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倫理學:當代研究導論
- (美)馬克·范·羅伊恩
- 5字
- 2024-07-18 14:27:22
第1章
緒論
1.1 什么是元倫理學
當人們談論倫理時,通常涉及的都是規范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1)。也就是說,他們談論什么是正確的(right)或錯誤的(wrong),什么是良善的(good)或惡劣的(bad),什么有價值或者無價值。他們所考慮的這類問題有時頗為具體,比如,撒謊是否總是錯誤的;有時則較為一般,比如,正確的行為是否總是以良善為目的。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元倫理學(metaethics)同樣關注倫理,但相比我們對規范性問題的思考,它以一種更具一般性和反身性(reflexive)的方式來審視倫理。元倫理學著重探討的不是倫理領域內部各種特定的規范性問題,比如,哪些行為是正確的或錯誤的,抑或哪些事物有價值或者無價值,而是與倫理領域整體相關的一些非常抽象的問題。你想必知道,當一個詞加上“元”(meta)這一前綴,指向的話題就包含對這個詞所命名的那個主題的反思。(2)因此,元倫理學意味著反思倫理的本質。比如,有的人認為不存在倫理真理,或者認為一切倫理真理都是相對于相信它們的人而存在的。元倫理學討論的便是諸如此類的問題。
事實證明,關于倫理本質的任何說法都很難不陷入爭議,元倫理學研究反映了這種困境。這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元倫理學吸引人的一個原因——元倫理學致力于揭示倫理的特性,這項工作內在地充滿爭議。比如,有的人認為倫理和宗教密不可分,有的人則認為,兩者之間并無特殊關聯。有的人認為倫理包含社會習俗,有的人則認為,習俗和基本的倫理問題毫不相干。正因為對倫理及其本質不存在一種顯著正確、唯一可信的解釋,元倫理學才成為哲學的一個分支。元倫理學話題本身給驚異、分歧和困惑留下了空間,這正是哲學話題的特點。本書將從關于倫理的若干難題入手,進而考察一系列元倫理學立場,人們最終支持什么樣的立場,取決于他們如何回應這些難題。
規范倫理研究可以很自然地導向元倫理研究,而且兩者不見得涇渭分明。對于某種特定的行為是否允許,你和朋友可能意見相左。這樣的分歧有時候很容易解決,或者至少很容易弄清楚,為了解決分歧,雙方需要知道什么。一些關于醫療政策的爭論大概就是如此。你們雙方都明白,爭論點在于相關法案對人們的健康有利還是有害。倘若你們知悉該項法律對民眾健康的影響,并且對此沒有異議,那么你們的爭端就可以得到解決。
但另外一些分歧看起來比較棘手。這些分歧似乎“深不見底”(all the way down),從而很快會引發對倫理本身的更高階的反思,亦即導向元倫理學。例如,設想對于是否允許在法律上禁止孕豬欄(gestation crates),你和朋友有不同看法。在經驗事實方面,你們有很多共識。你們都同意,孕豬欄是一種大約2英尺乘以7英尺規格的圍欄,被許多大型養豬場用于安置懷孕的母豬。你們都同意,孕豬欄只給重達數百磅的母豬留下很小的活動空間,母豬在狹小的圍欄里甚至無法轉身。你們都知道,許多母豬幾乎終生呆在這樣的圍欄里。(3)你們也都毫不懷疑,動物可以產生痛苦、不安、恐懼和悲傷等情感。然而,你們中的一方認為,像某些州那樣禁用這種圍欄是錯誤的;另一方則認為,道德要求通過立法取締這種做法。雙方你來我往地提出論證,一回合接著一回合。你論證道,豬是聰明的動物,能感到懊惱和沮喪。你的朋友表示同意,卻又論證,我們的道德義務并不延及與我們自身極為不同的物種。你的朋友還指出,政府在沒有認真關切他人福祉的情況下干涉民眾的選擇,是錯誤的。這樣的對話持續了很久。經過討論表明,你們各方都持有一組一致的道德承諾,也都合理地把握了經驗事實,這些事實涉及商業性養殖、豬、畜欄、養殖場管理,等等。但是,沒有任何一方改變她或他的想法。
面對上面這樣的情況,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道德的本質,以及我們的相關信念。對于道德的本質是什么,你和你的朋友似乎出現了某種根本分歧。對于道德關涉什么,你們雙方各持己見,因此你們也許是在各說各話。你覺得道德意味著善待眾生,你的朋友則認為倫理不講如何對待動物。了解道德義務、正確性(rightness)和錯誤性(wrongness)的真正本質,也許有助于你們解決問題。如果你們對討論的主題取得了共識,那么對什么樣的相關證據可以解決爭議,可能也會達成一致。抑或就倫理的主題而言,也許沒有任何進一步的事實可以幫助解決問題。另外一種可能是,相對于道德觀才可以談道德正確性。既然跟你們關于孕豬欄的判斷相應,你們各有一種融貫的道德觀,那么也許你們的判斷都是真的——即相對于你們各自接受的道德觀為真。還有一種可能是,這些爭議并不是那種涉及事實問題的爭議,哪怕是相對性的事實。我們視為道德信念的東西,也許實際上只是復雜的贊成或反對態度,這些態度本身不能用正確性(correctness)來評價。也許我們的道德話語只是表達情感,就像“呸!”和“哇!”那樣。訴諸這些態度之間的沖突,也許就能解釋,盡管在事實方面沒有爭議,我們為什么還會產生分歧。當面對根本的道德分歧,這些想法都是順理成章的。它們要求我們對倫理本身進行審視,弄清楚它是什么,如何運作,以及關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