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抱怨越多,離幸福就越遠(3)
- 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人生三境界大全集
- 端木自在編著
- 4611字
- 2014-12-11 17:25:23
威爾遜先生笑了笑,正準備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說:“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來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爾頓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爾遜先生一震,問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廠爆炸中失明的嗎?”
盲人仿佛遇見了知音,興奮得連連點頭:“是啊是啊,您也知道?這也難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個,傷的人有好幾百,可是頭條新聞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動對方,爭取多得到一些錢,他可憐巴巴地說起來:“我真可憐啊!到處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頓沒下頓,死了都沒人知道!”他越說越激動,“您不知道當時的情況,火一下子冒了出來,仿佛是從地獄中冒出來的。逃命的人群都擠在一起,我好不容易沖到門口,可一個大個子在我身后大喊:"讓我先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著我的身體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就成了瞎子,命運真不公平啊!”
威爾遜先生冷冷地道:“事實恐怕不是這樣吧?你說反了。”
盲人一驚,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對著威爾遜先生。
威爾遜先生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爾頓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先生,爆發出一陣大笑:“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里面,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去,卻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
威爾遜先生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櫚手杖,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我們遭遇了同樣的問題,我把它解決了,你--沒有。”
同是不幸的遭遇或失敗,有人只能以乞討混日子為生,有人卻能出人頭地,這絕非命運的安排,而在于個人對生活的熱情和堅持或者拋棄與放棄。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屈服于命運,自卑于命運,并企圖以此博取別人的同情,這樣的人只能永遠躺在自己的不幸中哀鳴,不會有站起來的一天。其實,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問題的集合,成功者矢志不渝,不拋棄,不放棄,靠自己的奮斗不斷地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贏得尊重。失敗者心灰意懶,忘記了曾經的理想,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確實,生活總是存在問題的,沒有必要去抱怨,追求成功的路本身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你大可不必為自己的點點得失而大喊不公,應該正視現實,并勇敢面對。
所以,我們應該承認生活充滿問題這一事實,讓生活激勵我們去盡己所能,而不再自我傷感。我們知道讓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們自己對生活的挑戰。承認這一事實也會讓我們不再為自己的生活感到遺憾,因為每個人在成長、面對現實、做種種決定的過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和難題,每個人都有感到成了犧牲品或遭到不公正對待的時候。
承認生活充滿問題這一事實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必盡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變整個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們應該這樣做。當我們幻想生活總是一帆風順的時候,我們往往憐憫他人也憐憫自己,而憐憫自然是一種于事無補的失敗主義的情緒,它只能令人感覺比現在更糟。
生活總是存在問題的,在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總有一些不能如意的。但只要適應它,并堅持到底,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境界談
我們承認生活充滿問題并不意味著一切消極的開始,正因為我們接受了這個事實,我們才能平和自己的心態,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面對困難,不要抱怨要挑戰
美國著名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優秀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著多么高貴的血統或者多么高學歷的人,而是那些有著鋼鐵般的堅定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戰的人。”
李開復博士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天,老板突然問他什么時候可以接替自己承擔老板的職責?李開復當時非常吃驚,連忙向老板表示,自己缺乏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但是老板卻說,這些經驗是可以培養和積累的,而且,老板希望他在兩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這樣的提示和鼓勵,李開復開始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學習和實踐,向自己之前認為“不可能”的工作任務發起挑戰。果然,他在兩年之后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現今享譽全球的麥當勞公司就是在莫里斯·麥當勞和查特·麥當勞兩兄弟不向困難屈服,敢于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中誕生的。
20世紀20年代,這對“不安分”的小青年毅然告別鄉村老家,勇闖美國著名影城好萊塢。
1937年,歷經多次挫折的兄弟二人,抱著永不服輸的念頭,借錢辦起了全美第一家“汽車餐廳”,由餐廳服務員直接把三明治和飲料等送到車上--也就是說,麥當勞兄弟兩人最初辦的是路邊餐館,定位于服務到車、方便乘客的這種經營方式。
由于形式獨特,餐廳很快一炮打響,一時間他們的“汽車餐廳”獨領風騷。后來人們紛紛效仿,辦“汽車餐廳”的人日益增多,麥當勞兄弟的生意大不如初,而且每況愈下。
在困難面前,兄弟兩人沒有絲毫的退縮、沮喪和消沉,繼續冥思苦想著再一次勇敢超越自己的良策。他們摒棄了原有的“汽車餐廳”的服務理念,轉而在“快”字上大做文章,以“想吃花哨和高檔的請到別處去,想吃簡單實惠和快捷的請到我這兒來”的全新經營理念吸引了千千萬萬顧客蜂擁而來,一舉獲勝。
兄弟兩人并沒有滿足于現狀,繼續敢想敢干,敢在“冒尖”和“出奇”上制勝。比如后來推出小紙盤、紙袋等一次性餐具,進行了廚房自動化的革命等來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麥當勞兄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斷戰勝和超越自我的決心和勇氣,并將這種決心和勇氣付諸實踐當中,才將在一般人眼里已經很好或根本不可能的事,徹底推翻或改寫,從而一步步邁向快餐業霸主的地位。
如果你也希望像他們一樣迅速晉升,那么當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艱難工作擺在你面前時,不要抱著“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更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去設想最糟糕的結局,以致遲遲不敢動手去做。
你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不斷重復“根本不能完成”的念頭只會讓你真的不能完成。就像一個高爾夫球員,不停地囑咐自己“不要把球擊入水中”,并想象球掉進水中的情形,在這樣的心態下,你能指望他打出去的球往哪里飛呢?
勇于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信心和勇氣,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砝碼。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蘊涵著極大的能量。勇于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有利于我們不斷打破心靈中的自我限制,充分發揮出自我的潛能。
跳蚤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動物,有著極強的彈跳力。統計表明,一般跳蚤跳的高度可達它身高的400倍左右,所以說,跳蚤可以稱得上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把一只跳蚤放進玻璃杯中,我們就會發現跳蚤會立即跳出來,再重復上幾遍,結果仍會如此。接下來,如果你再次把這只跳蚤放進杯子里,并且立即在杯上加一個玻璃蓋,“砰”的一聲,跳蚤就會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于是,跳蚤就會感到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會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后,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過一會兒,你就會發現跳蚤再也不會撞擊到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
一個小時后,當你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去掉了,它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跳;再過幾個小時,你會發現這只跳蚤還在原來的高度跳。一天以后發現,這只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里不停地跳躍--其實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難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絕對不是。問題在于經過幾次碰撞,它在心里面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
在我們的工作中,很多人也有著類似的“跳蚤式”經歷,雖屢屢去嘗試成功,但是往往事與愿違,屢屢失敗。經過幾次碰壁以后,便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以為“蓋子”已成為自己無法逾越的高度,失去了向困難挑戰的勇氣。在這種心態的作用下,他們不是重整旗鼓,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因此,當“蓋子”掀起的時候,他們已經失去了挑戰的勇氣,不敢再跳,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跳了。他們往往因為害怕成功高度的限制,而甘愿忍受平庸者和失敗者的生活。
境界談
“職場懦夫”永遠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如果你羨慕別人的晉升,那么,你一定要明白,他們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在復雜的職場中,正是秉持“挑戰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這一原則,他們磨礪生存的利器,不斷力爭上游,才脫穎而出。
不必報怨,微笑面對困境
人生有兩種境況:順境和困境。每一個人或許都能微笑地面對順境,但是能夠做到微笑面對困境的卻少之又少。你或許會說:什么,我對困難微笑?這可能嗎?困難如蛇蝎毒蟲般恐怖,我哭恐怕都來不及呢。然而,越是有大成就、大作為的人,越是會坦然地面對困境。他們的經歷告訴他們,磨難和困境才是幫助他們成功的動力。
巴爾扎克曾經這樣說道:困境是珍貴的賜予,它是天才的晉身之階,信徒的洗補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同時也是弱者的無底之淵。困境以其可怕的面貌出現,可是當你永遠前進,勇于探索,揭開它的真面目以后,你會發現美好的風景原來藏在其中。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沖它微笑,它也沖你微笑;你沖它發怒,把它擊碎,那么你也只會看到那個支離破碎的自己。而困境恰恰又是生活的一種形式,所以你也面對困境微笑,這個微笑不是沒有意義的傻笑,而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一種自信。只有敢于面對生活,敢于面對困境,才是命運的掌控者。
中國萬向集團總裁魯冠球,曾名列世界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統計的中國內地富豪榜第四位。他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更是一個不怕困難、艱苦創業的強者。從白手起家到如今的成就,這其間的困難或許不是你我所能想象到的。魯冠球因為這些困難怕了嗎,止步了嗎?沒有。讓我們共同來看看這個人生的掌控者是如何微笑地走過困境的。
魯冠球15歲時便已輟學,當了一個打鐵的小學徒,經過3年的學徒生活,魯冠球對機械農具非常熟悉,也使他對機械設備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1969年他大膽接管了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事實上,當時的這個農機修配廠只是一個只有84平方米破廠房的爛攤子,經濟效益不好,眼看著就有支撐不下去的傾向。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以前生產的萬向節產品仍然大量積壓在庫房中。由于沒有銷路,廠子已經有半年不能按時給職工發工資了。面對著剛接過手的難題,魯冠球沒有退縮,也沒有愁眉苦臉。他積極地行動起來,仔細分析廠子的情況,對癥下藥。另外,他總是面帶笑容,不但給了自己鼓勵,也把整個廠子的氣氛帶動起來,人人都覺得這笑容就是代表這廠子真的是有救了。魯冠球組織30多名業務骨干,兵分幾路,天南海北,到處探聽汽車萬向節的生產銷售情況,周旋于各地汽車零配件公司之間,為產品找到了銷路。后來,他又將一個鐵匠鋪向汽車零部件生產的方向轉變,一步一步地在困難中走出了光明。魯冠球曾說:“面對挫折和失望,我曾經獨自徘徊在錢塘江畔。當時,看到那滾滾波濤,壓在胸口的苦悶和失望一下子煙消云散,我對人生又充滿了激情和希望。我不相信命運總是對我如此無情。而我承受苦悶和失望的心態,就是在記不清多少次的苦悶和失望中煉成的!”
當所有的人為了他今天的顯赫成績而羨慕不已時,又有幾個人會想到,其實他也是從困境中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在三十多年來的成長歷程中,他帶領著企業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在這些困境的摸索中,他才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創造了中國的跨國集團公司。
境界談
困境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你只有微笑地去接受它,打開它,弄明白它,你或許才能真正享受到上天的恩賜。很多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會垂頭喪氣,以至于使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困境才是篩選人才的漏斗,勇敢地接受它,克服它,你或許才能避免被篩去的危險。看那些成功的人,哪一個不是擁有著強大的靈魂,敢于對生活微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