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神話故事(8)
- 中國古代哲理故事大觀
- 郝勇編著
- 5628字
- 2014-12-10 22:22:46
半夜時分,年獸殺氣騰騰地闖進桃花村。只見它瞪著銅鈴一樣的眼睛,張著血盆大口,隨時準備對人畜發動進攻。但是這一次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上貼了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一眼看見那鮮紅的紙,渾身不由一抖,怪叫了一聲,聲音里充滿恐懼和惱怒,躲在深山里的村民隱隱聽到年的叫聲,知道年獸已經進村了,嚇得大氣也不敢出。年獸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聲音,像是竹子之類的被火燒得炸裂。年獸一聽到這聲音,立刻嚇得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進了。
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正當年還在猶豫要不要闖進去的時候,婆婆家的門忽然敞開了,只見院子里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著走出來,只見那老人目光如炬,手中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透出重重殺氣。年獸大驚失色,立即調轉頭,慌慌張張地逃跑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涌到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上新衣戴上新帽,到親友鄰居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戶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最后就變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們在攻克困難時,必須善于找到解決困難的突破口。比如年獸,最初人們對它不了解,不知道它的缺點所在,所以畏懼、害怕,驚恐。而當人們終于抓住了它的弱點時,人們便可以對癥下藥,使它害怕人類,從此不敢再胡作非為了。
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會遇到諸多困難,有一些難題看上去就像年獸一樣,表面兇惡異常,可一旦你抓住了它的要害,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面對困難首先要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找到其致命弱點。做到了這一點,就一定能一擊而中,解決難題。
城隍老爺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姓宋的青年,自小刻苦攻讀,非常勤奮。而且為人正直,宅心仁厚。在他順利通過鄉試之后,正準備參加縣試。沒想到偶感風寒,一病不起。
這天,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恍恍惚惚看見一個衙役從門外走進來,手里拿著一紙公文,說讓他去參加考試。宋某以為是讓他去參加縣試,問也沒問,稀里糊涂地跟著衙役出了門。宋某只覺得身子輕飄飄的,走起路來一點不費勁,不一會,就看見一座大殿,衙役便把他帶了進去。只見正殿上坐了十幾位鮮衣華服的官員,宋某只認識關帝爺,其余的從來沒有見過。心里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關帝爺會在這里出現。再看大殿下面擺著兩張桌子和兩張椅子,其中一張椅子上坐著一個秀才,那些官員便叫宋某坐在另一張椅子上。不一會兒,試卷發下來了,題目是“一人兩人,有心無心”。
宋某滿腹經綸,提起筆來,毫不費力地一揮而就,洋洋灑灑,寫了滿滿幾張紙。過了一會,兩人都交了卷子。考官們開始批閱。宋某的卷子中有這樣兩句話:“有意做好事,做得再好,功勞再大也不值得獎勵;無意干壞事,造成再大的損失也不應該受到處罰。”考官們讀到這兩句話,都互相傳閱,贊不絕口。于是主考官對宋某說:“我看你文才斐然,品性亦佳,現在河南正缺一名城隍神,我們打算派遣你去補缺,你肯定能夠勝任。”宋某一聽,這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立刻跪在地上,哀求哭告:“小人家中尚有六旬老母,小人若是就此離去,老人家無人照料。懇求大人先允許我回家侍奉老母,給她老人家養老送終之后再去赴任。”那些官員一聽,便拿出生死簿查看,查出宋母還有九年陽壽。
于是坐在大殿上的關帝爺指著另一個考生說:“那這九年就讓他代理好了。”又轉過頭對宋某說:“本來任命你為城隍,是不能拖延上任時間的,但是念你一片孝心,破格讓你再返陽間,侍奉老母盡享天年之后再赴任。但是九年之后一定要準時去河南。”
宋某一聽,趕忙磕頭致謝。宋某退出宮殿之后,坐車往家趕,恍恍惚惚之間,忽然被一陣哭聲驚醒,睜開眼一看,家人都披麻戴孝圍著他哭天搶地,原來他已經死了三天了。
九年以后,宋母果然去世。剛剛埋葬了母親,宋某稍微交代了一下后事,沒過兩天也死了。死的那天,住在城西的岳父忽然看見女婿身著官服,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許多隨從緩緩走過來,走到他跟前跳下馬,向他行了一禮就走了。岳父覺得非常奇怪,正在納悶,女兒派人來告訴他說女婿已經死了。
這個宋某就是河南的城隍神了。城隍神是專門負責守護城池的,職責就是護國安邦,懲惡揚善。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意為惡,雖惡不罰。”這句話強調的其實是一種對善惡的判斷標準。真正的善惡源自內心,而不能僅僅只看表面的現象。正如宋某,若非心地純良,也就不會寧愿拋棄高官厚祿而回家侍奉老母,他在試卷上所寫的這句話其實也是他自身的寫照。
判斷一個人的品質,有時候不能僅僅只看他的表面,雖然表面的行為舉止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思想,但是必須有相對長期和足夠的觀察分析,尤其是當對方有意想要給你造成某種印象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弄清楚對方究竟是“有心為善”,還是“無意為惡”。
七竅玲瓏心
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被狐貍精附身的寵妃妲己所迷惑,驕奢淫逸,殘害忠良。紂王的叔父比干,是個非常正直的人。傳說他小時候,念書非常勤奮,走在路上都不忘了學習。有一天,比干一邊看書一邊往家走。忽然女媧娘娘出現在他面前,賜給了他一顆光彩奪目的七竅玲瓏心,說是為了讓他將來更好地輔佐國君治理國家,作個正直的大臣。
可是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屢次勸說紂王廢掉妲己,紂王不聽,一如既往地荒淫下去。后來,比干用竹箭射殺了許多狐貍,用它們的皮毛做成一件狐皮大衣獻給妲己,希望能震懾妲己,讓她有所收斂,不要再蠱惑紂王。可是妲己不但不悔過,反而懷恨在心。
有一天,紂王和妲己在摘星樓飲酒作樂,妲己忽然昏死過去,紂王一下子慌了,趕忙把她抬到龍床上,立刻叫人去傳太醫。
太醫看了之后說:“娘娘的病可以治,但是必須有一樣東西作藥引。”紂王連忙問道:“要用什么東西作藥引?盡管說,沒有我辦不到的。”太醫沉吟了一會,才說:“聽說比干有一顆七竅玲瓏心,那是世間極品,如果用它作藥引,娘娘就可以藥到病除了。”紂王一聽,立刻就把比干傳來,跟他說要借他的心一用。比干被昏王氣得七竅生煙,竟然為了一個妃子,連自己的親叔父也要殺害。當下也不說話,掏出一把匕首就把自己的心挖了出來,扔在地上,頭也不回地走了。
原來妲己故意裝病,卻讓另一只小狐貍變成太醫,騙紂王挖了比干的心。比干挖心之后還沒死,他一邊往家走,一邊想起女媧娘娘的話:“將來若是心被挖出,遇到第一個賣空心菜的人,你就問他:‘菜無心能活,人無心,能活么?’如果他回答說‘能活’,那你就沒事了。”比干走在路上,那個剛才變成太醫的小狐貍又變成一個賣菜的老太婆,裝了一籃子空心菜,抓住比干要他買,比干就問她:“菜無心能活,人若無心,能活么?”老太婆嘴一撇:“人沒有了心,當然活不了!”比干一聽,立刻就口吐鮮血,倒在地上死了。
后來,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了商紂,斬了妲己,建立了周朝。于是搭了一座封神臺,把那些在滅商之戰中戰死的功臣將士封為天上的神仙,那些戰死的士兵都成了天兵天將。比干雖然不是戰死的,但是他也是一代忠臣,姜子牙便封他做了財神。
比干來到人間,廣散金銀財寶,為百姓造福。比干因為沒有心,所以辦事公道,童叟無欺,很受人尊敬,幾乎家家戶戶都要供奉財神像,希望他能保佑人們招財進寶,發家致富。
被害挖心,雖然使比干最終吐血而死;然而,死后成神的比干卻因為沒有心,而辦事公道,童叟無欺,受人尊敬。由此看來,比干恰恰是因為被害挖心,才得以在另一個神的世界重新獲得了人們的尊敬。
所以,我們本身某方面的優勢喪失時,往往意味著另一方面優勢的形成。就如比干雖然沒有了心,卻成就了他的公正。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有的人手臂有殘疾,卻練就了用腳寫字的本領;有的人眼睛殘疾,卻有異常靈敏的聽覺。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對待和利用我們自身所擁有的。
關圣帝君
漢桓帝時候,河東浦洲居民因為崇尚浮華,不敬上天而觸犯天條,天帝發怒,于是將雨水封鎖,致使浦洲地區連年干旱,顆粒無收。后來人們聽說浦洲附近雷首山澤中有一條龍,于是便攜老扶幼前去哭拜,期望神龍顯靈,幫助人們度過難關。神龍心地非常慈善,雖然天帝曾警告過不準私自在這一帶降水,但是神龍眼見百姓受苦受難,心有不忍,于是不顧天條,私自把黃河的水運過來,在浦洲地區行云布雨。
天帝知道之后大怒,立刻叫天兵天將把神龍給斬了,龍頭扔在溪邊。恰好有一個叫普靜的和尚從溪邊經過,看到龍頭,于心不忍,便將龍頭帶回去,放在水缸里,又給它念咒超度。九天之后,和尚忽然聽到缸里一陣響動,連忙跑過去一看,龍頭不見了。和尚正在詫異,又聽到小溪東邊有嬰兒啼哭的聲音。原來溪東有一戶人家,丈夫姓關,名道遠。九天以前,天降暴雨,一條黑龍繞著關家的院子轉了幾圈就不見了。過了九天,早有身孕的關夫人就生了一個胖小子,一生下來就是臥蠶眉,重棗臉,面長額寬,哭聲非常洪亮。那和尚聽到小孩哭,跑過來一看,就明白了這孩子的來歷,正是那心地慈善的神死后投胎而來。
那孩子后來取名羽,字云長。從小不僅頭腦靈活,聰慧異常,而且長大之后,有萬夫不擋之勇,于三軍之中取人首級有如探囊取物,非常神勇。那時已是漢末,天下大亂,各地群雄逐鹿中原,出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關羽在市井之中遇到張飛和劉備,三人一見如故,當時就在桃園義結金蘭。后來關羽、張飛、孔明、趙云等一起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建立蜀國,成就一代霸業。
有一次,蜀軍作戰失利,關羽失手被曹軍所擒,曹操一向敬重關羽的神勇,很想收服關羽,讓他為自己所用。當時關羽為了保護劉備家眷,以免遭到曹操毒手,便答應暫時屈從于曹操,但是卻提出三個條件:“降漢不降曹,善待劉備家眷,但知玄德(劉備)消息,雖遠必往。”曹操為了收服關羽,給他高官厚祿,金銀財寶,香車美女,可是關羽始終不為所動。后來,關羽終于探聽到劉備的消息,于是封金掛印,帶著劉備的家眷離去。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總算安全從魏國離開,回到劉備身邊。赤壁大戰中,曹操中了諸葛亮的計策,敗走華容道,關羽擒住了曹操。可是關羽一向恩怨分明,有恩必報,想起當時曹操也曾善待于他,終究心有不忍,于是不顧已經立下的軍令狀,放走了曹操。
后來,江東的孫權采用了呂蒙的建議,大破荊州,當時鎮守荊州的關羽和兒子關平都被殺害。關羽死后,他的魂魄蕩蕩悠悠飄到了玉泉山,又遇到當年在溪邊揀到龍頭并為它超度的和尚普靜,于是關羽拜他為師,后來得道成仙,稱為關圣帝君。
老百姓感念關羽的忠義仁厚,建了很多關帝廟,逢年過節都要祭祀他。有時遇到災難、疾病、禍患之類都去求他,常常都能如愿。
做人應當能屈能伸,當關羽為曹操所擒時,一向神勇忠義的關公并沒有“慷慨就義”,他利用曹操愛才心切的心理,知道曹操一時半會不會加害于他,所以寧可暫時屈從,也不跟他硬碰硬。而一旦時機成熟,他又立刻抓緊機會迅速脫身,既保存了名節,又保全了性命,不可不謂智勇雙全。
當我們身處困境時,要善于審時度勢,哪怕忍一時之屈辱,也要等待時機,反敗為勝。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該冷靜的時候不冷靜,該隱忍的時候不隱忍,往往成不了大事。
沉香救母
漢代有個書生叫劉向,上京趕考時,順道登華山一游。華山上有一座神廟,廟神華岳三娘是一位美麗善良的仙女,自從被王母派遣到華山后,一直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走進大殿的劉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劉向被三娘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該多幸福啊!劉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取出筆墨,深情地在墻上抒寫了自己對三娘的愛慕之情。
三娘也被劉向深深吸引,她沉吟再三,終于決定不顧天條禁令,要與劉向結為夫妻。于是,三娘便化為一民間女子,追上劉向,向他道出了真情,從此二人兩情依依,結為伉儷。劉向考期將臨,三娘已有孕在身,惜別之時,劉向贈給三娘一塊祖傳沉香,說日后生子可以“沉香”為名。
劉向在京城一舉中榜,被任命為揚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馬上任之時,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天宮大辦蟠桃會,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脫染病而留在華山。誰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責怪妹妹私嫁凡人,觸犯天條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懲罰。三娘隨身有一件王母贈的寶物——寶蓮燈,此物是三娘的鎮山之寶,二郎神自知不敵,就令嘯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際,偷去了寶蓮燈。結果,可憐的三娘被二郎神壓在華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洞中生下了兒子沉香,為防不測,她偷偷懇求夜叉,將兒子送到揚州,留在其父劉向身邊。
沉香8歲那年便獨自離家,去找母親。吃盡千辛萬苦,終于走到了華山。可是母親在哪里呢?沉香不知所措,放聲大哭起來。哭喊聲驚動了路過此地的霹靂大仙。好心的大仙將沉香帶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點下,刻苦認真地學習,漸漸學會了六韜三略、百般武藝、七十三變。16歲生日那天,沉香向師父辭行,要去華山救母。大仙贈給他一柄萱花開山神斧。
沉香騰云駕霧,來到華山黑云洞前。他大聲呼喚娘親,聲音穿透重重巖層,傳入三娘耳中。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廣大,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飛身來到二郎廟,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誰知二郎神鐵石心腸,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兩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掄起神斧,與他打起來。兩人直殺得山搖地動,江翻海倒,天昏地暗。這件事驚動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個究竟。四仙姑覺得二郎神身為舅舅,如此兇狠地對待一個孩子,太無情無義了。于是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二郎神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寶蓮燈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飛回華山,舉起萱花開山神斧,奮力猛劈。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華山裂開了。沉香急忙找到黑云洞,救出了母親。
后來,二郎神也向三娘、沉香認了錯;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職。從此,三娘、劉向和他們的英雄兒子沉香全家團圓,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