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上農人
道光二十二年,西歷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清廷屈辱求和,寧愿付出本不應該付出的代價。對于這個嚴酷的事實,左宗棠“遠殊深悵”,心情從沸點降到了冰點,寫信給賀熙齡說:
時事竟已如此,夢想所不到,古今所未有,雖有善者,亦無從措手矣。
還未出山的英雄,仿佛已走到了末路。
世事茫茫,前途黯淡,他自然想起了隆中高臥的諸葛亮。隱居去吧,選擇一個“人跡不到之處”...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湘上農人
道光二十二年,西歷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清廷屈辱求和,寧愿付出本不應該付出的代價。對于這個嚴酷的事實,左宗棠“遠殊深悵”,心情從沸點降到了冰點,寫信給賀熙齡說:
時事竟已如此,夢想所不到,古今所未有,雖有善者,亦無從措手矣。
還未出山的英雄,仿佛已走到了末路。
世事茫茫,前途黯淡,他自然想起了隆中高臥的諸葛亮。隱居去吧,選擇一個“人跡不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