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抱怨越多,離幸福就越遠(1)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里抱怨給自己聽。我們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我們的愿望。這樣一來,我們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我們的人生也會更加的美好、圓滿。

抱怨起不到任何作用

生活中許多失業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充滿了抱怨。失業的痛苦困擾他們的身心,使他們覺得自己仿佛被命運擠到墻角(其實是他們自己走到了命運的墻角),因此只有通過抱怨來平衡自己。然而,這種抱怨的行為恰好說明他們所遭遇的處境是咎由自取。

季某是北京一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能說會道,各方面都表現出不同凡響。他在一家私營企業工作兩年了,雖然業績很好,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提升。

季某心里有些不舒暢,常常感嘆老板沒有眼力。一日,和同事喝酒時季某發起了感慨:“想我自到公司以來,努力認真,試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我為公司建立了那么多的客戶,業績也很不錯。雖然兢兢業業,成就人所共知,但是卻沒人重視、無人欣賞。”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本來老板準備提升季某為業務部經理。得知季某之言,心里不是滋味,后來放棄了提升他。季某之所以得不到老板的提升,就在于他不了解老板的心理,而只是一味地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抱怨老板沒有識人之“能”。

抱怨是無濟于事的,只有通過努力才能改善處境。人往往就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形成了高尚的品格。相反,那些常常抱怨的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產生真正的勇氣、堅毅的性格,自然也就無法取得任何成就。不妨假想一下,你喜歡與那些抱怨不已的人為伍,還是與那些樂于助人、充滿善意、值得信賴的人共事呢?哪一種同事更受歡迎呢?

有時候,在工作和生活之中,碰到一些并非我們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只要我們站在公司的立場上,為公司著想,而不是置身事外,采取觀望態度。那么,我們所做出的努力將會得到回報。在現實中,我們難免要遭遇挫折與不公正待遇,每當這時,有些人往往會產生不滿,不滿通常會引起牢騷,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從心理角度上講,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自衛行為,但這種自衛行為同時也是許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騷、抱怨會削弱員工的責任心,降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幾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許多公司管理者對這種抱怨都十分困擾。一位老板說:“許多職員總是在想著自己"要什么";抱怨公司沒有給自己什么,卻沒有認真反思自己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夠不夠。”

對于管理者來說,牢騷和抱怨最致命的危害是滋生是非,影響公司的凝聚力,造成機構內部彼此猜疑,渙散團隊士氣,因此他們時刻都對公司中的“抱怨者”有著十二分的警惕。

抱怨的人很少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不認為主動獨立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卻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然。其實這樣的抱怨毫無意義,至多不過是暫時的發泄,結果什么也得不到,甚至會失去更多的東西。一個將自己的頭腦裝滿了過去時態的人是無法容納未來的。聰明的做法是停止計較過去,不要對自己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耿耿于懷。

現在一些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由于缺乏工作經驗,無法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樣體面。然而,當老板要求他去做應該負責的工作時,他就開始抱怨起來:“我被雇來不是要做這種活的。”“為什么讓我做而不是別人?”對工作就喪失了起碼的責任心,不愿意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將工作做得粗陋不堪。長此以往,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評的惡習,將他們卓越的才華和創造性的智慧悉數吞噬,使之根本無法獨立工作,成為沒有任何價值的員工。

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里都是自毀前程。中軟國際副總裁林惠春先生說:“抱怨是失敗的一個借口,是逃避責任的理由。這樣的人沒有胸懷,很難擔當大任。”

境界談

抱怨和嘲弄是慵懶、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它像幽靈一樣到處游蕩擾人不安。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如果你想讓自己變得優秀,不妨在遇到不公或是心情郁悶想要發泄時多問一下自己“我抱怨什么?有什么可值得我去抱怨的”,然后平靜地將答案告訴自己。

喋喋不休讓你一無所有

比爾·蓋茨說過,一個善于為失敗準備借口的人,無論怎么掩飾,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懦夫!

在我們的一生之中,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每份工作都有它的價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什么樣的工作,我們便會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工作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陪伴我們安然行走在人生大道上的重要保障。因此,對我們來說,一切合法的工作都值得我們去尊重,一切值得我們尊重的工作都有它不容輕視的價值。

現為通泰電子集團首席執行官的約翰·克林斯頓在向外界介紹他的成功秘訣時說:“我并不認為自己有多么優秀,我只是經常對自己的員工強調:在公司中無論你是什么身份,干著什么樣的工作,是CEO,還是普通員工,都必須記住一點--只有看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會有發展,否定自己的勞動是個巨大的錯誤。”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只能勉強領薪,在人生事業上無足輕重。正是這樣的態度嚴重地限制了他們的人生價值,阻礙了他們事業的發展。他們置身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之中,雖也將工作當成一種必須,但卻認識不到工作的真正價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不過是為了生計。他們輕視自己的工作,對工作敷衍了事,總把心思放在怎樣才能干一件大事來擺脫自己的現狀上。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有大的發展!

著名的管理咨詢專家蒙迪·斯泰爾在為《洛杉磯時報》所撰寫的專欄中曾經說道:“每個人都被賦予了工作權利,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工作是人的天職,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當我們把工作當成一項使命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發現機會,取得成功。當然,擁有這種工作態度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輕視工作"成為一種習慣時,其結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漸平庸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損失了一些金錢和時間,但是對你的人生將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奎爾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修理這活太臟了,沒本事的人才干這樣的活,一天到晚累個半死,渾身上下沒一處干凈地方,真是丟死人了。

如此,奎爾每天都在這種抱怨和不滿的心情中度過。他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份很低等的工作,只是日復一日地在為一點可憐的工資出賣苦力。因此,他便慢慢地開始消極怠工,當同他一起進廠的同事將眼光盯著師傅手上的“活”時,他卻窺視著師傅的眼神和舉動,稍有空隙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幾年過去了,當時同他一起進廠的三個工友,各自憑著自己的技藝和工作的勁頭,或升職做了他的上司,或另謀高就有了自己的事業,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只有他,仍舊在抱怨聲中,做著他自己蔑視的修理工。

奎爾的行為所造成的結果難道是一種偶然嗎?相反,這是一種必然。作為員工,你幼稚地認為你對工作的輕視目光,會瞞得過老板的視線。老板們或許并不了解每個員工的具體表現,熟知每一項工作的細節,但他能作為你的老板,或者因為經驗,或者因為曾經在某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一定有他超出一般的能力和見識。你輕視他給你的工作,他自然也會根據你對工作的態度來設定你在公司的未來。這一點,天經地義。

在我們身邊,奎爾這樣的人并不少見,他們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將工作看成是創造人生事業的必由之路和發展人格的助力,而把它視作衣食住行的供給工具,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無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勞碌。這樣的錯誤觀念將他們人生和事業都定格在一種永遠被動的生活方式里,使他們不愿意奮力崛起,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對他們來說只有體面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只有從事有高薪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致富。豈不知任何偉大的工程都始于一磚一瓦的堆積,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是從一點一滴中開始的。這一磚一瓦、一點一滴的累積,都需要他們在工作中以盡職盡責的精神去完成。

好崗位、好工作人人趨之若鶩,普通瑣碎的工作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好工作和好崗位是從哪里來的呢?什么樣的工作才算是普通瑣碎的工作呢?

亨利和阿爾伯特是同班同學,兩個人大學畢業后,恰逢英國經濟動蕩,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便降低了要求,到一家工廠去應聘。恰好,這家工廠缺少兩個打掃衛生的職員,問他們愿不愿意干。亨利略一思索,便下定決心干這份工作,因為他不愿意依靠領取社會救濟金生活。

盡管阿爾伯特根本看不起這份工作,但他愿意留下來陪亨利一塊兒干一陣子。因此,他上班懶懶散散,每天打掃衛生時敷衍了事。一次、兩次、三次,老板認為他剛從學校畢業,缺乏鍛煉,再加上恰逢經濟動蕩,也同情這兩個大學生的遭遇,便原諒了他。然而,阿爾伯特內心深處對這份工作抱著很強的抵觸情緒,每天都在應付自己的工作。結果,剛干滿了三個月,他便徹底斷絕了繼續干這份工作的念頭,辭了職,又回到社會上,重新開始找工作。當時,社會上到處都在裁員,哪兒又有適合他的工作呢?他不得不依靠社會救濟金生活。

相反,亨利在工作中,拋棄了自己作為大學生--高等學歷擁有者的身份,完全把自己當作一名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每天把辦公走廊、車間、場地,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半年后,老板便安排他給一些高級技工當學徒。因為工作積極,認真勤快;一年后,他成為了一名技工。盡管如此,他依然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在工作中不斷進取,認真負責。兩年后,經濟動蕩的局面稍稍穩定后,他便成為了老板的助理。而此時,阿爾伯特才剛剛找到一份工作,是一家工廠的學徒。但是,他認為自己是高等學歷擁有者,應該屬于白領階層。結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仍然把活干得一塌糊涂,終于在某一天,他又回到街頭,去尋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一個不輕視自己工作的人,工作中任何一件瑣碎和不起眼小事都會成為他成長和鍛煉自己的機會,一個尊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人,根本無需為他的未來擔心。

境界談

平凡的是工作崗位,平庸的是工作態度。無論你從事的工作多么瑣碎,都不要看不起它。要知道,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你誠實地勞動,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你在工作中所能收獲到的一切,完全取決于你對工作的態度。

抱怨讓你失去機會

霍桑說過,對于那些實際上影響我們一生的前途和最后歸宿的事件,我們甚至也只能知道其中的一部分。還有數不清的大事--假如稱之為大事的話--差點兒發生在我們身上,然而卻從我們身邊掠過,沒有產生什么實際效果,甚至也沒有反射任何亮光或陰影到我們的心上,使我們察覺到它們的接近。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一些人,他們整日在不同公司之間穿梭,看起來很忙,但卻不是在為工作而忙,而是在忙著到處尋找工作。他們曾經在許多公司任職,從事過不同的職業,能力不能說沒有,但卻被自己滿腹的抱怨掩蓋。其實,他們所抱怨的東西并不是導致失業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這種抱怨的行為正好說明,他們現在的處境---四處尋找工作的苦楚,完全由自己一手造成。

他們說:“每天累死累活,只能拿到這點錢,這算是什么工作。”

他們說:“老板太摳門,干得再好有什么用?”

他們說:“公司領導一個比一個差勁,這根本就是一個爛攤子,在這干得再久也翻不了身。”

……

他們就這樣抱怨公司的老板摳門;抱怨工作時間過長;抱怨公司管理制度嚴苛;甚至抱怨自己當初怎么會進這家公司……他們的這種抱怨,有時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固有的矛盾之間會得到一些實據,因而也許會受到一些善良之人的寬慰,使自己的內心壓力暫時得到一定的緩解,并不能給公司造成損失而影響自己的發展。但是,持續的抱怨勢必會使人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不能專注地工作,甚至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問題自然就出現了,到那時即使你不吵老板的魷魚,老板也已將你排在了最應辭去的人之列。何況,如果你因此養成抱怨的習慣,想找到下一份工作,或者想在下一份工作中有所作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這一點,凡是頻繁換過工作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體會。

《致加西亞的信》的作者阿爾伯特·哈伯德曾向一位聘用過數以百計員工的管理者請教,他是如何考察不同的應聘者的。這位管理者說:“我招聘員工時,十分看重應征者如何評價自己剛剛離開的那家公司和以前從事的主要工作。如果前來應征的人只是說過去雇主的壞話,甚至惡意中傷,這種人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加以考慮的。”

抱怨使人思想膚淺,心胸狹窄,一個將自己頭腦裝滿了抱怨的人無法容納未來,也不會被未來容納。

看看我們周圍那些只知抱怨不努力工作卻在努力找工作的人吧,他們從不懂得珍惜自己目前的工作機會,總是抱著近乎愚蠢的奢望,以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他們不懂得,豐厚的物質報酬是建立在努力工作的基礎上的;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技能。他們在日復一日的抱怨中,失去一次又一次工作機會,任自己的大好年華白白流逝,使自己未得到良好增長的技能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變得一錢不值。他們始終沒有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嚴酷的現實: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工作機會來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機會,不在自己現有的工作中努力,不管學歷有多高、能力有多強,最終都會被龐大的失業隊伍淹沒。

小王大學畢業后便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同學、朋友都祝賀他,他開玩笑道:“瞧瞧你們那點追求,這工作就算好了?這只是開頭,好的還在后面呢。”小王工作后,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房子,這時他的女友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于是倆人決定合租。兩個人兩份工資,交完房租外,剩下的足夠貼補生活之需,日子過得相當愜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东至县| 张北县| 广南县| 阿图什市| 自贡市| 临沧市| 安顺市| 丰城市| 库伦旗| 北碚区| 八宿县| 和田县| 攀枝花市| 田东县| 广东省| 宣化县| 盐池县| 杭锦旗| 鲁甸县| 遵义县| 莫力| 肥乡县| 北票市| 夏邑县| 仙游县| 筠连县| 闽侯县| 乐至县| 阜康市| 库尔勒市| 扬中市| 普宁市| 英吉沙县| 乐亭县| 林西县| 睢宁县| 云梦县| 禄丰县| 桃江县|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