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早晚把你們全殺了
- 明末,我崇禎不裝了,開殺
- 姓姓姓姓徐
- 2074字
- 2024-07-20 00:09:00
遼東地區本來是明朝的,可是隨著明末朝廷勢弱,尤其是從萬歷朝開始,遼地到如今竟然連失七十座城,棄地千里。
一直到袁崇煥接連打了寧遠大捷與寧錦大捷,遼東局面才終于穩定下來。
而且袁崇煥可謂是威風八面,寧遠大捷炮轟努爾哈赤,寧錦大捷炮轟皇太極。
努爾哈赤就是因為發動寧遠之戰,在被袁崇煥打敗擊退后不久病逝的。
袁崇煥要是把皇太極也一炮轟死,恐怕就沒有乾隆那一支兒了吧?
可惜了。
而且因為袁崇煥有私下與后金皇太極議和的罪名,因此遭到了彈劾。
如今已經由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
現在時值八月末,袁崇煥是在七月接到撤職圣旨的,恐怕已經要回京了。
朱由檢查閱過那些奏章,自然記得此事,于是詢問道:“袁崇煥此人該如何安置?”
還不等東林黨的人開口,閹黨陣營有人說道:“臣霍維華有本啟奏。袁崇煥已于日前回京,正在京內宅邸等候陛下召見。而且依臣所見,先前彈劾袁崇煥將軍的那些批文,多有無故中傷之嫌。臣懇請陛下,不若把臣因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的官銜移交由袁將軍承受。”
不出意外,霍維華也是萬歷朝的進士,還是那句話,萬歷距離如今太近了。
霍維華還是很有政績的,當初就任吳江知縣,任上有丈田均賦役之功,可謂是“士民望之如神明”。
吳江縣就是江蘇省蘇州市下面的一個鎮子,只是現在肯定不比后世那般繁華。
可是霍維華本身卻不是江南人,而是北直隸東光人。
所以霍維華并非東林黨,而是閹黨一派。
霍維華之前曾任刑科給事中,與崔呈秀同為魏忠賢謀主,后調任兵部右侍郎。
因為前任兵部尚書王之臣出關督師,如今取代袁崇煥成了遼東巡撫,加上霍維華在此前寧遠之戰、寧錦之戰都有不錯表現,比如在后方部屬糧草等軍部事宜。
所以霍維華是現在的兵部尚書。
而他竟然如此大方,想把兵部尚書讓給袁崇煥來當?
朱由檢都被氣笑了:“你倒是大方,可難道這朝廷是你家開的?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霍維華渾身一震,‘噗通’跪在了地上,口稱:“不敢。陛下恕罪。是臣妄議了。”
東林黨的人暗暗冷笑,目中滿是諷刺。
霍維華那可是魏忠賢的馬前卒,對于銳意攻訐東林黨人一事可謂是無比熱衷,甚至不惜想要改篡光宗實錄。
明光宗也就是朱常洛,正是朱由檢那個死鬼老爹。
眾所周知明初有四大案,分別是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以及藍玉案。
而明末也有三大案,正是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并且都跟朱常洛息息相關。
霍維華甚至不惜想要利用三大案來追咬東林黨人,可見一斑。
還好朱由校到底沒有太過糊涂,不然恐怕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所以眼看霍維華此時被朱由檢訓斥,東林黨人自然是要幸災樂禍一番的。
朱由檢搖搖頭,閹黨的人怎么都這么蠢?為什么就這么著急跳出來呢?
知道你們急,但是你們先別急,朕也想把東林黨一掃而空,但是你們也得對付啊。
先滅了閹黨,東林黨就會一家獨大。
同樣的,先滅了東林黨,那閹黨就控制不住了。
如果閹黨都是太監,就算有魏忠賢打頭,朱由檢都不帶怕的。
畢竟昨天已經當面交鋒過了,魏忠賢還算恪守本分,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念頭不該有。
不得不說,魏忠賢苦心經營了那么多年,然而朱由檢只是剛登基,魏忠賢怕他卻好似綿羊遇到了老虎。
朱由檢這才改變了原本的主意,既然東林黨給臉不要臉,那咱就不著急收拾魏忠賢了,留著這個新手大禮包,先把最終BOSS解決了再說。
不過,閹黨里面也有人竟然進了內閣,包括六部官員,如今的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可都是明牌了閹黨的身份的。
看來得先剪掉一些爪牙了。
“袁崇煥的事,朕自有主意,你們就無需多問了。倒是邊關與遼地的軍餉,魏忠賢,”朱由檢再次念出魏忠賢的名字。
魏忠賢一直跪在那里就沒起來。
以前的九千歲要多耀武揚威就有多耀武揚威。
如今的九千歲,真是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魏忠賢低著頭,說道:“啟奏陛下,臣已經開始清點府上金銀錢財,不日就會籌備足夠的糧草交付到邊關與遼地軍營手中。”
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也不要覺得委屈,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朕也不怕直說。之前朕還是信王的時候,就親眼見著你貪財、拉幫結派、貪功冒領等各種各樣的事。朕就算殺你一百次,都有理有據。”
魏忠賢渾身一顫。
東林黨人冷笑著看著這一切,好似已經看到魏忠賢被斬首的畫面了。
但是,他們絕對不知道,自己昨天錯過了什么機會。
朱由檢昨天還曾心存幻想,給過他們機會,若是他們當時愿意站出來,和自己一起扳倒閹黨,而后對自己投誠,他們君臣一心,未必不能使大明再創輝煌。
可惜啊可惜,政客就是政客,把朱由檢的臉打的啪啪作響。
原來東林黨和閹黨,其實沒什么區別,自己說是皇帝,實際上卻好似他們兩派黨爭手中的刀。
怪不得朱由校最后寧可當木匠,萬歷更是三十年不上朝。
朱由檢心中冷哼:“早晚把你們全殺了。”
魏忠賢是新手大禮包,他們不也是?
就是這些人,眼睜睜看著國庫空虛,然后等李自成入北京以后,從他們身上搜刮出幾千萬兩白銀是吧?
就是這群江南東林黨,還心存幻想主動投降,迎接野豬皮入主中原,然后江南從此承擔了清朝百分之七十以上稅收重擔,甚至江南人士再無大官,倒是紹興師爺的名號傳天下了。
果然還是得靠屠刀啊。
江南人不肯給明朝一粒米,但是面對蠻夷的屠刀時,就能養得起全國了。
朱由檢嘴角掛著笑意的看著那些東林黨人,別急,咱們慢慢來。
野豬皮得殺,你們也不能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