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第四十一章創業艱難百戰多歷劫歸來心痕滿>白話文詳細注釋】
“噫吁嚱,危乎高哉,創業難,難于上青天。北漂和男票,創業何艱難,而來二十載。”(《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十章《砂輪廠馬零收購,千禧年萬街走麥城》)。
“遇良人先結婚,遇貴人先立業;未遇良人先自立,未遇貴人先自修;父母幫襯先攢錢,父母不幫顧眼前,世間太多事,冷暖自知。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老湯的事情,他可能已經無法挽回了。”
“后果難測。”
“后果倒是可測。”
“他做人做事還是有很大問題的。不應該挖這么大的坑,不應該把自己的親戚朋友都陷進去,特別是自己的家人都埋進去了。太不應該,也太殘忍。可能雙方老人養老錢都埋汰完了。”
“老謝也憔悴了。可想而知,生意難做啊。”選文取自第十章《砂輪廠馬零收購,千禧年萬街走麥城》,其中老湯應為同一原型。
以湯〔215〕為友,遇其困于絕地而明〔215〕獻計欲救之。
“一曰銀行信貸〔216〕履約甚要。”
“汝宜速商于行,請許之有圖歸款,相與成其謀。無如皆切莫避,然則勢之困甚矣。”
“二曰公司流水應收盡收。〔217〕”
“速理往來貨物憑單;實有欠負,去票回款。”
“三曰不動房產處理處置。”
“急咨事律師須守屋業。謹夫妻別時潔而無患,完璧歸子〔218〕。汝若不便,可授或委外處之。”
“四曰梳理私家來往賒欠。”
“友宜速計清,悉心數之。議與諸主詳通〔219〕,逞志備錄。可為盡歸,若其近未可,許其遠再期。雖無實志,然寬其心也。”
“五曰庫存貨物火速變現。”
“府庫貨存,歲甚久矣,勿論其質均宜速處分。或直估其值轉抵,或委外盡化為金,遲滯則賤。”
“六曰保證平臺正常運營。”
“于不治前,議勿休,勉強維之。”
“七曰避禍〔220〕職院保障生活。”
“盡也精教于學,善先神,爭后聘。必令閏月有入,然費有依岸有望矣,切切。”
如《三國演義》中鄧艾贊嘆姜維,兵在夜而不驚,將聞變而不亂,真將才也。正大看到高明給老湯的上岸七訣〔221〕,頓感其高其明其真其切〔8〕,高明如姜維一般深得諸葛孔明之法〔222〕!
〔215〕人物關系,老湯與高明同在劉家灣隔壁大學就讀,為大學同班同學;畢業時又一同分配在同一單位上班,同學兼前同事。
〔216〕謹慎開卡(信用卡、花唄);謹慎過度借貸。
〔217〕指書中老湯“應收不收、墊款墊資、回款無望”,從而陷于困境。該書其他章節如第五十二章《雪崩時有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也有同樣類似情節描述。作為深刻反面教材,將之說透,也是作者寫此書的初衷,不讓、少讓讀者踩坑。
“而且小王不但賣得貴,還要客戶先給錢,跟同行均是相反的做法。細想小王變成王科長時,其實每年也只簽了幾個合同,想多簽都簽不著;這句話應該很關鍵,因為多年前,在那個大背景下,就是不要錢,送人家環保設備,人家也不一定要。也就是無論賣得貴的和賣得便宜的,都只能賣出寥寥幾臺。當然王科長賣得少但賣得貴還掙錢,也就活到了變成正棠教授的時候;有些人害怕貴了賣不出去,以為價廉物美的古訓在這里適用,其實他們是沒有想到就算白送也送不出去,當年的市場就是這么個情況。同行賣得同樣少但是價低,終究逃脫不了虧本倒閉的命運,這是后話,這里暫不展開。”——摘自《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十一章《科學社金川議出版,空港府清波見翠微》
這里描述的是作者有關產品定價的觀念,物超所值,高開高走,不惡性低價競爭;與本章節高明總的在商言利如出一轍。此處應該也是間接闡述了經營思路錯誤可能是導致老湯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218〕善——最大的善意,同時也是同學情、同事情、朋友情的寫照:老湯落難中落難后,書中描繪高明一直多方奔走,積極務實提供幫助。
〔219〕這里暗示書中角色沒有主動或被動與關聯人協商溝通,朋友圈發生信用危機,人設坍塌。
〔220〕伏筆:以后在第五十二章《雪崩時有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會寫到合同期滿,失去工作,雪上加霜。
〔221〕讀者可以試著換一個角度,此處高明總書中提的七條建議,建議這樣去做,可以理解為其沒有做。作者寫上岸七訣,也可以理解為如果不按照此方案,是上不了岸的。上岸七訣四字伏筆,作者在這里也擔心書中角色的處境,并持悲觀觀點。
〔222〕真正考驗人是打了敗仗如何應對。怎樣面對失敗與打擊?
當我們遭遇到打擊或失敗時,要學會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有勇氣面對失敗,不要害怕失敗。失敗了不要心灰意冷,先冷靜地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么,認真地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如何改進,在下一次的挑戰中就能做得比上一次更好些。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打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一次次的打擊中變得更頑強,更堅韌。我們需要培養起一種越挫越勇的心理素質,敢于直面挑戰,樂于試錯,從失敗中吸取寶貴的教訓和經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成長,而不是悲觀消極地逃避挑戰。
這里其高其明其真其切,用拆字法,短短幾字,勾畫出書中人物高明總的智慧與善意,描寫其與同學的友誼,同時一字未提卻活脫脫描寫了書中老湯的困境,呼應本章節創業艱難之標題。
所以說打敗仗才考人。其實公司創業也可以像做股票一樣,做任何事情,設好自己的合理的止損點,做自己有能力挽回的事情,一旦失敗,馬上切割掉頭,什么事情都還來得及。萬萬不可像書中角色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更不應該逃避不管的行為。
“主任〔223〕原來我給菲戈老板〔224〕都建議過搞設備研發與生產含實驗裝置。”
“這個可以作為主營業務。”正大教授幾次受邀要到雙創學院去看看干訓班的院長領導同學,雖八九年之久未見,如不是欲探討大主任和總支書〔225〕在雙創塔塔開辦一家公司的可行性,也許正大同學也未必獨自一人成行前往。正大想新晉兩位系領導對自己尊敬和關懷備至,這博士學歷和副教授高級職稱滿滿地占住了兩位系領導前三十五六年的絕大部分時間,高學歷高職稱的價值體現〔226〕呢?這SCI就像味精,終究不是大米,不能當主食。
可以建議大主任和總支書與蘭處在雙創學院,利用其場地及政策紅利,合作創辦一家主營設備研發與實驗裝置生產創新創業平臺,找市場不找市長不找校長不找院長,實現高學歷高職稱的成果轉化價值體現。正大這是愿意將自己最為核心的板塊與之分享,看來內心真真是非常認可新晉兩位系領導,全然不顧談錢庸俗可能會影響純粹的知識分子清高的人設。
“這個可以有。”
〔223〕人物關系,主任為正大供職所在學校的系主任。
〔224〕人物關系,正大短暫在菲戈老板手下兼職。取菲戈一名,應有雞飛蛋打,放鴿子之類的喻義,也與本章節名關鍵詞艱難一語雙關。
〔225〕人物關系,總支書為正大供職所在學校的系總支部書記。
〔226〕這里暗喻高校青椒經濟壓力大。
“報告兩位領導上述是我當游擊隊員時在中國醫院管理雜志的廣告”
“一晃二十年的時光就溜走了逝者如斯夫。〔227〕”設備研發+工業生產+市場化運作推廣,找市場不找市長這是正大教授個人這幾十年自己逼出來的一條生存之道。正大想,許多接觸無論深淺多久的親朋好友均覺得自己具有開拓精神,其實走到今天,并非自己原創主動的選擇,無論專利、產品、廣告,均有原型,均有過往同事或同學的觸發或啟發的影子,只不過正大一直以來都是聽者有意,模仿學習后來者居上,歸結于一貫對自己能下狠手。
〔227〕每次提起龍馬鄉當年之并購或運營,雖說一歲一枯榮,二十后云淡風輕,正棠教授仍感慨萬千,“這哪有成功的經驗都是走麥城血的教訓”,后來每每要提不過是“告誡后來者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罷了”。不過屢敗屢戰才是重點,沒得現在的千禧年龍馬零收購走麥城,哪有后面的焚燒爐一頁抗非典樹傳奇呢?——摘自《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十章《砂輪廠馬零收購,千禧年萬街走麥城》
正大將360云盤保險箱中保存的廣告圖片微信微與領導時,也許真是年歲的緣故,這越久越老的倒是記憶越清晰。正大想,首先這行業這產品,是自己少即入川時的第一工作單位的業務,并非自己市場調研充分論證可行性研究主動選擇,干一行熟一行鉆一行。而這廣告原始第一創意起源應該也是受先行一步市場化的掛靠單位刺激借鑒,小報信函廣告僅僅是廠長安排的事務性主要日常工作任務之一。不過是當年廠里的人少,大學生更少,正大便無需爭取就能參與其中。
“僅供總支書記參考。”
“如果學校不收留我我目前一定還在繼續打廣告生產銷售上述設備或者升級換代設備人生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單就廣告,就先有信函廣告、報紙廣告、雜志廣告〔228〕等傳統變化打法。2004年或2005年,小姑娘柔弱一句“就三千元,這是我的第一個訂單,簽了就能轉正”,擊中了正大那顆強大的心臟的柔弱之處,使之不經意中又成為成都第一批百度廣告客戶。想當初電腦城旁的客服公司才幾人,每天可以設置五十元的消費限額,還可以設置一些時段下線,極限地控制支出。關鍵詞點擊費用也特別低,好像一毛二毛就能首頁排位第一。草草上線第一周就接到了一個業務咨詢電話,簽了合同賺到了十多萬,成都當年二環附近的電梯房也不過一二十萬。真是一個合同一套房,一個合同一輛車,而全年的廣告費用三萬五萬幾萬就夠,一件產品一部電話即可,真真的低成本高收益網絡創業〔229〕的黃金時段。看來要多做好人好事,成全別人更是成全自己。也如此,正大養成并強化了多種春風交淺言真的傻大白直風格。
〔228〕“這個市場格局在變化,當初花十塊,可能現在要花一百塊。”
“關鍵是現在不但花一百沒得效果,而且花一千仍沒得效果。”
“環保行業上周我也簽了個,做水污染和空氣治理;現在市場環境不能跟十年前比了。但是從側面來說,搜索的人還是有那么多,網民還是喜歡到百度上搜索,口碑差也僅僅是震動醫療和教育行業,存在不良商家。但是環保這塊,是國家大力提倡的,也是百度比較重視的一個企業,所以百度對環境污這個行業其實沒得啥子影響。只是競爭壓力比以前大了十倍以上。百度這邊也出了新產品,根據大數據主動去抓有需求的客戶,主動推送有需求的廣告。所以現在是客戶主動找,效果比十年前要好一些,但是現在競爭壓力大。”——摘自《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十六章《二個半流水十年間,南山難白云無盡時》
〔229〕“小結一下皇莆正棠教授有關農家子弟白手創業,其建議創業,首先投入要趨近于零,運行費要趨于零,不給員工和自己發工資,不租辦公室,有點像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初次創業要學會借,借資源,借勢,借平臺,不能拿自己的時間成本、家庭的經濟成本去試錯。農家子弟輸不起哇。”——摘自《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九章《彼創新連襟此創業,天命年點撥多情女》
“感慨良多感慨”。確實,正大翻看自己二十年前〔230〕自己設計自己刊登的雜志廣告,或封面封底或插頁或彩色或黑白或全頁或半頁,一時五味雜陳。這廣告頁面不但美工設計風格每一頁每一次精心設計求變膠片寄出,就是聯系單位及聯系人稱謂也在不停變換中。字號〔231〕有軍區有長征有長城也有985高校,主體有工廠有研究所有公司也有研究所有限公司,就連正大的工程碩士和博士在讀也成為了廣告元素,確實是吹無可吹。其尾綴從科長所長換成前綴企業家,也點滴仔細可見廣而告之皮厚肉糙膽子大。創業艱難百戰多,越是要什么缺什么,怕什么來什么。時隔多年,正大一時沒摟住,真情實情告白,當時確實亞歷山大更無可奈何。即使境遇如伴侶,仍一直不恥不茍同聽不得接打業務電話。正大感慨〔232〕,當時就是生存。這打電話可以注意時間地點,這接電話總不能告知客戶夫人及夫人的父親在旁,不方便接聽?一時常委詫異,華董驚呼,均見正大一直云淡風輕游刃而有余,不意正大過往這本書中竟也有一個難字。
“敬佩。”
“都是生活所迫生活不易。”實情實話。
“我現在也被生活壓迫著,只求努力來改變一點點。”有共鳴〔233〕。
“會好的一定會更好的。”好在樂觀或盲目樂觀一直是正大的優點。
“嗯,自信,自律,自強,以正大總為標桿。”
〔230〕兩本書中多次提到廣告,足以說明作者對廣告環節特別重視:
“我辦這個公司,首先在百度打廣告,關鍵詞搜索,每天大概投入五十至一百元廣告費,然后有人打電話問,但是電話只能我接,因為他們說話聽不懂。剛開始我就只有喊他們在旁邊坐著聽我接電話,接了一個月后談了幾個,然后喊他們輪流接電話,我在旁邊聽,他們兩家分別喊了大妹妹和小妹夫接電話,很少談成業務,而且簽合同也只能我去,實際上我變成了這個清潔公司的業務員、老板,攤上事了。”——摘自第九章《彼創新連襟此創業,天命年點撥多情女》
〔231〕“這正棠教授還只是小王不是老王也不叫正棠教授時,清楚記得是愚人節那天帶著到江城軍區司令部的商調函,從江南遠赴三江,到江城軍區后勤部技術開發應用研究所報到上班。這新單位門口還有一個牌子,江城軍區后勤部環保設備總廠;這單位名頭大,一聽起初都誤以為是幾千幾萬人的軍工大廠,其實只是一個旨在收容安置軍人家屬的一個微型勞動服務公司,隨軍家屬、志愿兵、軍官、待業青年三四十人,搗鼓生產銷售一個產品,名稱是自動同步雙虹醫院污水定量消毒裝置。當然實質總廠從產品只生產一種型號,而小王竟然根據客戶需求,根據醫院的規模,以五十床位為基數,憑空做了一張五十至兩千區間的幾十個產品型號。一樣的東東,但每漲一個型號,小王就在前一個價格基礎上漲三千五千。”——摘自第十一章《科學社金川議出版,空港府清波見翠微》
〔232〕心有余悸。足以說明創業艱難,即使軟著陸順利如書中正大角色,此細節描寫刻畫其艱難創業記憶。
〔233〕正大與新晉兩位系領導共情共建共享。
“我約過來一起談合作辦公司蘭是我原來〔234〕的人事處長兼辦公室主任。”
“約〔235〕過來。”
“時間合適嗎?”
“收到正大總。”
“有空嗎?”
“地點呢?約到哪里碰面?”
“她如何進來?”
“可以進門吧?”
“車牌號發過來,我們給她預約就可以開車進來。”
“如果沒開車,我們要出去接下。”
“蘭老師已接到。”
“我們在423小會議室。”
〔234〕正大與新晉兩位系領導推進創業共建,張羅介紹合伙人。
〔235〕“正棠教授做任何事情均要想到五年以后甚至更久,如何傳承?平臺現在由自己推介,五年后正棠教授是否就無需自己親自操刀?小郃或衛總或其他能接手,然后十年后就有莫子等;于是乎正棠教授在設計科學社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的四個主要團隊成員就特別考慮了年齡梯度。”——摘自第九章《彼創新連襟此創業,天命年點撥多情女》
此處一脈相承,正大牽線搭橋組建團隊,應為考慮專業技術與市場營銷等不同背景的強強優勢互補。
位于成都的武侯祠內,正堂之前懸掛著一副對聯。此聯寓意〔236〕深刻,說理透徹,眾說紛紜。
上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下聯: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許多認為此聯以“攻心”著稱,因之又名“攻心聯”。而正大卻更留意其的第二句,思索其也應為“審勢聯”。時也勢也,這幾十年前的老黃歷還能翻嗎?現在大主任和總支書及蘭處(lán chǔ)復制粘貼幾十年前的商戰經驗,會不會陷入某種刻舟求劍的誤區?
蘭處(lán chǔ),難處(nán chu)?其中NL不分和平翹舌不分經常出現在南方的語言體系當中,也不知道西南算不算南方?也不知老湯這湯念(tāng)或(shāng)。
“湯”(tāng)的本義當熱水講。
《說文解字》:“湯(湯),熱水也。”《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成語有“金城湯池”“赴湯蹈火”等。“湯”的聲旁“昜”,意思是陽光。太陽能發光發熱,因此“昜”可以看成是有表意功能。
“湯”指熱水,本為名詞,用作動詞,意為用熱水燙熟食物或用熱水暖物,讀作(tàng),后來為與名詞義區別,便在“湯”下增加一形符“火”,成為“燙”。《山海經·西山經》:“湯其酒百樽。”郭璞注:“或作溫,溫酒令熱。”郝懿行疏:“湯讀去聲。今人呼溫酒為湯酒本此。”溫泉冒出的是熱水,依據泉水的這一特點,溫泉的泉又可稱為湯。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溫湯》:“海內溫湯甚眾,有新豐驪山湯、藍田石門湯、岐州鳳泉湯、同州北山湯、河南陸渾湯、汝州廣成湯、兗州乾封湯、邢州沙河湯。”中藥加水煎出去渣后的藥汁,與湯類似,中醫借稱為“湯劑”。《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湯”指熟食的汁液、菜湯、帶汁液的菜,是唐以后才有的意義。唐前菜湯義由“羹”表示,“湯”則如前所說指熱水。唐代王建《新嫁娘》詩:“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唐以來,湯成為菜肴的一個門類,指較稀薄的湯,羹指較黏稠的湯。
這念(shāng)是水大而急的樣子,音同傷(shāng)。
這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宜平宜靜,只怕老湯執念,兇多吉少萬般艱難。
后來雙創要深思〔237〕,下海需勇氣,上岸需智慧。
〔236〕此大段正大以獨白出現,看似漫無邊際啰嗦叨叨地拆字說文解字,借字喻義,伏筆書中人事走向。
〔237〕在該作者另一書《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三章《曾經滄海難為水乎,雨欲來風滿樓也》也有小微企業主的艱難描述。
“這天是剛過荷爾蒙果盛節,皇莆正棠突然接到一位好友短信,咨詢內容如下:
教授,請幫忙問問:一個企業,如果在評價、驗收、排放三個環節中有瑕疵,哪個處罰力度最大?皇莆正棠心中一驚,難道傳說中山雨欲來風滿樓?心想見面自然是免不了一番激辯、爭執的,游戲規則變了,勸君不當養豬專業戶,或許可以改行去辦養豬培訓班。”
在第九章《彼創新連襟此創業,天命年點撥多情女》中,作者借皇莆正棠之口表達了自己的雙創觀點:因此見面懇談會第二階段圍繞莫子及朋友預約的關心主題創業,而總結起來皇莆正棠教授的戰略觀點主要有三點:第一,注重頂層設計;第二,關鍵信心信譽;第三,盡人事聽天命。
“你這邊戰略有問題,你現在獨自到一個陌生的行業創業,我是堅決反對的。你現在缺乏一個零成本偷師學藝的過程,你當務之急要找個師傅帶,任何人都不是天才。我的案例僅供參考,當然也還是有奇跡的。”——摘自第九章《彼創新連襟此創業,天命年點撥多情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