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淡泊,曠達,超脫(2)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游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氣志是良圖。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這既是他本人一生的寫照,也是他對后人的忠告。

心地如淤泥中盛開的白蓮花

司馬禪師想要選一個人到大溈山去當住持。

他下令敲鐘集合全寺僧人,然后宣布說:“你們中間誰能當著大家的面出色地回答我一句話,我就讓他去大溈山當住持。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但是要看你們的本事了。”

司馬禪師拿起一個凈瓶,說道:“這個不是凈瓶,是什么?有誰能回答?”

眾僧抓耳撓腮,面面相覷,分明是凈瓶,卻不能稱作凈瓶,那稱作什么呢?華林和尚也在那里不知所措。

這時候,來了一個蓬頭垢面的和尚,他說:“讓我來試試!”

眾人一看,原來是寺內專干勞役的雜務僧,都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燒火做飯的,居然也想試試!”

司馬禪師問道:“你叫什么?”和尚沉靜地答道:“靈佑。”

于是靈佑和尚就走上前去,從禪師手中接過凈瓶,放在地上,然后一腳把它踢出了院墻,轉身就退了回去。

司馬和尚驚喜地叫起來:“這正是大溈山的住持??!”

既然不是凈瓶,那就一腳踢翻好了,何必多說?眾僧目睹了靈佑深得禪機,個個心服口服。后來靈佑和尚便去大溈山當了住持,創立了中國禪宗五大宗派之一的溈仰宗。靈慧的靈佑和尚獨具禪眼,他直來直去,在充滿佛氣的寺院里,像一朵淤泥中的白蓮花。

心地清凈,不著一物,故能以伙夫身份開創中國禪的溈仰宗。他本無意去爭奪這個住持位置,他有的是一顆璞玉一般的心。

一個人做到無欲的時候,就放棄了心中的雜念,就是清空了心靈里面的世俗生活積存下來的枯枝敗葉。清空了心靈,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生命的自由和獨立。

滋養自然之心,保持純真本性

陶淵明原是晉朝大司馬陶侃的曾孫。他一生仕途不達,曾做過五次官,最后一次在家鄉附近當了一個小縣令。他在任大概一百多天時,有名督郵前來視察,旁人提醒他“應束帶事之”,還要送些厚禮給他。陶淵明一聽心里不高興,督郵算個什么人物?乃鄉里小兒。我怎能為五斗米折腰呢?這樣他就找了個理由辭去了縣令,回鄉歸隱,回歸自然。

返鄉后,陶淵明過著耕讀的生活,生活雖然并不富裕,但精神上自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舟搖之以輕蕩,風飄之而吹衣”,他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后他寫下了《桃花源記》等著名詩篇,表達了他的理想。

自然可以開啟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人久居鬧市,心久系官場人但實際上活得很累,一些榮華富貴,一些名聲贊譽都是表面的東西。月明風清時,人立于月下,就會突然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可笑、很荒唐。整日費盡心思與人爭斗,為官職而不恥說那些不愿說的話,何必要這樣難為自己?此時,放下來,走出去,到自然的懷抱中沐浴春風,攀登高山,放歌曠野,你會舒服許多。自然是功名的清新劑。

莊子認為,養心首先要養自然之心,要保持人原有的那種質樸、純真的自然屬性。整日工于心計、追逐名利,如何養生,如何養心?

回到自然去!在心態上回到自然去!這就是莊子給我們的啟示。

心靈就像一輪秋月掛于高天,清輝彌漫,皎潔晶瑩,如果你總是受制于世俗的聲色名利,你的心就會充滿濃厚的烏云,那輪心靈的明月就會越來越暗淡,直至無光。因此,一個現代人,如果能多接近自然,就能清除心靈的烏云,那輪心月就會煥發出本屬于它的明麗,生命也會在心月的清輝中常駐常新。

游心于物之初,逍遙于白云之上

在《莊子?田子方》篇中,莊子杜撰了一則孔子拜見老子的故事。

孔子拜見老子,老子剛洗了頭,正披散著頭發等待吹干,那凝神寂志、一動不動的樣子好像木頭人一樣??鬃釉陂T下屏蔽之處等候,不一會兒見到老子,說:“是孔丘眼花了嗎,抑或真是這樣的呢?剛才先生的身形體態一動不動的,真像是枯槁的樹樁,好像遺忘了外物、脫離于人世而獨立自存一樣。”老子說:“我是處心遨游于混沌宇宙初始的境域。”

孔子問:“這說的是什么意思呢?”老子說:“你心中困惑而不能理解,嘴巴封閉而不能談論,還是讓我為你說個大概。最為陰冷的陰氣是那么肅肅寒冷,最為灼熱的陽氣是那么赫赫炎熱,肅肅的陰氣出自蒼天,赫赫的陽氣發自大地;陰陽二氣相互交匯融合而產生萬物,有時候還會成為萬物的綱紀,卻不會顯現出具體的形體。消逝、生長、滿盈、虛空,時而晦暗、時而顯明,一天天地改變、一月月地演化,每天都有所作為,卻不能看到它造就萬物、推演變化的功績。生長有它萌發的初始階段,死亡也有它消退敗亡的歸向,但是開始和終了相互循環,沒有開端,也沒有誰能夠知道它們變化的窮盡。倘若不是這樣,那么誰又能是萬物的本源?”

孔子說:“請問游心于宇宙之初、萬物之始的情況。”老子回答:“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至美’、‘至樂’了,體察到‘至美’也就是遨游于‘至樂’,這就叫做‘至人’?!笨鬃诱f:“我希望能聽到那樣的方法?!崩献诱f:“食草的獸類不擔憂更換生活的草澤,水生的蟲豸不害怕改變生活的水域,這是因為只進行了小小的變化而沒有失去慣常的生活環境,這樣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就不會進入內心。普天之下,莫不是萬物共同生息的環境。獲得這共同生活的環境而又混同其間,那么人的四肢以及眾多的軀體都將最終變成塵垢,而死亡、生存終結、開始也將像晝夜更替一樣,沒有什么力量能夠擾亂它,更不去介意那些得失禍福!舍棄得失禍福之類附屬于己的東西就像丟棄泥土一樣,懂得自身遠比這些附屬于自己的東西更為珍貴,珍貴在于我自身,而不因外在變化而喪失。況且宇宙間的千變萬化從來就沒有過終極,怎么值得使內心憂患?已經體察大道的人便能通曉這個道理?!?

孔子說:“先生的德行合于天地,仍然借助于至理真言來修養心性,古時候的君子,又有誰能夠免于這樣做呢?”老子說:“不是這樣的。水激涌而出,不借助于人力方才自然。道德修養高尚的人對于德行,無須加以培養,萬物也不會脫離他的影響,就像天自然地高,地自然地厚,太陽與月亮自然地光明,又哪里用得著修養呢!”

孔子從老子那兒回來,把見到老子的情況告訴給了顏回,說:“我對于大道,就好像甕中的小飛蟲對于甕外的廣闊天地??!不是老子的啟迪揭開了我的蒙昧,我不知道天地之大那是完完全全的了。”

老子告訴孔子,他“游心于物之初”乃是“至美至樂”。

一個真正得道的人,他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藝術品,任何事物都充滿了難言的真善美?;淞?,可以葬花;葉落了,可以做成美麗的標本。一個心境淡泊的人,他不會被世間的榮枯牽絆,也不會因為萬物的流逝而或喜或悲,忘記一切,超脫一切,就能在一切當中逍遙自如。由此觀之,人如果能夠忘記各種欲念是非,把生活當作樂趣,他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快樂。

真正的人生之路是回歸自然

有一次,歸靜禪師被皇帝請到了京城,住進了皇家的御花園?;实壅f:“聽說你的繪畫很神奇,你能用一幅畫描繪出人生之路嗎?”

人生之路,豈能用圖畫描繪?然而,歸靜禪師卻點了點頭,說:“試試吧。”

一天、兩天過去了,歸靜禪師待在畫室,毫無動靜。十天、半月過去了,歸靜禪師說仍未畫好。而且,他的畫室整天門窗緊閉,不允許任何人進入。

半年時光悠然而逝,初春的萌芽已經變成了飄飄黃葉?;实墼俅握僖姎w靜禪師,急切地說:“我對你的那幅畫越來越感興趣了,不知你何時能畫好?”

歸靜禪師微微一笑,說:“我的畫已經準備好了,但是,不知欣賞畫的人準備好了沒有?”

皇帝急不可耐地跟著歸靜禪師來到畫室。禪師說:“不用進屋,站在大門口,在遠處欣賞就可以了?!?

說著,他推開門。于是,畫室之內,整整一面墻的壁畫撲面而來。

畫面上,山峰聳立,溝壑縱橫,溪流洄轉,林木蔥蘢。畫面正中是一座房子,房子向外開了一扇門,門外,一條小路蜿蜒在林木叢中。它彎彎曲曲,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時寬時窄,時隱時現,隱沒在一抹遠山里,不知它通向哪里,更不知它終于何方……

皇帝指著小路問道:“那是一條什么路?”

歸靜禪師說:“這就是生活之路,人生之路?!?

皇帝又問:“它通向何處?”

歸靜禪師說:“我去看看?!?

歸靜禪師竟然真的走進了畫中,通過那扇門,踏上小路,走向遙遠,漸漸消失在遠山的青黛之中……

皇帝等了很長時間,歸靜禪師卻一直沒有回來。他好奇地走進畫室,走到壁畫前面。于是,他驚訝地發現,那扇門,居然是真的!門外蜿蜒的小路,就是園林中的曲折的花徑,通向遠方的群山。

在禪宗看來,人和自然是合一的,因此許多禪師非常強調觀照自然,并把它看作是領悟佛法的途徑,“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佛身充滿于法界”,佛法“如朗月處空,無不見者”。因此,要領悟佛法,就必須觀照自然??梢?,這里,歸靜禪師是想借助自己的生花妙筆向皇帝開示:真正的人生之路是回歸自然。

外在聲色如夢似幻,內在心靈湛然寂靜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道:“你是大器,至今終能成就,從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應發心再參善知識,不要忘記行腳云游是禪者的任務?!?

有一年,峨山聽說白隱禪師在江戶的地方開講《碧巖錄》,便到江戶參訪白隱禪師,并呈上自己的見解,誰知白隱禪師卻說道:“你從惡知識處得來的見解,許多臭氣熏我!”

于是,便把峨山趕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來。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難道白隱禪師看不出我有實悟?或許是在考驗我吧!便再去叩禪師的門說道:“前幾次都因我的無知,而觸犯了禪師,愿垂慈誨,我一定虛心納受?!?

白隱禪師道:“你雖擔一肚皮禪,到生死岸頭,總無著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須聽我‘只手之聲’(參一只手所發出的聲音)!”

自此,峨山便在白隱禪師座下隨侍四年,三十歲那年終于開悟。

一旦盡力去聆聽那“只手之聲”,你就踏上了心靈的解脫之旅。通向心靈奧秘的橋梁架起來后,眼睛會說:“你超越我看見的東西?!?

心靈說:“視覺、聽覺的彼岸布滿奧秘——你是來自彼岸的使者,就好像夜闌降臨,地球的面前顯露的星斗,萬古長空如今一朝顯露?!?

正所謂“外在聲色如夢似幻,內在心靈湛然寂靜”,外部環境復雜囂噪,內部心靈又是深埋于思想之下。與其被外界的煩擾弄得心神不定,何不明白自己的心靈,傾聽無比奇妙的“只手之聲”,一勞永逸地獲得心靈的自由與解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乌拉特前旗| 延长县| 察哈| 惠来县| 龙胜| 全州县| 临猗县| 大方县| 吴桥县| 光泽县| 琼海市| 长武县| 临泽县| 府谷县| 舟曲县| 海晏县| 托里县| 靖西县| 安福县| 米脂县| 青河县| 上林县| 峡江县| 大城县| 丰原市| 罗江县| 临安市| 兴海县| 泌阳县| 和林格尔县| 万全县| 伊宁县| 新野县| 琼中| 武定县| 济南市| 临夏市| 张家港市| 红原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