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二 基于智能產品了解設計的組成要素

設計是一種造物行為,在造物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全面考慮設計作品的功能、形式、技術、經濟等要素,這些要素既是設計的組成要素,也是設計的基本內容。表1-2所示為本任務的任務清單,請按照表中指引完成任務。

表1-2 任務清單

相關知識

1設計的功能要素

在設計中,功能要素主要包括實用功能、認知功能和審美功能3個部分。

●實用功能:實用功能是指直接滿足人的某種物質需求的功能。例如,水杯的實用功能就是滿足人們裝水、飲水的需求。實用功能與產品的結構、材料、工藝等方面緊密相關,因此,水杯的結構形態、所選材料和工藝技術都要為實用功能服務。

●認知功能:認知功能是指產品外在形式所體現出的一種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幫助人們認知。例如,設計器皿時,利用器皿的特殊造型、色彩和標識,提示和說明其功能特性和使用方式,便于人們在看到該器皿時快速了解其功能。

圓柱狀的結構形態、陶瓷材料、木制把手、高溫燒制工藝,都是為了使杯子具備盛水、耐熱、防燙等實用功能。

杯子與杯碟組合在一起,提示了該產品是咖啡杯。白色壺狀器皿有一個便于傾倒液體的口,說明該器皿可以用于盛放牛奶,并可以將牛奶傾倒至其他容器中,這就是產品認知功能的體現。

●審美功能:審美功能是設計作品形式美的體現,可以喚起人們對設計作品的情感認同。

將水杯設計為“貓咪”的造型,一方面賦予了水杯獨特的審美性特征,另一方也可以引起喜歡貓咪的人群對“貓咪”水杯產生情感認同。

2設計的形式要素

設計的形式要素主要由形態、色彩、肌理等外在因素構成。

(1)形態

自然界中的物體都具有形態,設計作品也不例外。通俗地說,設計中的形態是指設計作品的外形。構成形態的基本形式有點、線、面、體等,通過這些形式可以構成各種具象或抽象的形態。

●點:點是構成形態的基本形式。設計中的點存在于對比中,例如,落在書本上的一滴墨,可視作一個點;相對于課桌,書本可視作一個點;相對于教室,課桌可視作一個點。因此,一個圓形可以是一個點,一朵云也可以是一個點。另外,點在視覺上具有收縮感,在設計中合理應用點,可以形成視覺焦點。

●線:設計中的線同樣是抽象的概念,繩子可視作一條線,河流也可視作一條線。線在設計中的常見作用是勾畫輪廓、邊界,有長短、粗細、疏密之分。此外,線與線的搭配使用,可以創造出空間感,也可以構成獨特的紋理效果。

●面:圓形可以是一個面,海洋也可以是一個面。面有長度、寬度和形狀,通常占據最大的空間面積。在設計中,一條封閉的線可以形成面,擴大的點可以形成面,密集的點和線也可以形成面。因此,面可以是形狀、圖片,也可以是整篇文字等。

落日可視作一個點,船也可視作一個點。湖邊的樹林帶可視作一條線,湖泊、山、天空則可視作一個個面。

●體:在設計中,體是面按照一定軌跡移動、疊加形成的,具有長度、寬度和深度的三維空間。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都是常見的體。

點、線、面、體是一切設計形態的基礎,但在運用基本形式進行產品形態的設計時,還需遵循設計的形式美法則,例如,遵循變化與統一、韻律與節奏、對比與協調、比例與尺度等法則,提高設計的視覺表現力,以達到傳達視覺信息的目的。

(2)色彩

色彩是傳達設計信息的重要形式要素,不同的色彩會帶給人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使人們對設計作品產生不同的印象、情感和聯想。從美學的角度看,合理運用色彩,可以實現設計在美學層面的升華和飛躍。因此,設計大多離不開色彩的運用。

(3)肌理

從設計的角度看,肌理往往與質感是同義詞,也是能夠被人們直接感受到的一種形式要素。使用不同的材質和工藝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從而為設計作品賦予更豐富的外在形式。

3設計的技術要素

在設計的全過程中,技術因素同樣具有決定性意義。不管是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還是環境設計,其設計產品的創造過程都需要應用技術,包括生產技術、產品技術和操作技術等。

●生產技術:生產技術是指生產者或設計師在設計或生產過程中所運用的知識、能力和一切物質手段。產品的功能和形式都依賴生產技術而實現,例如產品包裝設計,一方面依賴于設計師的設計知識、能力,另一方面,產品包裝的試制投產也需要依賴一定的工藝技術。

●產品技術:產品技術是由產品的結構、材料所組合而成的特殊技術。產品技術通常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功能,例如,易碎品的包裝與非易碎品的包裝,在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方面有很大的差別,所應用的產品技術也就不同。例如,玻璃包裝和金屬包裝在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所應用的產品技術就不同,體現的包裝功能也不相同。

●操作技術:操作技術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時需要用到的知識、經驗和能力。不同的產品對操作技術的要求有所不同,并且操作的難易等因素往往也需要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進行考慮。例如,在設計某些鋁制的包裝罐時,為了便于用戶開啟,設計師在包裝罐上設計了一個拉環,這本質上就是產品操作技術的體現。

4設計的經濟要素

產品從設計、投產到用戶消費的整個過程,都與經濟要素緊密聯系,主要體現在構思過程、行為過程、實現過程3個階段中。

●構思過程:在設計師構思產品的過程中,為了使產品具有實用價值,需要驗證產品是否值得生產和推廣,也就是考慮產品的經濟價值、市場需求等,以評估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行為過程:行為過程是指設計方案由圖紙到投產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的試產和批量生產,都要考慮到材料、設備、人力、工藝等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是經濟要素的直接體現。此外,產品的專利保護、商標注冊也與經濟要素掛鉤。

●實現過程:實現過程是指將產品推廣到市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需要根據市場反饋、銷售推廣效果等對產品進行更新優化,這就是經濟要素在實現過程中的體現。此外,在更新已有設計方案并產生新的設計方案的過程中,經濟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務實施

活動1 了解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的功能

任何產品都應具備實用功能、認知功能和審美功能,這樣才能方便人們對其快速認識和接受,特別是還未廣泛普及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更應在這些方面進行獨到的設計。

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小唯”擁有AI管家、家庭助理、安全衛士、科技玩伴等核心功能,它可以調節環境溫度和濕度、提醒時間、遠程看家、安全巡邏、應急救援,這些是它的實用功能。從外觀上看,“小唯”擁有一個顯示屏,這就像是它的“腦袋”,可以顯示當前情緒,讓它在外形上類似于人們傳統認知中的“機器人”,讓用戶可以快速對它的功能形成認知,這是它的認知功能。從造型上看,“小唯”的設計采用了極簡風格,幾何形狀的外形讓它在視覺上顯得流暢、和諧、舒適,這是它的審美功能。

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小唯”的實用功能。

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小唯”擁有類似于人的“腦袋、脖子和身體”,便于人們快速識別它的功能。同時,“小唯”整體采用簡潔的幾何形狀設計,具有很好的視覺美感。

活動2 欣賞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的造型形式

不同產品有不同的造型設計思路,但總的來說,可以分別從形態、色彩、肌理等方面來考慮。

從形態上看,“小唯”的外觀造型設計就是點、線、面、體的結合。頭部顯示屏既是一個點,也是一個體;近似圓錐形的身體外殼像一個面,因其整體十分修長,又像一條線。另外,在設計“小唯”外觀造型時,設計師還應用了對稱與平衡、對比與協調、比例與尺度等形式美法則,提高了產品整體的視覺表現力。

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小唯”的形態、色彩與肌理。

從色彩上看,“小唯”的外觀設計主要運用了深灰色和黑色,這種色彩組合具有較強的科技感,與產品本身的定位十分契合。

從肌理上看,“小唯”的外觀設計運用了一些磨砂狀肌理效果,整體上體現出光滑、有光澤的質感,也帶有些許科技感。

活動3 理解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的技術

產品設計、生產離不開技術,智能服務機器人的設計與生產對技術的依賴性更強。

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小唯”搭載了激光雷達、六麥克環形陣列等多款智能設備,“后腦部”搭載了超大、高亮的影院級ALPD激光投影,為用戶提供更大的生活便利和更多的科技體驗感。同時,“小唯”擁有業界領先的三維語義地圖和語義導航等核心技術,可以智能辨別地圖并到達目標地點,這都是該產品生產技術和產品技術的體現。

在實際使用方面,用戶通過App、語音交互等,就可以令其實現環境溫濕度管理、貼身助理、全屋尋人、音視頻通話、全屋巡邏等功能,這正是該產品操作技術的體現。

活動4 分析經濟要素在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設計中的體現

從產品構思到實現的整個設計過程,經濟要素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構思“小唯”的階段,設計團隊要基于市場預測、成本投入、產出比等方面分析和評估設計方案,繼而確立方案并實施。在投產階段,設計團隊要研究材料選擇、組件選擇、工藝選擇等問題,一方面確保設計預想能夠完整實現,另一方面也希望尋求更大的經濟價值。在實現階段,設計團隊要根據市場反饋、同類產品發展情況、技術發展情況等因素更新、優化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小唯”的功能、組件、材料。

拓展訓練

1.尋找宣傳單、商品包裝等類型的設計作品,分析其形態、色彩、肌理的美感。

2.觀察身邊的書刊設計,從實用性、認知性和審美性3個角度分析其功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镇康县| 乐昌市| 尚志市| 吉安县| 保靖县| 南岸区| 北辰区| 宝应县| 洛阳市| 罗平县| 奎屯市| 海原县| 西城区| 定兴县| 兴隆县| 栾城县| 尼木县| 普兰县| 大名县| 澜沧| 徐汇区| 和林格尔县| 韶关市| 辽宁省| 洛浦县| 绥宁县| 阜阳市| 香港 | 中西区| 偏关县| 颍上县| 武威市| 鄂伦春自治旗| 高淳县| 开平市| 财经| 元朗区| 河池市| 丰台区|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