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樂子大了
- 大明:從錦衣衛(wèi)千戶,到白袍帝師
- 不要桃花要錢花
- 2156字
- 2024-08-15 23:14:30
然而眾人呼喊了一陣,卻并沒有人現(xiàn)身承認。
見狀,眾人頓時著急起來,開頭那名老者更是有些急切直接問王干娘。
“王干娘,此詩究竟是何人所作,快快宣布出來吧!”
其余人也紛紛附和。
然而王干娘卻是苦笑一聲,道:“許老爺您忘了,咱們這以文會友的規(guī)矩向來都是匿名,本意是不分高下,讓大家伙都能參與一下的意思。”
“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拔得了頭籌的不認賬,這叫我如何是好?”
老者一驚頓時幡然醒悟,道:“哎呀呀,這可如何是好?”
后面的那個憂郁少年,拍著手中的扇子猜測道:“王干娘,這該不會是你耍的把戲吧?”
王干娘頓時一愣,問道:“張公子此言何意?”
姓張的憂郁少年說道:“該不是你舍不得兩位娘子掛空,所以不知從哪里找了位大儒寫了這首詩,故意說是我們在場之人所寫。”
“如此自然沒有人認賬,如此又是一段隱士大儒贈詩靈翠,卻只遠觀而不褻玩的佳話!”
“到時候自然聲名遠播,引的不知多少人來你這里,想要瞧一瞧紅娘子和翠兒姐的風(fēng)采,對吧?”
不得不說,這個姓張的憂郁青年的確是個陰謀論的高手。
他的推測,的確很是符合王干娘的利益。
但他這話里卻有個漏洞,那就是能夠?qū)懗鲞@般作品的隱士大儒,又如何是一介風(fēng)塵女子能夠請動?
而且這首詩詞的水平相當(dāng)高,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
單單是這平平仄仄的腔調(diào),整個金陵文壇就沒幾個人能做到。
即便是放在那位猜想中的隱士大儒身上,也必定是人家的得意之作,正是揚名的利器,如何會送給一位妓子,甘心做那寂寂無名的護花春泥?
除非是王干娘的老相好,還得對對方死心塌地才行。
果然,王干娘立刻自謙道:“我王干娘雖然只是一介女子,卻也是讀過幾本詩書的,能寫出這首詩詞的人,豈能心甘情愿被我利用?”
雖然眾人有所懷疑,但聞言也不得不點頭認同。
設(shè)身處地的想,如果是自己能寫出這樣氣魄的作品,拿去揚名還來不及,怎么會沒沒送給妓子?
即便對方已經(jīng)達到淡泊名利、看淡人間所有的精神狀態(tài),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隨隨便便拿給幾個妓子去揚名。
這道理就好像得道高僧,即便已經(jīng)看透事物本質(zhì)、秉持著眾生平等的態(tài)度,但也不至于去跟強盜、妓子作知己一樣。
“那到底會是誰寫的,這位朋友既然已經(jīng)寫出來了,又為何吝于一見?”
何如山也是拍著桌子感嘆道:“了不得啊了不得,這位高人要是肯出面,恐怕我金陵文壇又多一位領(lǐng)袖人物了!”
“是啊!”李如松附和道:“單單只是這首詩,就能讓蘇杭那些自命清高之人羞愧不已。”
“見識見識,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王安半點話不敢講,心虛的低著腦袋嗑瓜子。
雖然對于唐伯虎的詩詞,王安心里并不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可是王安卻低估了文人對于一篇傳世佳作的狂熱。
也低估了文學(xué)作品在這個年代,對于揚名釣譽的作用。
這樣水平的詩詞已經(jīng)不單單是能夠提高作者本人的名望,可以說任何人只要能與作者交上朋友,以后走在街上都是大大的有臉。
就如同在后世,一個寂寂無名的網(wǎng)文作者開口說,他曾經(jīng)與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坐在一起談?wù)撐膶W(xué)一樣,多多少少都要讓人刮目相看的,禁不住要去猜測,對方難道也有很深造詣?
否則的話,為什么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都要與他坐而論道?
可是弄成現(xiàn)在這副樣子,不論飄客還是妓子,都在伸著腦袋想要找出王安始作俑者,就讓王安開始緊張了。
畢竟王安肚子里有多少貨,沒人比王安自己更清楚。
一個人能寫出如此之高水平的作品,必然有著相應(yīng)的文學(xué)修養(yǎng)。
就好像,小學(xué)生不可能造出原子彈一樣,只要交談幾句立刻就要露餡。
人家隨便說幾句典故,都要傻眼的水平,被揭穿還不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雖然唐伯虎的詩詞在明初,的確屬于王安的‘原創(chuàng)’,但這空中樓閣終究是鏡花水月不堪一擊。
雖然重生到了大明朝不假,可王安又沒有系統(tǒng)這樣的逆天金手指傍身。
比起這個時代的人來,王安也就是多出了上一世來自后世的種種見識與知識的積累,眼界更為開闊,遠超這個時代罷了。
王安很有自知之明,方才當(dāng)文抄公也不過是興致使然,知道不能真把古人當(dāng)傻子,不然到頭來誰才是傻子還不一定呢。
所以這個名頭千萬不能認,一旦認了立刻就會引起別人注意,說不定還要拉著他抵足耳眠、徹夜長談。
幾句話的功夫,就得讓王安這個文抄公恨不得挖個地洞鉆進去,到時候王安的一世英名豈不是毀于一旦?
然而王安卻漏了一個人,那就是被王安自愿調(diào)戲了的小侍女。
只見那名侍女走到王干娘耳邊,低聲耳語了幾句,王干娘立刻露出驚喜與驚詫的模樣,兩眼震驚的看向王安。
王安立刻暗叫糟糕,雙手撐著桌子屁股騰空,隨時準備跑路。
不過王干娘是跟王安打過交道的,知道對方只是錦衣衛(wèi)的一介武夫,雖然歷史上不乏文武雙全之人,但至少大明建立以來還沒有聽說過。
于是生性謹慎的王干娘,在眾目睽睽之下朝王安走了,想要再次確認一番。
不過這一舉動卻是立刻吸引了全場飄客的注意,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都跟隨著王干娘往王安這一桌而來。
這一下被全場人矚目,王安反倒是不好跑了,這一跑反倒此地?zé)o銀三百兩。
而且,只要王干娘不立刻招出王安的身份,也就還有轉(zhuǎn)圜的余地。
見王干娘朝自己這邊走來,何如山慢慢瞪大了眼睛,看向身邊的楚南天,震驚道:“楚兄,沒想到你的文學(xué)造詣已經(jīng)到了這種地步?”
李如松也是難以置信道:“果真是你?”
楚南天頓時面紅耳赤,想要解釋卻不知從何開口。
一向自命清高的他,向來自詡為金陵文壇年輕一輩的第一人,本來對今天的語文會有自信滿滿,認為一定能夠拿下胡靈慧和翠兒姐中的其中一人。
沒想到半路殺出一首《桃花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