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是什么讓我們沉不住氣(3)
- 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人生三境界大全集
- 端木自在編著
- 3820字
- 2014-12-11 17:25:23
有句話叫“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的處境證明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正確的,在整日不得閑的時候,我們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快樂。我們在整天忙著賺錢,物質財富得到極大豐富的今天,住在裝飾得如同皇宮般金碧輝煌的鋼筋水泥結構中,各種娛樂設備應有盡有,卻總感到丟失了點什么,總感到心里特別空虛,總感到生活如同一灘死水一樣沒有生氣,如同沒放鹽的飯菜一樣沒有滋味。我們只顧著經營身體賴以寄存的有形的家,卻把心靈的家園荒蕪了--我們把“心”丟了。而心是人的主宰,是人區別于動物的唯一身份證明。馬牛是沒有“心”的,它們奔波勞碌,方才換得一把糧草,終其一生,都是為了糧草而活。如果人的行為離開“心”的正確指導,如果人的心靈家園荒蕪,僅為了衣食而奔波,與動物又有何差別呢?
于是乎有人到處尋找自己丟失多時的“心”,尋找昔日的感動與激情。有人去歌廳、迪廳尋找,有人到酒場上尋找,甚至有人動用高科技手段到網上找??勺罱K都一無所獲。一味在物質世界里尋求無異于緣木求魚,一味在名聲、權力、財富、享樂中尋覓,只能使心靈更加荒蕪。
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自己整天吃山珍海味、生猛海鮮,卻不如天天背著窩頭爬山的老年人活得充實,為什么兩口子穿戴都是名牌,卻不如穿粗戴俗的老年人夫妻恩愛,過得有滋味。其實,老年人生活充實而富有激情也沒有什么秘方。正如他們所說“我亦無他,唯心細耳”。如果我們真能和老年人一樣閑暇時種竹澆花,下班后夫妻雙雙牽手把家還,飯后到公園散散步。我們也能像以前一樣感到充實,感到有激情,感到生活的樂趣,也能找回自己丟失的“心”。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快樂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不過我們沒有用心體會罷了。
境界談
其實,生活中情調要靠自己去創造,與其苦苦地去追尋,不如先細心體會眼前實在的快樂。樂趣并不在遠處,就在眼前,何必舍近求遠?我們往往在山間海崖追尋青鳥,卻不知青鳥就在窗前。
人生待足何時足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說正為這一段時間老是做噩夢而痛苦。問及所夢內容,幾乎全是為了一點私利而與別人糾纏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好生苦惱。我便裝作行家,為之解夢,勸他最近放下手中的生意,到處走走,躲一下“小人”,便可不再做噩夢。
朋友心中有事,自然不得清閑,即使在睡夢中也一樣。而醒來時,更是驅趕此身,作無盡的追求。當時沒敢與朋友直言,其實真正的“小人”是自己,是自己白日里老是想著為了蠅頭小利去與人糾纏,所以才夢里不得安寧。如果整天為名利所累,萬事擾心,不得安寧,即便物質生活上錦衣玉食,但精神壓力不能排解,也只能悉苦萬端。
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崩斎皇巧鐣l展最有效的潤滑劑,但不可過于看重名利,過于為名利奔波不休。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講究效益的環境里,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應正確對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順”。
當然,最好的活法還是淡泊名利。因為“名”字下頭一張嘴,人要是出了名,就會招為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擠,甚至有可能由此而種下禍根。正如古語所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堤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而“利”字旁邊一把刀,既會傷害自己,也可能傷害別人,小利既傷和氣又礙大利。如果認為個人利益就是一切,便會喪失生命中一切寶貴的東西。
人生待足何時足?名利是無止境的,只有適可而止,才能知足常樂。其實心是人的主宰,名利皆由心而起,心中名利之欲無休止地膨脹,人便不會有知足的時候。欲望就像與人同行,見到他人背有眾多名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負更多的名利走在更前面,結果在路的盡頭累倒。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質,心中能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寬闊。
但許多人口口聲聲說將名利看得很淡,甚至做出厭惡名利的姿態,實際是內心中無法擺脫掉名利的誘惑而做出自欺欺人的姿態,未忘名利之心,所以才時時掛在嘴邊。好作討厭名利之論的人,內心不會放下清高之名,這種人雖然較之在名利場中追逐的人高明,卻未能盡忘名利。這些心口不一的人,實際上內心充滿了矛盾,但名利本身并無過錯,錯在人為名利而起紛爭,錯在人為名利而忘卻生命的本質,錯在人為名利而傷情害義。如果能夠做到心中怎么想,口中怎么說,心口如一,本身已完全對名利不動心,自然能夠不受名利的影響。那么不但自己活得輕松,與人交往也會很輕松了。
境界談
一個人如若養成看淡名利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他也就更易于找到樂觀的一面。
沒有目標,就像無頭的蒼蠅
人的一生,要想走向成功,必須有自己的目標,如果沒有目標,便猶如大海上沒有舵的帆船或看不到燈塔的航船,就會在暴風雨里茫然不知所措,以致迷失方向,無論怎樣奮力航行,終究無法到達彼岸,甚至船破舟沉。現在有的人一生忙碌,但一事無成,便是因為沒有目標,導致人生的航船迷失了方向。
塞涅卡有句名言說:“如果一個人活著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么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有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們不是行走,而是隨波逐流。”
在生活的海洋中,要想做一個成功的舵手,首先必須確立明確的人生目標。人生沒有明確的目標,生活就會盲目漂移,做事就沒有方向感,從而敷衍了事,臨時湊合,也就失去責任感。沒有目標,英雄便無用武之地。
列寧說:“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同樣,人生要制定正確的目標,要符合個人實際,不能脫離實際,否則將會陷入理想破滅后的惆悵與悲涼之中。比如一個天生五音不全的人,連五線譜都不曾見得,卻想成為歌唱家,那他的目標恐怕難以實現。正確的目標是人生追求的基礎,離開正確人生目的的追求只能是無目的的盲動,即使偶有所得也不會長久,也很難有大的發展,在更多時候只能是品嘗失敗的痛苦。
另外,人生的目標也要根據自身當時的情況適時加以調整,不能一條路走到黑,不到南墻不回頭。正像魯迅、郭沫若棄醫從文一樣。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比穗y的不是確定目標,而是馬不停蹄地去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奮斗。只有不斷地激勵自己,從偉大的實踐中吸取力量,從競爭中獲得壓力,這樣才能少惰性而多韌性。李大釗說:“青年??!你們臨開始活動之前,應該確定方向。譬如航海遠行的人,必先定個目的的。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才能有達到目的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隨風飄轉,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境界談
恰當的生活目標,能使每個人充滿快樂。無所事事、自暴自棄地讓時光白白消逝,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奮斗,日子過得才充實,趣味盎然,才能體會到原汁原味的生活的甜美。
只知索取,不知付出
人的一生,各有各的追求,有的人追求名譽,有的人追求金錢,有的人追求權力。然而人生的真正價值是什么?記不清哪位哲人說過:“一個生命也許只有在為其他生命做出貢獻的時候,才能充分顯示出它的巨大力量、深層次意義和寶貴價值來?!?
生命的價值在于付出,在于是否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貢獻。一個人能盡心盡力地去服務社會,幫助他人,那么生命的價值就得到了實現。生命只是一段過程,在這有限的生命中,有人拼命享受,拒絕付出,這樣的人說他活著,但生命已經枯萎。珍視自己生命的價值,對生命負責的人,會盡力去做有益的事,讓生命之樹枝繁葉茂。
現代人喜歡以我為中心,信奉人生如朝露,行樂須及時。這是一種自私的“我”,是小“我”,只有那種公而忘私,甘做孺子牛的“我”才是大“我”。其實,活著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生命的價值并非想象,而是實踐?;▋合蜻@個世界吐露芬芳,對花兒本身而言,那就夠了。一切事物隨時在變化,倘若為害怕凋零,花兒便因此而拒絕開放,這才是最愚蠢的。就像知道人會死亡,所以就悲觀墮落,同樣是錯誤的。
古希臘有一則關于金床的故事,說一位精通數學的國王,按照全體市民的身高平均數,非常精確地計算和設計了一張金床。實際上,平均值是根據小孩、年輕人、老人、侏儒、巨人等身高而得出的,整個城市沒有一個真正合乎平均值的人。每當賓客來臨,國王都用這張床招待他們,而且有個特殊的規定:客人必須適用這張床,床是無價之寶,不能有任何改動。于是,客人太矮就要被拉成與床一樣長,客人太高就要鋸掉一些適應床。那國王也許是帶著世界上最好的意圖做每一件事的,但是,苛刻的標準使他適得其反。
人生的價值也是一樣,像盧梭說的那樣:“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文憑、權力、地位、金錢都不能作為衡量人價值的尺度。有的人雖然擁有了全世界,卻拿不出一顆石子給人,這種人便是最窮的人,人生沒有價值;有的人雖已站在最高處,卻不肯伸一只手來扶助跌倒的人,這種人便是最賤的人,人生沒有價值。雖是平民百姓,但卻有美好善良的心靈,能夠廣布恩德于人,那么他將比有職位的官員更受人尊敬,他的人生更有價值。高高在上的官吏,如果貪婪成性,只知利用手中權力損公肥私,那么他的地位再高,也像乞丐一樣沒有人格,也像禽獸一樣沒有人性,也像殺人犯一樣沒有價值,沒有茍活于世的必要。
為人不可過于看重名利,只為自身享樂而活,否則就會喪失了存在的價值。
境界談
一切名利,都只是過眼云煙。佳人艷麗,終究會有美人遲暮的一天;功名再高,也如莊生夢蝶、海市蜃樓一樣,到頭來只是虛幻一場;金錢再多,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百年后能讓世人憶起的只有為他人肯付出者。在生命結束的時候,一個人如果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不虛此行了?!蹦敲此愦松鸁o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