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水火兵蟲
- 萬歷靖明
- 秦汌
- 2188字
- 2024-09-01 19:00:00
隆慶六年的秋天,雨無休無止的下。
前幾日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遭受旱情,百姓們都自發聚集在一起,湊了些牲畜,然后殺牛宰羊祈禱上天下雨,也許是上天收到了感應,之后竟然連續幾天都是暴雨連綿。
部分貧困縣城沒有多余的銀子修繕排水系統,又沒有提前做好準備,水不能及時排出,不少府縣街道都被淹沒。
風雨陡作,冰雹橫擊,大雨如注,官員墻屋所在傾塌,人口被溺,被壓,顛連困苦,至不忍聞。
最可怕的還是黃河,南岸堤壩本就由泥土澆筑而成,這次連續幾日的暴雨竟將黃河南岸堤壩沖塌,這頭狂怒的猛獸瞬間大浪滔天,狂奔而去,黃河水面橫寬數十里甚至數百余里不等。
一夜之間,黃水南瀉,魯、南直隸諸省的許多地區都被殃及,地處淮安府的山陽縣亦是如此,黃河的決堤引來洪水,洼者深至丈余,官民廬舍傾塌及人民淹溺,不可數計。
黃河在歷史上,以“善決”、“善徙”而著稱,在民間稱之為“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南宋之前,黃河都是由鄭州往東北流,入海口山東、河北、天津等地。
北宋末年、宋金大戰,南宋留守指揮使杜充挖開黃河,導致黃河變成南北兩股入海,北股沿舊道從山東、河北、天津入海,南股則是折向東南,走泗水河道入淮河,東流入海。
明初,朱元璋曾下旨,塞北支,讓黃河全支改借潁河奪淮入海。
永樂、正統年間又改道多次、直到弘治年間劉大夏再一次治河,黃河才變成南流的模樣。
因為山陽縣深受洪水之害,周邊各村鎮百姓都無家可歸,山陽縣縣令金學曾直接硬著頭皮讓屬下打開城門放災民入城,此刻山陽縣人口一下子驟增十萬余人、縣衙倉庫糧食已馬上見底。
金學曾,字子魯,號省吾,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
隆慶二年進士,先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禮部郎中、湖廣提學副使,但由于他太過正直,不肯收受賄賂,所以去哪任職時間都不長久,這不剛擔任山陽縣令沒幾個月,便被當地豪紳買通關系、遭人彈劾,被罷免了官職。
按理來說他現在是布衣之身,本不應該管此事,但他秉著心中的責任、正義感硬將此事扛了下來,只是這幾日借糧、籌來的糧也只是杯水車薪。
寫本子遞交上去,一時也是石沉大海,毫無回應。
并非淮安府沒有收到金學曾的消息,而是將此壓了下去。
一來淮安各縣都有受災,賑災的糧食得均攤下去,二來因為金學曾平常入淮安府匯報工作時都不肯賄賂上面官員。
因此淮安上下各級都不約而同秉持著一個想法,那就是必須得把金學曾往死整!
…
山陽縣衙。
一個身穿八品服色的小官從衙門外滿頭大汗的跑了進來。
只見一人正坐在大廳中央的椅子上閉目養神,這人生的白白凈凈,一副儒雅之相,正是山陽縣知縣金學曾。
聽見門外急促的腳步聲,金學曾猛地睜開眼睛,起身急問那小官道:“可是借到糧了?”
那小官大喘了幾口氣,才說道:“堂尊,卑職真是盡力了,跑遍了全縣的富商府中,也借不來一石糧,他們的回答都是如初一轍。”
金學曾蹙起眉頭,問:“怎么說的?”
“說他們現下也缺糧,有幾家倒是愿意給糧,就是不白給要花錢買,要三兩銀子一石米!”
說完小官不敢直視金學曾,將頭低了下來。
“豈有此理,這不是趁火打劫嗎?士農工商,這些商人排在末流,怎敢如此獅子大開口?”
金學曾拍案怒道,但轉瞬又想到,現在的富商大賈都和官僚集團有“合作”,平日銀兩都沒少往出送,之所以敢如此強硬,就是因為有了大官給當后臺,有了政治優勢。
“糧倉的糧還夠支撐多長時間?”金學曾問道。
“回堂尊,最多只夠十日了,昨日又餓死十余人。”
金學曾頓時猶如吃了十斤蛇膽,有苦說不出,他動了動嘴唇,略帶幾分自嘲地笑了笑。
想自己身為一地父母官,卻眼睜睜的見自己子民一個個餓死。
想到這,金學曾從轉身將桌子上那封信蓋好大印交與小官吩咐道:
“你再去一趟淮安,拿上我的親筆信,請府臺大人盡快調糧與山陽,就說城內已經餓死百姓幾十余人,到時候萬一激起民變,山陽內無兵,外無援,危及山陽大不了拿我頂罪,若是鬧到了省城,這么大的責任誰能擔得了?”
小官極不情愿的接過信來,若是算上這次去淮安,他就已經去了三趟了,前兩趟都是吃了閉門羹。
小官點點頭道:“昨日糧倉門口有人鬧事,已經打死了五個百姓了。”
金學曾一愣,問道:“是誰干的?這不是胡鬧嗎!逼反了百姓,你我以及這座縣衙官員的腦袋都得被掛在城門樓上!”
正在訓話間,忽然一門子跑進來喊道:“堂尊不好了,出大事兒了!”
金學曾臉色一白,心里隱約已經有了答案。
“造反了!有上萬的刁民鬧到了縣衙門口!”
“走,出去看看!”
話音剛落,金學曾率先向縣衙門口跑去,小官和門子則是緊隨其后。
“給點糧吧,求求官老爺們了!”
“我家已經餓死一人了,求官老爺們發發慈悲吧!”
成千上萬的百姓擠在縣衙門口發表著自己的訴求,求人的聲音、悲慘的哭聲、憤憤不平的喊聲,喧嘩聲此起彼伏,人頭攢動。
此時縣里的衙役不得以調轉槍頭指向前排的百姓,喝道:“后退,后退!”
前排的人不得以往后退,但后排的人更多,擠著擠著,人群卻不停的往前涌。
衙役官嘴里怒罵著,一鞭子抽在不得以擠在最前面的那個男子臉上,頓時留下一道長長的紅印。
“你!退后!”
其他見狀的班官紛紛效仿,舉起手中的鞭子狠狠抽向前面的百姓。
“再不后退,老子鎖了你們!”
“來人啊,給我把最前面的這幾個刁民鎖住,拷回大獄!”
“我看誰敢!”
一聲厲喝,眾人目光都朝那邊看去,瞬間不寒而栗,剛剛還要“吃人”的氣勢立馬減弱三分。
人群中有眼尖認識金學曾的百姓,放聲大喊道:“縣老爺來了,縣老爺來了!”
頓時無數雙眼睛都望了過去,人群瞬間又涌動起來,大有一種今天不踏破縣衙誓不回的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