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救援盧象升
- 崇禎第一帝國
- 九言子
- 2011字
- 2024-07-16 22:52:56
第2章救援盧象升
李杰沉聲道:“宣。”
曹化淳步入御書房,恭敬又謙卑的行禮,說道:“奴婢曹化淳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了免了。”李杰急切的擺了擺手,示意曹化淳起身,而后李杰直奔主題,“朕召你來,是有要事相托。盧象升與韃子對峙,缺兵少糧,形勢危急,一旦不好,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朕命你即刻調派一萬勇衛營士兵,火速前往救援,不得有誤。”
曹化淳聞言,頓時臉色微變,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韃子兵強悍,世人皆知,此次韃子入關劫掠,動用兵馬總數超過五萬,正所謂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五萬滿洲韃子兵豈是輕易能對付的?
以一萬勇衛營對付五萬韃子兵,這,,,這就太危險了。
曹化淳猶豫片刻,終于開口:“陛下,韃子兵實力強悍,且有五萬之數,奴婢恐難以抵擋,若貿然前往,恐有全軍覆沒之虞。”
李杰眼中閃過一絲怒意,罵道:“曹化淳,你是在跟朕討價還價嗎?你好大的膽子,誰給你的狗膽,敢在朕的面前推三阻四?”
曹化淳嚇了一跳,又是跪在地上,道:“奴婢該死,奴婢該死,還請陛下息怒,奴婢愿往,奴婢愿往。”
李杰聽了,這才稍稍消氣,而后訓道:“你這傻狗就是蠢,此次入關劫掠的韃子兵是不下五萬,但五萬韃子兵又不是在一處,他們是分兵兩路入關,一路由多爾袞統領,一路有岳托統領。
而且每一路韃子兵也不是一致行動,他們進入我大明境內后就化整為零,分作數路人馬分頭劫掠各地州府,朕讓你去救援盧象升,你說你能遇到多少韃子兵,把你嚇成這樣?”
曹化淳經過李杰的這么一訓,確實感覺自己是有些謹慎的過了頭,仔細想想,估計自己面對韃子的兵馬不會超過一萬五千人,這樣一對比,似乎差距也不是很大。
“奴婢該死,還請陛下責罰。”曹化淳趕緊請罪。
李杰又道:“高啟潛和楊嗣昌那兩個狗東西與盧象升不和,見死不救,他們手里還至少有三萬兵馬。
朕命你去救援盧象升,他們就能看到朕的決心,也能看到朕對他們的憤怒,那時候他們必定與你匯合,這樣一算,可戰之兵就有至少四五萬人,你還怕什么?”
李杰口氣雖然是訓斥,罵人,但落在曹化淳的耳朵里簡直就是天籟之音。
剛才曹化淳還擔心自己寡不敵眾,現在才知道韃子兵才是那個“寡”,自己才是那個“眾。”
曹化淳臉色轉憂為喜,急忙跪地道:“陛下英明,陛下英明,陛下您一句話對奴婢猶如醍醐灌頂,奴婢這就去調兵遣將,火速救援盧象升。”
李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這還差不多,朕會即刻命戶部劃撥充足糧草,你盡管放開手腳去打,朕等你凱旋而歸。”
“是,陛下,奴婢定不負陛下囑托。”
“救兵如救火,你速速去吧。”
“是,陛下,奴婢告退。”
曹化淳退出御書房,而后便急忙回到勇衛營駐地,隨即點兵聚將。
曹化淳對將領孫應元,周遇吉二人說道:“咱家奉陛下旨意救援盧象升,你二人傳令麾下部眾,即刻開拔。”
孫應元,周遇吉二人隨即抱拳應道:“是,總督大人。”
曹化淳又對將領黃得功道:“本督親領一萬勇衛營將士援救盧象升,你留駐營地,陛下身邊可用之兵不多,你務必護陛下周全,萬勿有失。”
“是,總督大人。”黃得功重重抱拳。
曹化淳抬頭望了望天,心中暗自思忖:此去只怕是一場惡戰,只希望蒼天保佑大明,保佑陛下。
一萬勇衛營士兵很快便整裝待發,他們身穿鐵甲,手持長矛,火銃,臉上帶著一股子冷峻的殺氣。曹化淳騎上戰馬,揮手道:“出發!”
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塵土飛揚,馬蹄聲震天。
,,,
多爾袞站在高高的山崗上,望著遠處塵土飛揚的勇衛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的目光如同鷹隼般銳利,仿佛能透過層層迷霧,直抵對方的心臟。
“大帥,勇衛營已經進入我們的活動范圍了。”身旁將領蘇克薩哈低聲對多爾袞說道。
多爾袞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明國皇帝真是個蠢貨,竟然派勇衛營來支援盧象升。他以為這樣就能扭轉戰局?真是天真。”
蘇克薩哈附和道:“大帥英明,這次我們定能將勇衛營和盧象升一網打盡。”
“嗯。”
多爾袞嗯了一聲:“傳令下去,全軍收縮兵力,暗中尾隨勇衛營。等到他們與盧象升匯合之時,就是我們發起進攻的時刻,我要把這些明狗全部殺死,讓他們見識我八旗的厲害。”
“遮。”
蘇克薩哈應諾,轉身離去。多爾袞則繼續凝視著遠方的勇衛營,仿佛在欣賞一場即將上演的好戲。
多爾袞沒有與勇衛營交鋒過,自然看不上這區區一萬人,在他眼里,所有的大明官軍都是垃圾。
與此同時,勇衛營總督曹化淳正騎在馬上,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的身旁,將領孫應元和周遇吉并肩而行,三人臉上都帶著一絲凝重。
“總督大人,我們似乎被韃子兵盯上了。”孫應元已經覺察到了異樣,低聲對曹化淳說道。
曹化淳雖然心里也有些緊張,但面上依然沉穩,說道:“韃子想把我們一網打盡,他未免也太小看我勇衛營了。”
周遇吉接口道:“總督大人說得對,我們勇衛營可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曹化淳點頭:“傳令下去,全軍保持警惕,但不要打草驚蛇。我們要盡快與盧象升匯合,韃子兵要跟著,那就讓他們跟著。”
孫應元和周遇吉齊聲應諾,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們知道,這場戰斗將會異常艱難,但為了大明的江山,他們必須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