郭捕頭急忙錯開身子,避讓蘇尋的行禮,抱拳道:“不愧是慧空大師的弟子,大僧年紀輕輕,卻有大修為,一舉擒獲兩夾山的匪首,為我郭北縣除一害,當真大快人心。”
郭通雖然是一縣捕快,但也不過是凡夫俗子罷了,對于蘇尋這種有道修士,自然不敢怠慢。
“大僧,知縣大人已經在衙門候著。”
郭通開口。
蘇尋指了指橫七豎八躺在地上,有氣無力叫喚著的二夾山土匪們道:“這些人如何處置?”
“先收入大牢。”
郭通冷哼:“等上呈郡府衙門之后,即刻問斬。”
隨即揮手,麾下捕快差役,如狼似虎般的一擁而上,將半死不活的二夾山土匪們趕起來,誰若是站不起來,自然又是拳打腳踢。
至于當場被百姓們打死的倒霉蛋,驗明正身之后,郭通便讓人拉去城外亂葬崗喂野狼。
“諸位。”
郭通抱拳,看著圍在長街左右的人群,大喝道:“都離去吧,朝廷自有法度,待到處決之時,你們可去菜市觀望。”
擺脫人群,蘇尋領著羅漢殿的弟子,跟在郭通的身后,奔著衙門而去。
郭北縣本就地處偏僻,縣城不算大,而衙門則在城內正中,左右無房舍。
沒去公堂,而是徑直入縣衙后院。
郭北縣的知縣魏和早早就在院前等著,瞧見那白衣僧人到來,便迎上去,臉上堆著笑。
“想必這位就是慧空禪師的高徒。”
魏和看向蘇尋。
“高徒不敢當。”
蘇尋合十:“貧僧見過知縣大人。”
“見外了。”
魏和道:“我也曾數次去過蘭若寺燒香禮佛,有幸聽過慧空禪師講解佛法,當真是醍醐灌頂,震耳發聵。”
郭通插話道:“大人,所有人都已經驗明正身,正是二夾山的土匪,除開匪首虎嘯山和七八個被城內百姓打死的之外,其他人都活著。”
“好好好。”
一連三個好字,魏文心情大好,將蘇尋引到堂內,吩咐婢女奉上熱茶。
話里話外,開始打聽蘇尋的底細,簡短的聊天之后,蘇尋說回正事。
道:“大人,聽說衙門的通緝令上,這些二夾山的土匪都有懸賞。”
“如今人我已經送來,這銀子何時能到手。”
“這。”
魏和面露遲疑之色,暗自嘀咕,這蘭若寺來的小和尚難不成鉆到錢眼里去了。
蘇尋似乎看透了魏和的心思,并不避諱辯解,只道:“非是貧僧愛那黃白之物,只是生于天地間,自然需要吃穿用度,我等僧眾也不例外,廟中幾十口人,實在是緊張。”
蘭若寺在郭北縣以及周圍百里,名聲極好,再加上覆滅二夾山的功勞也可為魏和的政績添上光彩的一筆。
也就爽快的點頭答應。
隨即又道:“按照規矩,這筆銀錢應該先上報郡府衙門,再由上頭撥款,一來一回,需要些時日。
我便先從縣衙的府庫中撥出這筆錢,等后頭郡府衙門的賞錢到了,再補進去。”
蘇尋道:“多謝大人。”
“不必如此客氣。”
魏和捋著胡須,笑道:“蘭若寺有大僧這等高深修士,以后免不了要多多走動。”
說罷,便喚來縣衙的主簿和賬房,當著蘇尋的面,出示通緝告示,照著上面的銀錢計算。
共計撥出九百三十二兩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