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什么混賬首輔
夜幕降臨,勇衛營扎營。曹化淳站在營帳外,望著天空中閃爍的星辰,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總督大人,韃子大軍還在附近徘徊,我軍要警防他們夜襲。”孫應元走到他身旁,低聲說道。
曹化淳微微一笑:“讓他們徘徊吧,我軍只需要保持冷靜,注意警戒。”
周遇吉此時也走了過來:“總督大人,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探查一下多爾袞的動向?多爾袞是韃子主帥,他在哪里,韃子的主力就在哪里,我們也好判斷局勢。”
曹化淳搖頭:“不必,多爾袞是個聰明人,他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位置和意圖。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等待與盧象升匯合的那一刻。
盧象升文武雙全,乃是我大明難得的帥才,我軍只要與他匯合,兵馬糧草俱是不缺,再有各地兵馬遙相呼應,便是十個多爾袞也耗不起。”
孫應元和周遇吉對視一眼,都是認同曹化淳的判斷。
這次韃子兵入關劫掠,雖然來勢洶洶,但畢竟遠離他們的老巢,屬于興師遠征,變數太大,他們根本不敢長時間逗留,所以時間拖的越長,對韃子兵越不利。
他們相信勇衛營一定能夠最終戰勝多爾袞,保衛大明的江山。
,,,
大明,皇宮,御書房。
李杰正在批閱奏折,說是批閱,其實也就是走個過場,因為這些奏折全部都是被內閣大臣事先批閱了,拿到御書房來,也只是讓李杰最后確認一下。
對于這樣的制度設定,很多人認為沒有什么不對的,讓內閣大臣先給出處理意見,然后皇帝一言而絕,滿意的打鉤通過,不滿意的發回去讓內閣重新再審,對皇帝而言,省時省立。
但這樣的制度設立,看似給了皇帝方便,其實卻是導致皇帝讓渡出了很大的一部分權力,使皇權慢慢弱化,臣子的權力慢慢強化。
試問如果一個保姆工資拿的極低,但是他任勞任怨,成天累死累活的給你打掃衛生,房子收拾的很干凈,衣服洗的很干凈,飯菜做的很好吃,老人孩子妻子都照顧的很好,你是否還會對這個保姆的一些細節挑三揀四?
這個保姆有口臭狐臭,你能接受嗎?
這個保姆有間歇性癲癇,你能接受嗎?
這個保姆有情人,你不在家的時候,她有時會帶情人來你的豪宅私會,你能接受嗎?,,,
當一個人幫你把事情處理的很好的時候,為你省時省力,不可避免的,你就將在無形中讓渡出了一部分的權力給他,由他支配這部分的權力,這也就是領導的司機能當半個家的原因。
大明內閣從明成祖朱棣時期出現,那時候的內閣說白了就是個秘書的性質,給皇帝跑個腿,傳個話,念個奏折什么的,給皇帝節省一些時間和精力,影響力和權力都十分有限,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在之后的發展中,內閣的權力不斷提升,權力越來越大,到現在,內閣的地位直接凌駕于六部之上,甚至連立誰當皇帝,也需要他們全權參與和通過,而這個內閣權力不斷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皇帝不斷讓渡權力的過程。
明成祖朱棣如果知道內閣會發展成這樣,估計會嚇的他直接把組建內閣的想法掐滅。
便如現在李杰看到一份奏折,說的是陜西延安府安定縣知縣上奏,說當地已經有十余年旱災澇災頻發,請求朝廷免除今明兩年安定縣賦稅,另請求朝廷劃撥錢糧賑災。
而內閣給出的意見是不準,說賦稅必須足額繳納,至于請求劃撥錢糧賑災,內閣則表示朝廷沒錢,賑災的錢糧可由知縣和當地士紳自籌。
李杰看了,直接把奏折重重的摔在桌子上,罵道:“一群混蛋,吃人不吐骨頭,來人,傳內閣首輔覲見。”
王承恩在一邊嚇的不輕,趕緊應了一聲,就親自火急火燎的去通傳。
很快,內閣首輔劉宇亮就來了。
“臣,內閣首輔劉宇亮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啪”的一聲,奏折被李杰狠狠的甩在劉宇亮的臉上,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讓他整個人失去重心,差點摔在地上,還差點閃了腰。
李杰罵道:“你看看,你這批語說的是人話嗎?”
劉宇亮不明所以,趕緊把奏折撿起來仔細查看,額頭不停的冒著細細冷汗。
看了一遍,劉宇亮卻沒有感覺哪里有問題,說道:“陛下,這,,,這并無不妥之處啊。”
李杰怒道:“安定縣已經十余年災害不斷,當地知縣只是請求減免兩年賦稅你都不答應,你這像話嗎?人家還向朝廷請求劃撥錢糧賑災,你也不給,你難道要看著安定縣的百姓活活餓死不成?”
劉宇亮見李杰這么生氣,心里很害怕,但他還是鼓著勇氣說道:“陛下,減免賦稅這個口子不能輕易開啊,一旦開了,整個天下不知道要有多少州縣要吵翻天,他們都要吵著減免,到時候朝廷還怎么去駁回他們的請求?”
李杰大聲罵道:“你不駁回,他們就能交得起賦稅嗎?”
劉宇亮一臉委屈,“陛下,他們可以交不起,但是不能答應他們可以不交,這是朝廷的體制,不能壞了規矩啊。”
“屁話,狗屁不通的屁話,你這德行還好意思當內閣首輔,你吃屎長大的。給朕滾到外面跪著去,什么時候認識到錯誤,什么時候來見朕。”
“這,,,是,陛下。”
劉宇亮堂堂內閣首輔,跺跺腳,天下抖三抖的人物,竟然要罰跪,這真是石破天驚,傳出去絕對是一個大新聞。
但是沒辦法,面對暴怒的李杰,劉宇亮也是不敢違抗命令,頂著大太陽跪在了宮殿門口,那樣子是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而且邊上還有許多太監宮女對他指指點點,這讓身為內閣首輔的劉宇亮更加是又羞又腦,只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但他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