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才李景隆
- 家父洪武,我的父親太仁慈了
- 檸檬茶多加冰
- 2373字
- 2024-08-08 00:00:00
李景隆和李祺這一嗓子下去。
人越聚越多,百姓的心思永遠是那么的單純。
涉及到曹國公府,德慶候府,大明朝最有權力那一批人的樂子,誰不想去湊熱鬧啊。
跟在李景隆身后的百姓,從幾個人,漸漸上升到了上百人。
朱楨和小女孩跟在最后面。
李景隆這一手玩的漂亮,制造輿論,激起百姓看熱鬧的八卦屬性。
李景隆本就聲名狼藉,對自己逛窯子事實也沒有避諱,但他的浪名只在勛貴文臣之中傳播。
在平常百姓中倒是沒有什么壞名聲,畢竟李景隆從不欺壓平民百姓。
所以這次因何,借自己的名聲來拉德慶侯府下水?
朱楨最初有些想不明白。
因為除了能抹黑德慶候外,此行最大的結果也就是只能從德慶候府敲詐一筆五千兩的銀子。
國公之子為了五千兩,得罪德慶候府邸,搞這么大的陣仗有些得不償失。
更何況,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這要是傳到朱元璋耳中,給他李景隆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這可不是尋釁滋事這么簡單,百姓越來越多,冷不丁會有官員給你李景隆扣上一頂煽動民變,意圖謀反的帽子。
屆時,說不準還會牽連曹國公李文忠。
李景隆不應該不懂這個道理。
但他依舊做了,那么只有一種可能,朱楨遠眺秦淮河還在燃燒的‘樓船’。
晉王朱棡的手筆,朱棡在著手調查百花樓時,恰逢百花樓走水,線索斷了,百花樓背后之人這么快的反應,第一時間讓朱棡束手無策。
洪武初,朱元璋還不像后來那般嗜殺,老朱不想落得跟劉邦、趙匡胤一樣被世人詬病的下場。
所以朱棡哪怕懷疑德慶候府就是百花樓幕后之人,也無可奈何。
抓賊要抓臟!
卻是沒想到背后之人如此果決,以雷霆手段,決然放棄了百花樓這個賺錢機器。
朱棡不愧為邊境九大塞王之一,第一時間做出反制,整了李景隆這么一出,要的就是德慶侯府自亂陣腳,陣腳亂了,自然會有破綻可尋。
朱棡就是死的太早,不然靖難,叫晉難更為合適。
四哥這輩子,沒有我朱楨,你怕是永遠干不過三哥了。
朱楨搖了搖頭。
楚王殿下猜的大差不差,八九不離十,晉王朱棡在走水后第一時間找到李景隆。
否則李景隆哪里來的膽子敢冒著煽動民變的風險,金書鐵卷就算再來幾塊也不夠用。
不過李景隆也是人才,儒生是他找的,夜香也是!
五千兩變成一萬兩也是李景隆的主意。
李景隆還是要價低了,如果是朱楨在場,起碼喊個五萬兩,管他合不合理,德慶候府一定會出這個銀子的。
一定會!
人越聚越多,到了德慶侯府外,已經有三五百人,侯府的家丁見到這陣仗,屁滾尿流連滾帶爬的進府通報。
朱楨和小女孩跟在人群后頭,兩人個子小擠不進去。
加上朱楨生怕被李景隆認出自己,于是拉著女孩去了侯府側邊的巷子。
除了視野不好外,這地陰涼,隱蔽。
最是容易藏人。
朱楨探頭探腦,加上李景隆等人嗓門很大,這個位置極好。
另一邊的側巷,同樣站了幾個人。
正是喬裝打扮的朱元璋,郭英,朱樉、朱棣,還有一些平民打扮的禁衛。
朱橚沒有哥兩皮糙肉厚,挨了一頓馬鞭后無法下地走路,留在了宮中。
朱元璋臉色陰沉地打量著李景隆。
郭英看了看朱元璋的臉色咬了咬牙,“上位,李景隆這孩子他就這樣,非是要煽動民心。”
“爹,郭大人所言不虛,李景隆這人兒子了解,他雖然荒誕了些,但絕沒有其他心思。”朱棣也是硬著頭皮替李景隆說好話。
“荒誕,所以才會帶你去煙花之地?”朱元璋冷哼一聲。
“這,兒子這不是為民除害么!”
你朱老四嘴里的鬼話也就郭英會信,你問問老六信不信?朱元璋沒理會他,自言自語道:
“李景隆這瓜娃子,咱看著膽還不夠肥,起碼得要價兩萬兩。”
郭英和朱棣都沒明白老朱的意思,郭英小聲道:“上位,需不需要臣派人將德慶侯府圍起來,臣保證,一個蒼蠅都飛不出去。”
“不急,先讓李景隆鬧騰吧,咱倒是要看看他廖永忠會有何種反應。”朱元璋微微搖頭,突然一腳踢在朱棣屁股上。
“別有事沒事跟老六瞎混,多跟你三哥學學,跟老六瞎混就只會學他那股子偷奸耍滑的勁。”
朱棣咬著牙強忍著不發出聲音,臀部本就有傷,老朱這一下讓他痛上加痛。
老六怎么了,多鐘靈毓秀的弟弟啊,至于朱棡朱棣恨不得與他決斗,現在朱棣已經反應過來了。
朱棡就是故意讓他三兄弟去宮挨揍的,還跟他朱棡學學,憑什么!
......
“應天廖權,喪盡天良,白嫖成性,欠錢不還,生兒子沒屁眼。”李祺三人高呼口號。
李景隆伸出手從高處向下壓,待李祺三人停止高呼后。
扭頭對看熱鬧的百姓道:“各位父老鄉親們,今個兒我李景隆讓大家見笑了。”
“小公爺說笑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一萬兩都是小事,我曹國公府砸鍋賣鐵還是湊得出來的。”李景隆搖了搖頭:“為了這一萬兩,我李景隆這么做得罪死一個實權侯爺,各位父老相親覺得值得嗎?”
“不值得啊。”
“咦.....”百姓們聽到此竊竊私語,有些失望,有些百姓抬腳準備離開。
口號喊得響亮,原來不過是一丘之貉,當官的都是這副德行。
哪知,李景隆話鋒一轉,悲愴道:“我李景隆也曾捫心自問,為了萬兩白銀得罪一個侯爺府的確不值得!”
“但我李景隆不甘心啊,大伙都看到秦淮河那道火光了嗎?”
有百姓回道:“看到了!”
“可你們不知道啊,百花樓船上可是有一百多人,整整一百多人。”
“各位或多或少都知曉我李景隆是個浪蕩子,處處留情,這不是巧了么。”
“我在百花樓有個相好,叫翠花,我與她山盟海誓,私定了終身。”
“但我爹他老人家不同意!”
聽到這原本已經準備離開的百姓停下了腳步。
巷子里的朱楨聽到這,嘴角泛起。
這李景隆真是個人才,不去說書、寫書真是可惜了。
完全拿捏了觀眾的心理,調動了他們的情緒。
正當朱楨準備聆聽李景隆接下的的重點時,身后傳來兩道交談的聲音。
“虎哥,看這樣子我們是進不去廖府了,我們就聽從上面命令撤出應天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五年,你知道這五年我是怎么過來的么?五年經營的心血毀于一旦,我廖虎不甘心啊。”
“虎哥,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上面的命令我們不能不遵從,留在應天也得有那個命啊。”
“沒有其他辦法了,我們速速去通知兄弟們撤出應天。”廖虎的聲音有些無奈。
“虎哥,這里有個上等瘦馬!”
“快別讓她跑了,還有那個小胖子也一并捉了。”
楚王殿下心中暗道不妙,面露驚恐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