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秒懂金融
- 陳材杰
- 1125字
- 2024-07-05 17:46:20
四、利率:錢原來還有價格
利率這個概念大家都熟悉,無論是存款、房貸還是花唄,都涉及利率,生活中利率無處不在。借錢要給利息,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利率可以被理解為錢的價格,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錢的使用權的價格。
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但卻是我們搞懂金融理財至關重要的一個核心概念。那么它為什么這么重要呢?
舉個例子
假設有一個國家,無論是存款還是貸款,利率都一樣,都是3%。現在我們將利率從3%降至0,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看看會發生什么事情。
我們先來看有存款的人。這些人發現,之前存錢還能有3%的利息,但現在卻一分錢也沒有了,那還存個什么勁,還不如取出來呢。然而錢拿在手上會貶值,還不如趕緊消費掉或投資個項目呢。
于是,存款會大幅減少,而消費和投資則相應大幅增加。
再看想借錢的人。他們發現以往貸款還需要支付3%的利息,現在直接降到0了,于是就會毫不猶豫地貸款,因為隨便投資一個項目,只要能夠獲得1%的利潤,那也是純賺啊!
換句話說,當利率從3%降至0時,人們一方面會減少存錢,另一方面會更多借錢。人們把更多錢拿在手里,就會進行更多的消費和投資。
經濟是一環扣一環的,比如你買了個手表,賣表的人賺到錢就可能去買車,賣車的人賺到錢就可能去買房,賣房的人賺到錢又去買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整個經濟就更活躍了。
簡單地降低利率(即降息),每個人都能開始賺錢,生活就會變得更好了,是不是很妙?
所以只要降低利率就能解決經濟問題嗎?非也。回到剛才的例子,現在人們可以輕松地借錢,也更容易賺錢,企業就會發現自己賣的商品供不應求,于是漲價。不僅僅是普通商品,原材料、能源的價格也會漲,這就是通貨膨脹了。
物價快速上漲當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央行就會反向操作,提高利率(即加息)給太熱的經濟降降溫,抑制通貨膨脹。
圖1-5是美國2008—2023年基準利率走勢,可以看到2020年年初,美國經濟因疫情受挫嚴重,美國基準利率短時間內就從1.75%下調到0.25%。到了2022年2月,美國通貨膨脹變得嚴重,于是開始連續加息,到2023年11月,美國基準利率已經達到驚人的5.5%。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降息、加息過程。

圖1-5 美國2008—2023年基準利率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
可以看到,利率并不簡單,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經濟的總旋鈕”。經濟下行了,央行就會把利率“旋低一點”以刺激經濟;經濟過熱了,央行就會把利率“旋高一點”,以抑制通貨膨脹。
這里就有個問題了,我國央行加息、降息,調的到底是哪個利率?這個說來就復雜了,因為我國央行可以調整好幾個不同的利率,如SLF[1]、MLF[2]、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逆回購利率、LPR[3]。
這么多名詞,我們用不著每個都去搞清楚,只需關注與我們日常生活最為緊密的那個——LPR。所以下一節我們重點介紹LPR,看看央行到底是怎么調整利率及利率是怎么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