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太子家事
- 大明:從錦衣衛千戶,到白袍帝師
- 不要桃花要錢花
- 2020字
- 2024-07-17 08:00:00
不過這里面確實有些朱元璋覺得不適合繼續生存之人,因此也沒有否定,只是搖搖頭道:“先細細追查此事,不可輕舉妄動!”
毛驤聞言頓時會意,言下之意就是先暗中監控收集罪證,只等朱元璋覺得時機到了,便要撒網抓人了。
不過商議半天,這次太子遇刺之事還是要先做出一些反應來,不論幕后真兇到底是西虜還是胡黨。
總要先做出一些反應,才能震懾幕后之人。
朱元璋摸著胡子,思忖道:“此次前千戶所侍衛太子,居然讓幾十個刺客不聲不響便近了太子的身,簡直罪該萬死!”
“傳旨,前千戶所千戶張騫革職問罪;所有隨行錦衣衛力士與校尉,全部革職問罪,瀆職者斬!”
毛驤立刻抱拳領命,只是不等他轉身離開,忽然又聽朱元璋說道:“慢,聽說這次有個錦衣衛力士忠勇有佳,拼死護住了英哥兒與太子側妃的安全。”
“真是天佑大明,還好英哥兒沒出事,不然朕……”
毛驤聞言也是后怕不已,朱元璋的言外之意很明白。
要是皇長孫朱雄英出事,恐怕張騫等人,有一個算一個就不僅僅是革職問罪,只斬一部分瀆職之人了。
恐怕,全部都要死!
而毛驤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必定難逃罪責,多少都要受到牽連的。
想到這里,毛驤不由的對那個沒見過的王安,起了一絲感激、好奇之心。
同時口中立刻附和道:“是啊,這位力士叫王安……”
不一會兒,王安祖宗十八代的訊息都被毛驤交代了出來。
朱元璋聽罷,點頭笑道:“不錯不錯,身家清白,他爹還是咱鳳陽老人,只是沒多大出息,不成想都應在了他兒子王安的身上!”
說罷,又問:“東宮那邊給出什么賞賜了嗎?”
毛驤搖搖頭,道:“當時現場太亂,太子殿下事務繁多,所以暫時還沒有給出賞賜。”
朱元璋點點頭,道:“如此人才,要是不重賞未免寒了將士的心,這樣吧……”
“賞銀五十金,擢升錦衣衛小旗官。”
毛驤聞言,一邊口稱圣明,一邊為朱元璋的小氣而暗自撇嘴。
…………
東宮,太子居所。
朱標詢問過衛獄掌事,那名被抓的刺客是否有所供述,隨即揮手讓其退去。
衛獄掌事剛走,朱雄英便跑著沖入朱標懷抱。
“父王,英兒好怕啊!剛才做夢,都夢到了刺客!”八歲的朱雄英噘著嘴,委屈道。
朱標心疼的摟緊了朱雄英,輕拍后背安撫道:“英哥兒乖,咱們東宮有這么多護衛,以后不會再有人能夠傷害到你。”
朱雄英撅著嘴,道:“白天踏青的時候,侍衛不也是很多,可還不是讓那些刺客沖進來了?”
朱標又是生氣又是無奈,倒不是因為朱雄英的使小性子,而是對那些失職的錦衣衛。
數百錦衣衛重重警戒,竟然還能讓二十幾個刺客混入其中,深思起來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說沒有內奸,都沒人信。
可這個內奸到底會是誰?
錦衣衛乃是月初新編,所選之人全都是知根知底的良家子弟,其中不少都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兵之后。
而錦衣衛中的將官,也基本都是功臣之后。
按理來說,忠誠度和可靠性不會有任何問題。
可偏偏,就是出了問題!
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正在深思之時,太子妃常氏和側妃呂氏,帶著幾個孩子來到朱標身前。
常氏關心的問道:“殿下,您沒有受傷吧?”
朱標溫柔的抓過常氏手掌,滿眼都是愛意。
“愛妃不必擔憂,本宮無事。”
這一幕郎情妾意,看的身后呂氏面色陰霾。
太子妃常氏,乃是大明第一武將開平王常遇春之女,家世顯赫。
而呂氏雖然是朱元璋欽點為妃,但她的父親卻只是太常寺卿。
而且還在五個月前病故,又無兄弟姐妹幫襯,在宮中可以說是毫無根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呂氏的父親呂本,原來在暴元朝廷為官,官至大元帥府都事。
后來歸服朱元璋之后,雖然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但卻遭到滿朝文武的猜忌,頻頻上疏彈劾。
連帶著呂氏,也多少遭人白眼。
如果朱標對其寵愛有加,倒是也能給呂氏撐撐腰,但呂氏可憐便可憐在這里,盡管容貌秀麗,但在只要有常氏在一天,朱標最愛的,始終都是常氏。
自己比不上常氏也就算了,就連自己的兒子朱允炆,在朱家父子面前,也比不上朱雄英一根手指頭。
自從行刺事件發生以來,朱標對呂氏母子不聞不問,只是對朱雄英一人噓寒問暖便知份量。
簡而言之,只要有常氏母子在,自己和朱允炆就一輩子出不了頭。
想到這里,呂氏看了看身邊乖巧的朱允炆,腦海中再次劃過那個壯如鐵塔的身影。
如果不是那個小小力士礙手礙腳,也許自己已經成事……
混賬錦衣衛,叫王安是吧?
哼,本宮絕不會放過你的!
不僅壞了本宮好事,竟然……竟然還敢壓在本宮身上!
一想到王安那壯如牛犢的身體,緊緊的擁抱著自己,呂氏仇恨之余雙腿不禁有些酥軟起來。
那種安全感,是她在朱標身上從未感受過的。
思緒正在飄飛之際,耳邊忽然傳來朱標的聲音。
“愛妃、愛妃?”
“啊!”呂氏回過神來,連忙致歉道:“殿下恕罪,也許是因為驚嚇過度,精神有些不集中。”
朱標點點頭,道:“回頭讓太醫給你開幾幅定驚的藥方壓一壓,這次真是多虧了你,危急關頭護著英哥兒,否則的話真是后果不堪設想。”
呂氏聞言心頭一跳,天資聰穎的她甚至比常氏更了解朱標。
只是只言片語,就已經從朱標的語氣神態中察覺到了對方微妙的情緒變化,連忙躬身轉移話題道:“當時只是情急之下,要說功勞還是那個錦衣衛力士忠心護駕。”
雖然對王安恨之入骨,但是察覺到不妙的呂氏只好拿王安轉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