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陽武決堤
- 大明洪武:朱棣,你做太子不做?
- 刻骨針
- 2161字
- 2024-07-22 09:11:10
又是六百里加急?
朱元璋眉眼一跳。
這頻率未免太高了些!
之前六百里加急,秦王正妃王氏嗝屁。
這回六百里加急,是什么事情?
陽武……
好耳熟的名字。
扯開封皮,朱元璋打開奏本。
陽武,又又又又決堤了!
朱元璋想起來,前一段時間奏本中也有陽武決堤的事情。
當時他已經下達標準的處理意見。
怎么這才不到半個月,事態升級了。
直接從尋常的奏本,變成六百里加急。
翻案奏本,語焉不詳,只說事態緊急。
朱元璋眉頭一皺,這里面八成有什么貓膩。
瞧了瞧上奏的人,錦衣衛指揮同知。
不是地方上的知府,也不是河南布政使司的人。
嘶!
不對勁!
地方上官員集體失明了?
朱元璋細細一琢磨,敏銳的覺察到有幾分不對勁。
河南地處北方,失陷年久。
自從北宋滅亡南宋建立以來,北方中原地區長時間被異族統治。
數百年時間下來,地方上胡化極其嚴重,不通漢話之地,比比皆是。
而陽武,又在河南北部地區。
此番決堤,還是錦衣衛上奏,這其中八成有問題。
輕輕敲打著手中的奏本,朱元璋很快便道:“叫六部九卿有司官員前來見朕!”
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自從朱元璋廢丞相,裁撤中書省以來,原本只是正三品的六部尚書,直接官升正二品。
而六部尚書,又和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合稱“九卿”。
陽武決堤已經發展到六百里加急,不是一件小事。
更別說其中似乎還有不少貓膩,實在叫朱元璋放心不下。
洪水如同猛獸,危害極大,對百姓而言,就是徹頭徹尾的天災。
尤其是在古代,一旦發生洪水,絕對是餓殍遍地,浮尸千里。
且不說對于大明的統治會帶來影響,就是朱元璋自己,也難以接受。
搶險救災,刻不容緩。
古代地方上有多爛,朱元璋心里有數。
不死上個幾百上千人,什么事情都能夠被地方官隱瞞下來。
也就是老朱嚴刑峻法,對貪官墨吏動輒剝皮實草,使得百官震惶。
否則死上一千人是個數字,死一萬人也是個數字,十萬人還是一個數字。
地方上官員的覺悟,最高也就是再苦一苦百姓,罪名我來擔。
更多時候,是百姓苦不堪言,而地方官奢靡成風。
而這,是兩千年封建帝制的常態,也是無數百姓習以為常的苦痛。
深吸一口氣,壓下內心里的幾分火氣,朱元璋皺眉看著手中的奏本。
對于這些地方上的官員,一切往最壞的地方去想,絕對不會有錯。
只有錦衣衛指揮同知的奏報,說明地方上沆瀣一氣,鐵板一塊。
連錦衣衛指揮同知都語焉不詳,說明地方上阻力重重,且彼此勾連。
陽武決堤頻發,則證明地方上賑災搶險不利,更能證明,百姓過得是水深火熱的苦日子!
一道語焉不詳的奏本,稍稍思考,朱元璋便得出三條重要結論。
微閉上雙眼,朱元璋靠著椅背,等待著六部九卿有司官員前來。
……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尚書是一把手。
同時,也是掌握大明頂尖權力的那么一小撮人。
六部辦公地點就在午門之內,得到旨意之后,紛紛從小房間里出來。
眾所周知,六部尚書有五個人。
五人一碰頭,干脆就在原地等待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的頭頭。
吏部尚書詹徽輕輕打了個呵欠,左右掃一眼,壓低聲音道:“陛下突然召見,不知道為的什么事情?”
“瞧見沒,傳旨的太監就在那,問問?”
戶部尚書趙勉指了指站在不遠處謙卑的老太監,他心里也沒底。
有事情早朝時就該說了,現在召見,八成是有緊急情況。
又或者,自己這些人辦差不利,皇帝挨個叫過去罵娘。
詹徽點了點頭,伸出手,又努了努嘴。
趙勉眉頭一挑,裝糊涂不看詹徽,雙手往袖口里一塞,別過頭去。
“小氣鬼!”
詹徽罵了一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這貨分明有錢,就是不愿意使銀子。
給太監使銀子,那是自古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
不使銀子,哪里來的最新一手消息,又怎么能做到心里有底!
詹徽捏了捏口袋里的銀子,慢騰騰的走到老太監身邊,竊竊私語了小片刻。
很快,詹徽走了回來,戳了戳趙勉,笑道:“打聽到了?!?
趙勉精神一震:“資善兄請說!”
詹徽搖頭不語,只是伸出手,一臉笑瞇瞇的瞧著趙勉。
“你!”
趙勉面色一變,白眼一翻,不情不愿的從袖口掏出銀子,往詹徽手里一塞。
不動聲色的收好銀子,詹徽干咳了一聲,將其他幾人都喊了過來。
“這回陛下召見,為的是陽武決堤的事情,六百里加急,不是一件小事,你我可得小心,不要錯說了話?!?
其他幾人深以為然,誰不知道皇帝最是愛民如子,出了這檔子事情,皇帝心中有多憤怒,可想而知。
通了通氣,很快,大理寺卿和通政使快步走來。
六部九卿加起來一共七人,簡單的碰頭會面之后,就在老太監的引領下,往文樓走去。
入得文樓,七人跪地山呼萬歲,久久沒能得到上面的回應。
氣氛頓時焦灼起來,即便幾人心中都有底,面對皇帝的沉默,此刻全部有些惴惴不安。
煎熬的等待有十幾個呼吸時間,朱元璋抬眼掃了一眼,道:“起來吧。”
“謝皇帝陛下?!?
“咱接到錦衣衛奏報,陽武再一次決堤,距離上次,不到半個月時間?!?
朱元璋語氣很平淡,但任誰都能感受到他話語中的怒火,“這件事情,咱覺得其中有奸臣作祟,你們覺得呢?”
眾人心底都是一驚,奸臣作祟,那不就是貪官?
皇帝對貪官有多痛恨,自然不必多說,眼下陽武決堤,真要有貪官,恐怕河南那一片都得給殺個干凈。
到時候牽連往上,指不定這京師之內,還得有人人頭落地。
詹徽揣摩著皇帝話里深意,壯著膽子道:“陛下,天災洶涌,非人力所能阻擋。黃河決堤,自杜充炸毀堤壩阻攔金軍開始,已經有數百年泛濫成災,今年北方雨水過多,黃河水泛濫,本在預料之內。”
“既然在預料之內,為何不見提前預防?”
朱元璋怒道,“如今陽武再次決堤,地方上官員,難道都是酒囊飯袋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