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全球通史6:非洲、美洲、大洋洲作者名: (美)塞繆爾·古德里奇本章字數: 5803字更新時間: 2024-07-05 17:25:57
第441章
古代的埃及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這個神奇國度的早期歷史都處于模糊與晦暗之中,古文物研究者找不到埃及早期歷史的完整記錄。公元前250年,埃及祭司曼涅托遵照當時的法老托勒密二世的旨意,編寫了一部埃及歷史。這部史書用希臘語寫成,是由埃及祭司保存在神廟里的圣書翻譯而來的。如果曼涅托的這部史書能夠保存到現在,人們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古埃及的早期歷史,然而只有一小部分內容流傳下來,但這一小部分殘留和其他一些零星檔案就足以為歷史學家的研究提供相當大的幫助了。這些資料顯示,第一個可以確定年代和名稱的古埃及王朝是美尼斯王朝,存在于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而在此之前所謂的王朝和國家都暫無史料可查,難以辨別真偽。根據古埃及的神話傳說,神和英雄建立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了1.8萬年,研究人員也確實在埃及找到了一些關于巨人般的神話生物和他們超人天賦的記錄,這些記錄讓人困惑不已。如果以美尼斯王朝作為埃及歷史的起點,再加上古埃及祭司曼涅托編撰的王朝列表,以及后來商博良在埃及學上的研究成果,我們似乎就能得出一個關于古埃及編年史的時間線。
后人對古埃及法老美尼斯總是充滿懷念和敬仰。作為一名戰士,他引導臣民崇尚武力,多次成功抵御外敵。他建立了一個公民政府,取代了之前盛行的神權政體。為了方便建立新的城市,他改變了尼羅河的河道,建立了孟斐斯城。他還建造了一座神廟,在后來的埃及歷史中,人們都在這里祭祀。在他的促進下,從前僅限于神廟和敬神的那種奢侈和高雅開始走進民眾的生活,并產生了一種令人愉快的影響,使人們開始講究禮節,也更注重日常生活的質量。
美尼斯的繼任者沒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重要事件(5),直到埃及第四王朝,這個王朝的法老們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包括許多歷史學家和編年史作家都提到過的胡夫大金字塔,它的建造者應該就是希羅多德所說的埃及法老基奧普斯。
第六王朝的重要事件是尼托克麗絲成了埃及歷史上第一位女王,當她的兄弟和丈夫、法老奈姆蒂姆薩夫二世(6)被暗殺后,這位膚色紅潤、有著淺黃色頭發的王室女性便繼承了埃及王位。為了給自己的兄弟和丈夫報仇,她邀請所有她認為參與謀殺的人來參加一場宴會,宴會地點在一個黑暗的地下大廳。正在眾人歡宴的時候,她下令打開一條秘密的運河,放水淹死了所有前來參加宴會的人。然后她把自己關進一個滿是灰塵的小屋里,至死都沒有再出來。在此之后,一個又一個王朝陸續建立,一個又一個君主陸續登場,但都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記載。據說其中有一位君主被鱷魚吃掉了,也有說法是被河馬吃掉了。
第十六王朝的某位君主,有人認為是法老奧斯爾特辛統治時期,亞伯拉罕因為饑荒來到了埃及,根據《圣經》的描述,當時的埃及糧食產量極大,十分富饒。
根據曼涅托的記載,第十五王朝的君主是來自北方牧羊王國的喜克索斯人,他們統治了埃及大約150年。喜克索斯人推翻了第十四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提瑪奧斯,他們占領這個國家的時候幾乎沒有遭遇抵抗。他們燒毀城市,毀壞廟宇,許多埃及婦女和兒童淪為奴隸。最后,他們從自己人中間選出了一位埃及國王,他就是薩利提斯。他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命令全國向他進貢,修建防御工事,并在未設防的邊境地區部署駐軍。
關于這些入侵者,現代的史學家們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他們是猶太人,也有人認為他們是亞述人,而商博良根據記載中這些人的身體特征推斷出他們屬于白種人,認為他們是斯基泰人。第十四王朝的末代法老提瑪奧斯為了反抗入侵者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老王朝繼任者逃往上埃及勉強維持政權,而喜克索斯王朝則統治著孟斐斯、埃及中部和下埃及。
大約是在喜克索斯王朝法老阿波菲斯統治時期,約瑟來到了埃及。他從國王家一名地位卑賤的奴隸被擢升為宰相,賑濟許多國家,使它們免于饑荒。他曾在這里為國王的管家和面包師解夢,有時甚至替國王本人解夢。后來雅各也來到了埃及,他和家人定居在下埃及,并在這里開枝散葉。(7)在牧羊人王朝的末期,南方的正統法老們和北方的篡位者們不斷交戰。在這種情況下,上埃及人民的作戰藝術取得了巨大進步,加上他們被約瑟聚斂到喜克索斯人金庫中的巨大財富所刺激,便團結一致,把喜克索斯人趕出了這個國家,奪回了失去已久的主權。
埃及第十八王朝就這樣建立了。根據希臘作家的記載,以及從他們留下的遺跡外觀來看,第十八王朝是古埃及歷代王朝中最強盛的王朝。
第十八王朝的第一位法老是雅赫摩斯一世。他即位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與在埃及邊境定居下來的喜克索斯人簽訂條約。根據條約,喜克索斯人男女老少一共25萬人必須遷往敘利亞。然后雅赫摩斯一世恢復了古代的法律和宗教,并革除了牧羊人王朝留下的惡政。他似乎把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了埃塞俄比亞、努比亞以及亞洲。他有3位妻子,其中一位被稱為“月亮之女”,另一個被稱為“月亮之祭”。第十八王朝的第五位法老是圖特摩斯三世,在他統治期間,埃及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全國各地建造了許多奇跡般的建筑,甚至努比亞境內都有不少。著名的門農巨像也是在第十八王朝建成的,這種雕像可以發聲,據說古埃及人在日出和日落的時候會用這些雕像演奏出悅耳的音樂,現在這些雕像已經被毀壞,但仍然可以在基座敲擊出有韻律的聲音。
隨后是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也就是拉美西斯大帝統治時期,通過曼涅托的王表與各種紀念碑的對比,確定了他的統治時期在公元前1280—公元前1213年。他的目標是統治整個世界,而且他也幾乎成功地征服了當時的已知世界。他征服了埃塞俄比亞諸國,讓它們繳納烏木、象牙和黃金等貢品。他在紅海建立了一支由300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并占領了埃及東海岸的所有島嶼,還通過巴布-埃爾-曼德海峽(簡稱曼德海峽)到達印度。他的軍隊曾穿過亞洲到達恒河,隨后又進入歐洲,深入色雷斯。他一路高奏凱歌,所到之處都留下了記錄他征服的雕塑,每次獲得勝利之后,他都會在附近豎立紀念碑來慶祝。返回埃及之后,他在底比斯和孟斐斯建造了雄偉的神廟和宮殿,它們都遠超過去所有法老修建的建筑。根據一些編年史作家的說法,正是在這位法老統治埃及的第43年,希伯來人,也就是雅各的子孫,在摩西的帶領下逃離埃及。摩西把當時紅海的海水分開了一條道路,讓希伯來人安全通過,又將法老派來的追兵淹沒在海水里。關于埃及歷史上的這段插曲,在猶太人的歷史中有完整的敘述。
在此之后,直到第二十六王朝才發生了值得記錄的重大歷史事件。似乎有證據表明,第二十六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去世之后,埃及竟然出現了12位君主,他們各自為政,將埃及分成了不同的地區。當時曾有神諭向他們宣告,誰要是在火神赫菲斯托斯神廟里用黃銅器皿向神獻上美酒,誰就會成為埃及唯一的君主。有一次,這12位君主前往神廟祭祀,大祭司拿出11個金杯讓他們向神獻上美酒。十二王中最后一王普薩美提克沒有拿到杯子,便脫下自己的黃銅頭盔,向神獻上了美酒。結果他立刻被剝奪了王位,并被監禁在一個沼澤里。在監禁期間,他派人詢問勒托的神諭,神諭說,會有來自海上的銅人為他報仇。不久之后,一支由愛奧尼亞人和卡里亞人組成的探險隊在海上遭遇風暴,被刮到了埃及海岸,他們都身披銅甲。公元前663年,在這支探險隊以及他自己的追隨者的幫助下,普薩美提克向另外11位君主發起了反攻,并成為整個埃及的統治者。從這時起,埃及的政策發生了改變,普薩美提克大力發展與遙遠國家的貿易和交流,促進外國人在埃及定居,鼓勵年輕人學習外語,他非常珍視從前那種和各國建立親善關系的友好精神。希羅多德這樣說道:“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我們(希臘人)才得以在翻譯的幫助下,準確地了解到普薩美提克及其繼任者統治時期的埃及歷史,希臘人是在埃及自由定居的第一批不會說埃及語的外國人。”
普薩美提克建立的第二十六王朝大約持續了150年,這期間也是埃及文明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在他之前,古埃及人完全不懂航海,他們的船只粗糙笨重,只能勉強在內河航行。祭司們總是向法老灌輸與世隔絕的教義,把埃及和世界隔離開來,當時的埃及是一個封閉的王國,人們出于偏見和迷信也反對海上探險。那個時候在埃及從事海運的是腓尼基人。但是在普薩美提克的改革之后,由于和外國人的交往,埃及人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僵化思想變得寬松起來。據說第二十六王朝的一位法老,普薩美提克的曾孫阿普里伊曾指揮一支埃及艦隊和地中海北岸的提爾人作戰。普薩美提克的兒子尼科,也就是《圣經》記載中的法老尼科在紅海和地中海上都組建了艦隊,并派遣他們和來自腓尼基的領航員一起進行海上探險。據說,這支艦隊完成了環繞非洲的航行,從而發現了非洲的形狀是一個巨大的半島。直到2 000年后,也就是1488年,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才發現了好望角。尼科還開鑿了連接尼羅河東部支流與紅海的運河。他的孫子阿普里伊,據說就是《圣經》中的法老霍普拉,也同樣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公元前529年,在阿普里伊的繼承者、法老阿瑪西斯統治期間,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的兒子岡比西斯決定征服埃及。據說岡比西斯非常反感阿普里伊,具體原因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然而,岡比西斯的軍隊還沒到達埃及,阿普里伊就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普薩美提克二世繼位。普薩美提克二世為抵御敵人做了大量準備,雙方隨后展開了一場漫長而激烈的戰斗,很久都沒分出勝負,但埃及人最后還是被擊敗了。岡比西斯占領了埃及首都孟斐斯,屠殺了那里的很多居民。普薩美提克二世和他的兒子,連同2 000多名埃及青年,被迫參加征服者凱旋式上的游行。后來,普薩美提克二世被赦免,最后還是因為參與反對岡比西斯的陰謀而被殺死。
埃及的波斯諸王——岡比西斯和隨后的七位君主——形成了埃及的第二十七王朝。這個王朝始于公元前529年,終于公元前404年,共維持了120年左右。在這段時期,埃及成了波斯的一個行省。岡比西斯對埃及的藝術沒有絲毫的興趣,對這個國家的宗教也極其蔑視。他親自用匕首殺死了象征埃及神祇的神牛阿匹斯,還下令鞭打祭司。他砸爛了可以發出動聽音符的門農巨像的頭顱,宣稱那只是祭司們騙人的伎倆而已。埃及最好的神廟和紀念碑都被他變成了廢墟。埃及人自然不甘被波斯人統治。埃及的貴族們曾多次試圖光復自己的國家,這也使得整個國家一直處于動蕩之中。正是在這一時期,希羅多德訪問了埃及,雖然當時的埃及人正處于被奴役和屈辱之中,他還是被這個民族的先進社會狀態所震撼。
公元前404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二世的死訊傳到了埃及,埃及人發動了一場大規模起義。雙方都召集了龐大的軍隊,這次埃及人贏得了最后的勝利,使這個國家擺脫了異族的枷鎖,并將入侵者全部趕出了國境。起義的領導者阿米爾塔尼烏斯成為埃及君主,曼涅托所記載的第二十八王朝只有這一位君主。
在他之后就是第二十九王朝,這個王朝的法老們在斯巴達傳奇國王阿格西勞斯二世率領的希臘軍隊的幫助下,抵御了波斯人的反復進攻,保衛了國家。
公元前340年,波斯國王阿爾塔薛西斯三世再次率領大軍入侵埃及,打敗了當時第三十王朝的法老內克塔內布二世,并將他趕到了埃塞俄比亞。阿爾塔薛西斯三世占領了整個埃及,這個國家第二次落入波斯人的統治之下。阿爾塔薛西斯三世似乎有意超過岡比西斯犯下的暴行。岡比西斯親手殺死埃及人的神牛,阿爾塔薛西斯三世則把神牛整個烤熟,供他前來參加宴會的朋友們享用。濫殺無辜、背信棄義、褻瀆宗教、大搞迫害,整個埃及都在他的杖下呻吟。他征服埃及僅兩年,就被自己的將軍巴高斯毒死。阿爾塔薛西斯三世和他的兩位繼任者就是曼涅托記載的第三十一王朝的君主。公元前332年,隨著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的到來,嚴格意義上的所謂古埃及歷史就此終結。
限于篇幅,我們以上的概述無疑是簡短的介紹,而且在有些方面甚至有些模糊,但我們必須談一談埃及民族和他們文明的起源,因為這確實是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基督教早期的神父認為,挪亞根據神的旨意把世界劃分給了他的兒子們。亞美尼亞人的傳說也證實了這種說法,挪亞的3個兒子分別得到了一些地方。含得到了黑人的地區——以土買、尼格里西亞、埃及、努比亞、埃塞俄比亞、辛迪亞和印度;閃得到了黃種人的地區——巴勒斯坦、敘利亞、亞述、撒瑪利亞、示拿、巴比倫、波斯和阿拉伯;雅弗得到了白種人的地區——希臘、西班牙、法國,以及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土耳其人和亞美尼亞人的國家。這些傳說中的概念可以看作是古人觀察人類早期分布情況的體現,而現代的研究人員在這方面也得到了幾乎相同的結果。主要區別在于后來的權威人士普遍認為印度人是閃的后裔,而不是含的后裔。
暫且擱置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我們可以接受這樣一個普遍的觀念,建立埃及這個國家的民族是含的直系后裔。現在生活在埃及的科普特人被認為是古埃及人種的代表,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而且他們和古代的先祖也很相似。但這個國家如此動蕩,多次被異族入侵,又在如此長的時期里接受來自歐洲、亞洲和非洲各地的移民,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語言、歷史和文明,這使我們對確定古埃及最初種族的具體類型感到希望渺茫。古埃及人肯定不是黑人,也不是黑人和其他種族的混血,這一點已經得到了確切的證明。他們似乎和今天的阿比西尼亞人、努比亞人是同一個人種,或者說幾乎是同一個人種。
關于埃及文明的起源,眾說紛紜。一些人認為埃及人最初是師從印度人,也有人認為埃塞俄比亞人是他們最早的老師。還有一些人認為,埃及人的宗教、藝術和政治制度都是本土原生的。這個問題深深地隱藏在歲月的迷霧之中,想要找到一個確切的權威答案恐怕是徒勞的。然而,找到一種人們相對可以接受的答案應該不是太難。我們至少可以確定,挪亞把自己的知識傳給了他的后代,這些人聚集在幼發拉底河流域,他們在藝術和科學方面發展迅速。他們分散開之后,各自帶著在示拿平原學會的知識前往世界各地。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氣候的力量和各個民族的獨特天賦,他們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樣子。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印度、亞述和埃及的文明發展形式各不相同,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基于他們曾經聚集在一起的情況,我們應該可以預料到,這種差異中肯定也能找到一些相似之處。事實的確如此,雖然埃及、亞述和印度的古代遺跡明顯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但也能發現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我們還必須承認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那就是這些國家在最早的時代就有了頻繁的交流,和商品交換一樣,必然也存在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得出結論,埃及文明的起源一部分是本土原生,一部分是借鑒外來,模仿了一些最早的示拿文明,后來又經過埃及人獨特天賦的改進,偶爾也接受來自外國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埃及的文明超越了其他所有國家,并最終成為全世界藝術、科學和宗教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