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練習 天分也需要刻意練習
- 思想點亮心靈
- 俞敏洪
- 1527字
- 2024-07-09 11:13:10
這句話來自著名的音樂家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這句話代表了莫扎特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
看完句子,感覺一方面好像是莫扎特在對自己進行否認,另一方面又對自己進行了高度承認。因為他表達的意思很明確:我作為一個音樂家,我用音樂就能夠表達詩人、畫家、舞蹈家所能表達的一切,音樂的表達無所不包。
莫扎特是一個音樂天才,在4歲的時候就能彈鋼琴,已經展現出了完全與眾不同的天賦。他5歲能作曲,6歲參加巡回演出,7歲就寫出了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因為他太有才了,很多人都很喜歡莫扎特,愛因斯坦曾經在被問到生死問題的時候說:“死亡意味著我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還有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羅曼·羅蘭,他說在莫扎特那里,音樂是生活和諧的表達,不僅他的歌劇,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并且始終在表達情感和激情,但絕無令人不快或者唐突的那種激情。
不是很多人都經常聽莫扎特的音樂,我也聽得不多,但是它確實體現了豐富的情感、隨和的音調,同時又充滿了天才色彩。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他創作的著名歌劇《費加羅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Figaro),我相信大家應該有人聽過。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莫扎特35歲時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了,留下了一部比較流行的遺作《安魂曲》。
從莫扎特這句話中我有三個體會:第一,人的天分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成為詩人,如拜倫、雪萊等;有的人成為畫家,如莫奈、凡·高等;有的人成為舞蹈家。人一輩子的天分是不一樣的,但是不管怎樣,人靠著自己的天分去努力取得的成功,一定比強扭著自己去取得的成功要更大。毫無疑問,莫扎特是遵循了他的天分指引。湊巧的是,他的父親也是搞音樂的,能夠欣賞他的天分。
第二,不管人的天分怎樣,都需要不斷地訓練,天分才能發揮出來。莫扎特在不到4歲時就已經開始訓練了,他能彈鋼琴,是不斷訓練和強化的結果。他自己對彈琴感興趣,他的父親還有周圍的人,因為他的表現很好就不斷地強化他這種感覺,不斷地贊賞他,表揚他,使他繼續不斷地奮進,最后能夠成為音樂方面的少年天才。
第三,人一定要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高度的熱愛和自信。I can by tones,意思是“我能用音樂表達一切”,這是莫扎特表達出的高度的熱愛、高度的自信。其實音樂并不能全面地表達詩歌、美術或者舞蹈所表達的內容。如果真能表達,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詩歌、美術,也沒有舞蹈,只要有音樂一種藝術形式就行了。各種藝術形式之所以在藝術界都有自己獨特的地位,就是因為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所表達的內容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但莫扎特是一個在音樂方面對自己超級自信的人,所以他才能用一生堅守音樂,并且成為真正的天才,為音樂界貢獻了很多杰作。
這三點就是我們在讀莫扎特這段話中要體會到的:第一是人的天分是不一樣的,要沿著天分去努力;第二是即使有天分也需要反復地訓練;第三是人要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高度的熱愛和自信。
日拱一卒
語句解析
poetically:充滿詩意的。poet是詩人,for I am no poet,因為我不是個詩人。如果說I am not a poet也是對的,但是not沒有no強調得深,所以它后面用了一系列的no。I am no poet,I am no painter,I am no dancer,就是“我絕不是詩人,我也絕不是畫家,我也絕不是舞蹈者”。
fine artistic:相當于美術、畫畫。make fine artistic phrases就是去制造出或者創造出充滿美術色彩的語言、線條或者畫面。
cast:投射什么東西到什么上面去。cast light on the wall,把光投到墻上去;cast light and shadow,繪畫最重要的是光與影的結合,所以把光與影結合得非常好的充滿美術色彩的線條和畫面就叫作fine artistic phrases that cast light and shadow。
neither...nor...:既不……也不……
sign:標示或者手勢。
pantomime:舞劇或者啞劇,這兒是指舞劇。
We must have perseverance and above all confidence in ourselves.We must believe that we are gifted for something and that this thing must be attained.
Marie Curie
我們必須有毅力,尤其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擁有做成某些事的天分,也必須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
——瑪麗·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