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第一章《蜀道風霜試勇者雍葭破浪啟新程》白話文注釋:《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的第1章“蜀道風霜試勇者,雍葭破浪啟新程”是這部小說的開篇之作,它可能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充滿挑戰與希望的畫卷。在這一章節中,故事的主角雍葭可能正站在人生的一個新起點上,準備迎接來自難如蜀道的風霜挑戰。蜀道,作為古代通往四川的艱難之路,象征著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和挑戰。而雍葭,則像是一位勇敢的航行者,破浪前行,開啟了她的新程。章節中可能會詳細描繪雍葭的背景、性格和志向。她可能是一個有著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的人,面對困難和挑戰,她從不退縮,而是勇往直前。同時,她也可能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的人,關心身邊的人和事,愿意為他們的幸福和進步付出努力。在啟程的過程中,雍葭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可能來自于自然環境、人際關系、學業壓力等多個方面。然而,她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一一克服。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可能會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奮斗、一起成長,共同面對人生的挑戰。此外,章節中還可能會穿插一些對蜀地風光的描繪,以及對當地文化和習俗的介紹。這些元素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容,也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真實、生動的蜀地世界。總的來說,《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的第1章“蜀道風霜試勇者,雍葭破浪啟新程”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故事開端。它告訴我們,只有勇敢面對困難、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功。】
-----------------
序
《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第一章的章節重疊出現農村與農業字眼,以楊柳壩與萬家村兩位學子同場競技考博作為楔子。首先以一首七言絕句開頭:
人生如霧亦如夢,選擇迷茫路不同。
心向光明尋歸處,風景總在行路中。
貫穿該網絡紀實小說,通篇濃墨重彩描寫了雍葭、毛坨、南北、嬅美等,在本碩博階段有關學習成長、科學研究、創業就業等故事或思考,作者試圖為來自農村家庭“指點迷津”,擬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學生及家長提供樣本意義的用意甚濃。
崝桽教授〔1〕又看了看時間,離八點半開考只有十八分鐘,想想毛坨〔2〕兩個〔3〕都應該進了4-C109考室了。好多人反饋,說崝桽這兩個字認不到,其實讀音是zhèng wén,上回在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村〔4〕也解釋過,也就是隔壁李姓讀過私塾的本村文化人根據出生年代取的諧音。崝桽教授又特意百度了一下,崝拼音讀zhēng,意思是不平凡,不尋常、高俊。桽,讀音wěn,意思是“穩”的訛字。訛不訛字無所謂,十二年前〔5〕就翻過了副教授〔6〕這個坎升上了正教授大教授〔7〕,今天兩位后輩也在農大穩穩博士上岸就好,劉家灣楊柳壩〔8〕與萬家村〔9〕都出讀書人,家加佳人佳事佳士。從此以后〔10〕就是正大一教授,楊柳雍葭〔11〕兩博士,而博士在農村老家也就更值錢了〔12〕。
〔1〕在點暇齋著的《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一書中,因版本不同,又稱皇莆正棠或皇莆崝桽。在《小丫妹私奔留難題,大丫姊大度露真情》中介紹:“皇莆正棠(Huang pu zheng tang)應該不姓王(Wang),復姓皇莆(Huang pu)﹔因江南人地方口音分不清王與皇、皇與黃,發音均是一個音(Wang),王也是王,皇也是王,皇也是王。其兒時乳名湘妹子,男起女名應是鄉村民俗,據說出生時其父親吃國家糧,在汝城鎢礦當礦工,母親在江南省城五六十里地的農村種地,當時俗稱‘半邊戶’。故父親給剛出生的兒子取名湘汝,也是各取地名中的一個字的意思,是不是江南人大多認字認一半,讀成湘女,江南女即妹子,自此變成湘妹子也未可知,這是諢名。其學名似乎是奶奶請本村一個讀過私塾的李姓鄰居老先生所起,皇莆正棠后來依稀記得奶奶說過當時起學名的情景,李老先生說你這個兒媳唐性,長孫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生的,又是孫男,鄉里均道賀生正了,就叫正棠吧。不過村子里的人很少有知道這個學名的,小的時候都叫湘妹子,后來大一點,尤其是上了大學以后,同村多尊稱皇莆正棠為Wang zheng xiang。”“這皇莆正棠排行老大,家中還有兩個妹妹,一個正華,一個正慶。”
《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的作者是點暇齋主,雖筆名有一字之差,經考證應為同一作者佚名而作的姊妹篇,其書名應取自網絡小說中男主角原型幼年生活學習的故鄉地名,推測其農村老宅原住址應該為某南方城市長城鄉白云村劉家灣39號。書名似有描繪鄉村中熟人農耕社區親朋好友,因正大“博士兼教授兼院長兼實業家,同時在學、政、商三界擁有各種榮譽身份,一路還算順風順水”,而以其正大為榜樣,肯定之、學習之、追趕(難以追趕)之的寓意。
〔2〕毛坨是乳名,是正大的外侄;毛坨的父親是正大的表哥。“像我表哥,將自己未竟之事業,交付兒子毛拓來完成。”說起此事,正棠不敢假設,如果當年表哥高考順利會如何?其實正棠與表哥都就讀江南省重點中學,入學時成績應好,只可惜差那么一點考運。或許,在最后關鍵時刻,咬緊牙關,堅持或有變數也未可知,現在一切都是假設,一切均成過往。——摘自《塵勞迥脫事時非常,緊把繩頭做亦一場》
〔3〕說的是此次博士趕考的同一考場有一男一女兩位正大關心關注的考生,一位是自己的侄兒+碩士研究生;另一位是自己的大學本科畢業往屆生。
〔4〕百度百科介紹《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是連載于國風中文網的一部都市類網絡小說,作者與《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均是點暇齋(主)。其內容簡介為作者以莫子及其父崝桽教授二代人的學習工作青春歷程,書寫改革開放大潮中農家子弟奮斗成長軌跡。崝桽與正棠應為同一人,估計是作者第一次發布網絡小說,新手邊寫邊改,未及統一梳理所致。
〔5〕推測為2010年或2011年。
〔6〕根據小說中的情節推測為2005年或2006年,首先為高級經濟師,副高級,后評職稱轉為副教授。
〔7〕正教授應為2010年或2011年;2008年暑假申報省級學術榮譽,2010年獲批;后陸續入庫成為國家環保部、教育部專家。
〔8〕毛坨農村老家住址。
〔9〕雍葭農村老家住址。
〔10〕這里承上啟下交代一下人物關系,在《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一書中的崝桽教授(或正棠)即本書中的正大教授,主要圍繞正大、毛坨、雍葭三位人物,均鄉村出身,通過發奮圖強,讀書改變命運,振興家業的主線展開。
〔11〕此雍葭彼莫子,同一原型,此時段應為碩士畢業后工作博士研究生求學階段。在《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九章《彼創新連襟此創業,天命年點撥多情女》這樣介紹莫子:“一般人的姓氏或從父姓或從母姓,而這莫子小時候有兩個姓氏則十分稀罕,因其莫既不同父姓也不同母姓,卻有一個算命先生江湖術士忽悠插曲。當然這里應該沒有曲折的情愛家庭糾葛,僅僅是算命先生似乎覺得莫字帶土生草植為大,而他是否傾向推算五行缺土也未可知;其實這算命先生何必委婉說缺土,不如直接說缺錢更準,當年農村誰又不缺錢呢。好在孩子他爸不信這些,說他就是個騙子,就普普通通地給起了名字,因為生日那天剛好是國慶佳節和中秋佳節交界,學名就叫雙雙。后面莫子外公死了,莫子外婆老是說起,外公背著去算命還付了10元錢;這件事,老輩信,外婆也一直喊莫子去改回姓名。而父親不知道是無神論者還是因為重男輕女,不但一直不為其更名,而且還為了計劃生育打掩護,將親生閨女送到千里之外寄養,安排其做重體力粗活以至于累倒繼而肺出血倒是后話,這里暫不提。不過莫子終究是莫子,女大十八變,不但出落得漂漂亮亮,而且好學上進;不但自己目前已經從江城學院本科畢業,還順利地考入BJ某大學的研究生,即將遠赴一線城市深造;更難能可貴的是其有情有義憂國憂民,鼓勵朋友上進,就創業事宜幫忙預約前來取經。”彼BJ此改為上海,彼時段應為大學本科畢業后碩士研究生備考階段;在《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第十三章《塵勞迥脫事時非常緊把繩頭做亦一場》這樣描述莫子:“這夫人前,有一莫子;這夫人后,有一莫子,均屬藍顏知己,冰清玉潔,有故無事,遇過錯過”。
〔12〕伏筆毛坨五次博考未果后,農村親朋好友方知博士學位不容易取得。
話說這毛坨既是正大的侄兒侄男理工直男,也是正大在科大兼職碩導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工學碩士研究生,細算2017年從科大碩士研究生畢業〔13〕至今,已經是第六個年頭第五次參加博士研究生的考試,最可惜的是最近的上一次,筆試過了,復試環節農大沒有錄取;而這雍葭不僅僅是正大致力于探索產學用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期間在建院收下的關門弟子理工直女〔14〕,其2022年從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碩士研究生工學碩士畢業至今十個月內,已然〔15〕是第二個年頭第三次參加博士研究生的考試的老將,很遺憾在上一次農大博士申請考核環節中,雖然碩士期間的科研成果已然超過了某些博士研究生的成果,優秀且準備充分發揮正常卻未果。
〔13〕2014年—2017年期間攻讀碩士學位,碩導為正大教授,因此小說中毛坨與正大既是叔侄也是師生關系。
〔14〕正大教授應為雍葭大學本科階段的老師,因此小說中雍葭與正大屬于師生關系。
〔15〕第一次申請本校因博導招生指標原因未果;第二次申請農大也因內卷未果。
然這毛坨也許是覺得一直沒得實質進展重大突破,又感叔父過于嚴苛亞歷山大,也是近兩個年頭足足一年有余與叔父雖近在一市卻未謀面。估計這次不是正大清早7:35主動詢問是否在農大考試,這毛坨在未被農大正式博士錄取之前,也未必會在學校與學校通勤的路上順道與叔叔見個面,心想見不見面都知道會追問博士考試和高級工程師職稱,叨叨叨叨近十年〔16〕了,再無新意更感壓力〔17〕的。
〔16〕2013年—2023年,毛坨從湖南農業大學本科畢業后赴蓉考研、讀研、工作、結婚。
〔17〕這里從毛坨的視角,第一次詮釋“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的距離而備感力:一直以叔叔為學習的榜樣,但一直在模仿,當時未超越,亞歷山大。
終于毛坨還是被動〔18〕聯系了阿姨〔19〕,阿姨也與阿姨〔20〕提前一晚交代了有客人第二天中午準備毛坨的飯菜。而正大也是掐著時間仍如往常一般在藥博園重復做完單調不失枯燥〔21〕的洞簫的氣控練習回了家與毛坨一起趕晌午飯。
〔18〕這里描寫毛坨的心態想博士金榜題名之后再通知叔叔與阿姨。現在因叔叔主動問及博考一事,過家門而不入思而不妥,從而被動約阿姨,考后看望阿姨及叔叔。
〔19〕這里阿姨指正棠夫人或正大夫人。在《長城公社腳下的白云上村》有如下描述,應該指阿姨家境優越:“艱難時困惑處,正棠經常琢磨,即使倆口子,即使天天二十五小時生活在一起,境遇也天差地別。提及正棠夫人,因其父出息,其起點也水漲船高。不論旁人,就是正棠都認為,其輩子應沒憂慮過什么事情。這正棠夫人,天天就彈琴畫畫,論論何為洗碗。正棠夫人認為,很多人包括但不僅限于正棠教授,可能誤會洗碗了,洗碗不是說洗完餐具就完成了。洗碗包括:收拾餐桌和剩菜、洗餐具、洗炊具、清理水槽和臺面、清理油煙機和灶臺、清理地面、丟廚余垃圾、換垃圾袋。”
“一個農村的子弟想坐在這個茶館喝茶,要奮斗幾十年。正棠感慨,即便如此,夫人骨子里透出來的淡定從容永遠是自己缺乏的。木蘭詞中有句話:自小生野里,長大無教養;正棠想其《無教養》三字用《不從容》更貼切:一朝投錯胎,何處覓從容;大不了擰干洗碗布,換張搽桌布,多花幾分鐘又如何。”——摘自第十三章《塵勞迥脫事時非常緊把繩頭做亦一場》
〔20〕第二個阿姨指的提供做飯衛生等家政服務的工作人員(女),這里暗示正大教授一家發展應該不錯。
〔21〕這里伏筆正大自己獨有的對于學習優秀的感悟或經驗。
終究正大仍然與毛坨還是聊到了博士復試的準備,終究正大詢問了2022年SCI英文科技論文〔22〕的投稿發表進展,終究正大還是建議毛坨不管筆試成績未知,還是結合導師的科研方向,結合非線性模型,火速在復試前抓緊撰寫抓緊到天府四街代辦處遞交發明專利〔23〕材料,做三至五頁PPT,將受理通知書作為PPT的內容之一,也算近期科研進展,充分準備復試,爭取上岸〔24〕。至于毛坨的高級工程師〔25〕的申報提醒,毛坨介紹說中級的證應該算2019年年初,今年應該時間未到規定的滿五年。正大嘴上終于忍住沒將埋怨的話說出口,心中其實已經責備過若干回,誒,有些事情異動之前要先問一問的,也許問了,會有建議,會有幫助,更好更快。去年是筆試后十天復試,說不定今年提前到一周或者更早,只怕〔26〕成果材料準備已然來不及了。
〔22〕這里在第一章即提出申博SCI論文的重要性。
〔23〕同時提出申博時,發明專利等碩士期間科研成果的重要性。
〔24〕爭取兩字,表明正大的預估,為后面第五次落榜鋪墊。
〔25〕學歷與職稱,作者在這里開門見山,作者借正大與自己的侄兒交流的情節,認為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兩大攻堅任務,明確觀點、提出建議。
〔26〕鋪墊情緒。其心路蜿蜒,有詩云:
霧散云收處,心路自分明。
楊柳萬家灣,圍城亦風景。
人生何所去?心向夢中行。
莫道前路遠,詩意總相迎。最后以一首七言絕句結尾:
霧隱考場心鏡清,毛坨重行夢未醒。
雍葭撥云見天日,博士征途啟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