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派誰治黃
- 大明洪武:朱棣,你做太子不做?
- 刻骨針
- 2124字
- 2024-07-22 09:11:56
眼見朱元璋動怒,七人噤若寒蟬。
詹徽心底里罵開了聲,地方上那些混賬東西,連一點小事都做不好。
修筑堤壩有這么難?
朝廷每年撥下去這么多銀子,難不成是打了水漂!
可皇帝的怒火得有人來消,詹徽稍作思索,便道:
“陛下,當務之急是派遣得力重臣前往賑災,決不能讓洪水肆虐了。”
“說的都是屁話,等人過去,百姓早死絕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開封府知府是誰?發生了這么大的事情,為什么不上報?”
詹徽稍加回憶,答道:“開封府知府名為樂暉,洪武十九年同進士出身,授太康縣知縣。
洪武二十三年,因在太康縣頗有政績,于戶部大考中列為優秀,升為知州。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樂暉上奏條陳時弊,陛下您還有所褒獎。
也就是在今年一月,樂暉升為開封府知府。”
“照你所說,他并非庸官。”
朱元璋腦海中有些許印象,當時看奏本,這人不是個百無一用的蠢材。
既如此,為何會在這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情上犯渾?
詹徽有些心驚膽戰,回道:“陛下,臣以為,或許是情況緊急,故此樂暉只好請求錦衣衛代為上奏。”
“哼!辦事不利,咱看他也不是什么好鳥。”
“陛下息怒。”
七人跪地開口,也不敢多說什么,唯恐觸怒皇帝。
“息怒?咱是怒氣消了,那百姓的怒氣誰來消?”
朱元璋冷笑著,“要不咱把你們的腦袋全給掛城門樓子上,消一消老百姓的怒氣!”
詹徽汗都下來了。
自從懿文太子病逝之后,皇帝的性子愈發的喜怒無常。
皇帝說要上城門樓子,那肯定得有人倒霉。
只不過地方上官員治黃不利,和他們這些身在京師的京官能有什么關系?
遠隔千里,把他們腦袋摘下來,實在是冤得慌。
見無人說話,朱元璋冷哼道:“取河道圖來!”
老太監急急忙忙去了,這個時候,任何一點拖延懶散,都將是催命符。
很快,河道圖呈上,御前展開,朱元璋走了下來,皺眉看著黃河河道圖。
眉眼一抬,見幾人還跪在那里,朱元璋斥道:“都他娘的跪在那里干什么,過來看圖!”
“是!”
七個大明文臣的尖子生從地上爬起來,彎著腰束著手,小心翼翼的站在旁邊,探頭探腦的瞧著河道圖。
朱元璋伸手一指,道:“這一次黃河決堤,從陽武開始,到原武,封丘,而后順勢南下,泛濫區域從中牟、祥符、蘭陽,一路南下到達陳留、通許、杞縣,而沙河、弱水兩側扶溝、太康也不能幸免!
沙河、隱水匯聚到潁水,上游水位暴漲,下游也難以幸免,陳州同樣會洪水泛濫,民不聊生。
整個開封府內,多大十一個州縣遭此天災,范圍如此寬廣,到現在竟然還沒能拿出具體的法子來。
該殺!都該殺!”
詹徽幾人看著河道圖上面標注出來的州縣,不免心驚膽戰。
大半開封府都已經淪為水患區,而通政使接到的相關奏報,卻寥寥無幾。
最終,還是錦衣衛一封六百里加急直達天聽。
“通政司辦的什么差?”
朱元璋冷不丁發問,嚇得通政使一個頭磕在地上,戰戰兢兢道:“陛下,臣并未收到相關奏本,實在是不知啊。”
“哼!這也不知,那也不知,要你們有何用!”
“陛下息怒。”
幾人跪在地上,吏部尚書詹徽壯著膽子繼續道:“陛下,而今之計當是派遣得力重臣巡視河南,盡快遏制黃河水患,避免更多的險情。至于開封府水患不奏一事,臣以為,還需等到水患結束方能處理。
臨陣之際,當以賑災搶險為重,留他們一條性命,先救百姓。”
“這幫贓官!”
朱元璋微瞇了瞇眼,右手摩擦著腰帶,這是他要殺人的習慣。
不過詹徽說的有些道理,臨陣換帥容易導致軍心不穩,殺人的計劃得延后。
“照你這么說,咱該派誰去?”
詹徽本就是人精,此刻稍作猶豫,便道:“微臣以為,黃河水患波及甚廣,百姓流離失所,定有怨言。
若是派遣以小官,不僅不能辦事,朝廷還會背上不恤民生的罪名。
可若是大官,則朝廷現在的確無人可派,各部壓力已經很滿,人員極度不足。”
這并非詹徽危言聳聽,而是在朱元璋的清洗之下,京師官員的確不足。
就說六部尚書只有五人便可見端倪,禮部尚書一職至今空懸,并非朝廷不想設置,而是無人能擔此大任。
而詹徽不僅是吏部尚書,身上還兼著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擔子。
打兩份工,拿一份工資,也是苦逼的打工人。
“照你的意思,咱還得親自去?”
“微臣不敢。”
詹徽渾身一哆嗦,急忙道:“微臣以為,此番水患災情極重,須得派遣一宗室前往治災。
一來可震懾當地官員,讓其不敢生出異心;
二來也能撫慰百姓,平息民怨。”
朱元璋一挑眉,“你說的是允炆?”
好一個詹徽,拐彎抹角的鋪墊了半天,結果是個太孫黨?
“皇次孫殿下聰慧穩重,但年紀太小,又不曾出宮,恐閱歷不足。”
感受到朱元璋話語中隱含的幾分殺意,詹徽哪敢順著話頭接,即刻改口道:
“微臣說的是身在開封府的周王殿下。
周王久居開封,對當地風土人情極為了解,微臣以為,由他代天巡狩,最是合理。”
“朱橚這混賬東西,開封府發生這么大事情,不見他上奏,咱還沒找他麻煩,現在叫他去巡視,咱不放心!”
朱元璋搖了搖頭,不過詹徽的提議給了他新的思路。
巡視水患區,做得好那就是漂亮的政績,他正愁朱棣遠在北平,沒點拿得出手的征集來。
正巧這件事情撞上來,他又否了周王朱橚,而養在深宮的朱允炆自然是不可能派出去。
既然如此,這賑災搶險的事情,不妨就交給朱棣去做!
沉吟片刻,朱元璋道:“詹徽你說的有些道理,朱橚是咱的兒子,他什么能力秉性,咱心里清楚。
賑災搶險關系到國計民生,咱不得不慎重處理。
咱在北邊的兒子,能夠做到穩重且愛民,還足以服眾的,不多。
既然要做,那就給咱做好!
即刻擬旨,著燕王朱棣巡撫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