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當肉身獲得靈性》:柏拉圖式的愛情

世上的人,都有生命。但是凡有生命的,豈限定是人?生命所在皆是,大者為巨鯨偉象,小者若螟蟲菌芝,同樣有生命的表征與實質,誰不呈現欣欣向榮的生機?眼前的一切生命,都是可以看見,可以聽到,也可以摸觸的實體。這是生命的現象,可以感覺的存在。

但是,人與動物自然不同。一般動物靠著肉體活動,過的是屬肉體的生活。人則不然,雖然也有肉體,需要生活,但是靈性成為肉體的領導,人的靈性與肉體合一,所以,也正因為如此,一旦靈性失落,則人與禽獸的分別不會太大!

多少世紀以來,承認性欲成為愛情的動力且是延續種屬的本能,一直使擁護禁欲主義的人氣憤難平。時至今日,更多的基督教徒仍把愛情的奇跡仁慈地歸功于上帝的庇護。他們認為,在婚姻中,夫妻雙方愈與基督親近,丈夫與妻子的關系便愈親近,就好像一個等邊三角形,夫妻兩人各在底邊的一角,而基督則在頂角上。若這兩人要接近,則必須要向頂角移動。

十七世紀波斯作家伊那杜拉·坎布在《忠之妻子》和《不忠貞妻子列傳》中曾作過如下描寫:“毫無疑問,一旦心被全能的愛情霸主所主宰,一旦心把情欲的大旗高舉入云并擂響瘋狂的戰鼓,那么理性衛士便無計可施了,只能忍受之辱。”渥倫斯,安娜·卡列尼娜便是例證。

愛情是波濤洶涌的大海,而理智則是閃動滑翔的砂粒。欲火是洗劫世界廉恥的颶風,悟性此時只不過是搖曳的微光,瘋狂的愛情的鏢槍所射向對方的創傷,用理性的油膏去蘸抹,是無法治愈的。

沒有得到的愛情是在火焰中燒出的癡狂。

荷蘭文學家埃拉認為:愛情不是理性的勝利,而是愚蠢的凱歌。他在《愚人領》中寫道:“男人在談情說愛時常胡說八道,為了追愛人委身于他的性欲,他什么荒唐的事也干得出。”

歌德在《詩與情》中寫道:“萌動的春情之所以美好,就在于他既不意識自己的產生,也不考慮自己的終結。”

王爾德認為:“愛情不過是‘夢幻’,在愛情的影響下,人必然喪失對生活的真實。”

愛情只不過是一朵毒化人的意識的,充滿“夢幻”的美麗蘭花。

二十世紀初,奧托·魏寧格在他轟動的《性別和性格》中宣稱:

“愛情和性欲是根本不同的,它們是互相排斥,甚至對立的兩種狀態。因此,當一個人確實在愛著的時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體上同他所愛的對象結合。那些宣稱他們在愛著他們想占有的女子的人是在撒謊,否則就是他們根本不懂得愛情……性欲隨著肉體的接近而增長,而愛情則在所愛的對象不在眼前時愈益強烈,為了保持愛情,需要分離,需要一定的距離……真正的愛情會由于同所愛之人非預謀的肉體接觸而死亡,因為這種接觸引起性的沖動,從而在一瞬間毀滅了愛情……”

“所以,存在著柏拉圖式的愛情,盡管精神病學的教授們并不承認它。我甚至要說,只存在‘柏拉圖式’的愛情。因為除它之外,其他一切被稱為愛情的東西都是卑鄙下流。只有一種愛情,就是對貝雅特里齊的愛、對圣母的仰慕。要發生性關系,那就去找巴比倫的蕩婦好了。”

而當代美國學者歐文·辛格也說:“愛并不等同于欲望。我們對某些物體或人充滿欲望,是因為它們能給我們一些什么,是為了它們將提供的滿足。然而,在愛某個人的過程中,我們只是在對這個人本身感興趣,是把他作為一個人而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達到別的什么東西的手段感興趣”,“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人愛上他所買的房子時的情景,除了使用它之外,除了滿足先前的欲望之外,它對他還具有了特殊的價值,它現在是他的房子,它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財產、一個居住場所,而且也是他關心的東西,是他感情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我們也關心純粹功利的目標,我們因為它們提供的利益而需要它們,但是在愛的過程中,這個愛屋者建立了另外一種聯系,他給了這棟房子一個超過它的個體及客觀價值的重要性,它因而變成了注意的中心,或許是個人關懷的對象,只是通過這種方式,這一愛屋者賦予這棟房子以其他方式不可能得到的價值。

波斯學者巴哈歐拉說:“每個人在別人身上見到上帝之美反映于其靈魂,見到彼此相同之點,他們在愛中互相感召。愛使全人類成為一海之波,成為一天之星,成為一樹之果。愛帶來真實一致的了解,真正統一的基礎”,“有限的物質關系不足以適當地表達宇宙無窮之愛”。

這是說包含在每個人靈魂中的“上帝之美”或一種宇宙精神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吸引或愛;而即是主張非理性的、反傳統的、把性或肉欲當作人的一切實踐活動、心理活動的根本的、原動力的弗洛伊德也說:“那些十分值得,很能引發他們高度敬意的女性,并不挑起肉欲的興奮,所以他雖對她十分的敬愛,十分的眷憐,論到色情方面,卻不免一籌莫展。”

列夫·拖爾斯泰說:“即使結婚的雙方以繁育人類為目的,結婚也無助于信奉上帝和為人們效勞。”

對于“愛”與“欲”在人們心理上常常會引發的微妙婉轉的矛盾、沖突,法國作家紀德在其一篇散文詩中予以了表現,這篇散文詩是這樣寫的:

欲望!美麗的欲望!我將給你們帶回壓碎的葡萄,我將再次斟滿你們巨大的酒杯;讓我回家吧——但愿你們陶醉而睡去時,我能戴上纏有紅緞帶的長春藤花冠,遮住我前額的憂傷!

欲望追求的是“壓碎的葡萄”,而愛所需要的是作為完整、獨立的整體的“葡萄”本身,從而同一個既愛又欲求著的物件,當用它來滿足了欲望時,由于已經破壞了對象的完整和獨立而使自己愛的心理遭受了挫折和傷害。絕大多數的青年男女在婚前總是覺得自己心愛的人完美無缺,但婚后卻總覺得一無是處,從而氣憤、失望、痛苦,覺得自己的一生被毀了,從而導致感情不和,甚至鬧到離異。毋庸置疑,其中包含了性欲的滿足對愛情的破壞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這也就是所謂“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一語的意蘊所在。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肉體的誘惑力盡管受到殘酷的虐待,卻經常掉過頭來進行報復。所有被掩蓋起來不讓人看到的秘密總是喚起一種不健康的好奇心,一種病態的遐想。

茨威格說,這種笨拙的遮蓋手法最能加強、最能刺激好奇心了。在各個階層的青年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一種潛在的超刺激感應能力。越是受到壓抑的東西就越是拐彎抹角地尋找出路。請相信,柏拉圖式的愛情給當事人所帶來的悲痛將是更加巨大的。

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是在彼得堡他哥哥的寓所里去世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反復呼喚著梅克夫人的名字:“納杰日達,納杰日達……”最后咬著牙,心里充滿復雜的情感說道:“冤家……”

對于柴可夫斯基來說,梅克夫人的出現是他一生的巨大轉機。梅克夫人是大資本家梅克的遺孀,擁有萬貫的家財;而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音樂教授,貧困潦倒,為生機四處奔波,天才受到了極大的戕害。梅克夫人發現,柴可夫斯基像一個靴匠一樣勤奮地工作著,但是“這個高大同時又很脆弱的軀體中有什么地方被摧毀了,破壞了”。她痛心地意識到,俄羅斯連一條保護創作家們的法律也沒有:為什么丹特斯能夠開槍打死普希金,瑪爾丁諾夫可以槍殺萊蒙托夫?天才的出現,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標志之一。但是,為什么他們被釘在生活貧困的十字架上,可以任人踐踏、欺凌?有時生活的艱難比槍殺更能致人于死地。誰來幫助可敬又可憐的柴可夫斯基呢?

于是,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梅克夫人張開她溫暖的羽翼,為柴可夫斯基撐起一片明朗的天空。她定期給柴可夫斯基寄去數額不小的生活補貼,讓偉大的音樂家在“謊言、欺騙、偽善、市井的卑鄙、馬群般的喧囂、野獸般的巧取豪奪”中得以保持一份寧靜的心態。梅克夫人把柴可夫斯基當作她永生中最重要的摯友和“精神開支”的對象。她認為是柴可夫斯基給予自己的多,而自己給予柴可夫斯基的少。

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的通信匯集成了一本厚厚的書。這兩位終身沒有見過面的精神戀人,在書信中向彼此袒露了純真的靈魂。有一次,他們都到了意大利,梅克夫人在散步的時候經過柴可夫斯基居住的旅館,而柴可夫斯基恰恰走到陽臺上,兩人的目光相遇了,他們的心靈撞擊了,相互感覺到對方的存在。但梅克夫人是高度近視,她很快摘下眼鏡,匆匆走開了。他們已經融合,卻又保持著絕對的純潔。柴可夫斯基在佛羅倫薩給梅克夫人寫的信中有這么一段話:“一個鐘情的人之所以愛,并非因為他鐘情的對象以其美德吸引了他,而是因為出于本性,因為他不能不愛。”這里,柴可夫斯基所談的“愛”的對象是俄羅斯。而他心目中的“俄羅斯”的化身,既是“靜靜地注入大海”的伏爾加河,也是梅克夫人這樣高貴的女性。他在許多信件中把自己創作的樂章說成是“我們的樂章”。這沒有絲毫的俯就之意,這是一顆圣潔的靈魂向另一顆圣潔的靈魂表示最熱烈的敬意。而梅克夫人在一封未發出的信里曾經這樣說:“我愛柴可夫斯基,作為一個女人,一個身心都很完美、有能力去愛的女人愛著柴可夫斯基,在我的一生中沒有比這更美的事物了。我會找到力量把我的愛向他傾訴……”

后來,梅克夫人的財產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大的損失,她的子女親屬們召開家庭會議,強迫她停止資助柴可夫斯基。面對著自己親手帶大的子女們厚顏無恥的攻擊,梅克夫人的精神垮掉了。失去了柴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迅速地被憂郁癥所淹沒,她在精神病院里走完了她的生命之路。柴可夫斯基失去資助后,很快熬過了經濟上的難關,而精神上的創傷一直都沒有愈合。

由此可以看到,雖然這種愛情的出發點是善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愈是如此,所造成的內心的創傷就愈嚴重。

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夸耀自己對勞拉的純柏拉圖式的愛情。但這種柏拉圖式的愛情有自己的生物基礎——性欲。正如杜賓斯基寫道:“胸中的烈火燒烤著他,他從一座城市轉到另一座城市,從一個村莊轉到另一個村莊,于是一旦同不像勞拉那樣珍惜自己的道德名聲的女人邂逅相逢,就會輕易地從他沸騰的熱血里找到足夠的物質來使一個柏拉圖式愛情的囚徒熱烈投身與罪過的快樂。”

對愛情的這種補償是很典型的。崇高的柏拉圖式的形象不能賜予的東西,人們就到這個形象之外,到生活中去尋找。所以,愛情的不足部分可以用情欲的另一些對象來彌補。重要的是人既要滿足把親密關系充分美化的激情,又要滿足性的欲求。要知道,自然界總是要求完整無缺的。自然界的規律總會校正柏拉圖式的愛情的欠缺所在。

主題鏈接:

柏拉圖式的愛情,這一說法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巴爾德沙爾·卡斯諾提創立的成語。它意指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渴望與思慕,刨除了肉體交流的成分。卡斯諾提本人解釋為“順從精神而不是順從情人”。

柏拉圖式的愛情在近代文藝作品中被無限地開發出來,依照這種理論,愛情不僅可以超越性別、年齡、空間、時間、甚至可以發生在兩個種群相異的世界中。

相關閱讀:《會飲篇》、《性別和性格》

名家簡介:柏拉圖,是一個典型的雅典人,他出生在雅典屬地的一個海島上,時值公元前429年。在希臘思想家中,對后代性愛觀念影響最大的就是柏拉圖。其影響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影響源于他對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的區分,是愛的理念或本質的世界與我們生活中的凡庸之愛的區分。柏拉圖的性愛理論完全類似于神話,主要見于他撰寫的《會飲篇》中。

為你推薦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會員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馬伯庸 7.2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阜宁县| 武强县| 济南市| 修水县| 金溪县| 新竹市| 达孜县| 商水县| 佛坪县| 兖州市| 塔城市| 罗定市| 昌邑市| 清远市| 桑植县| 西乌珠穆沁旗| 普定县| 闽侯县| 黄骅市| 武川县| 潜江市| 嘉鱼县| 宣汉县| 息烽县| 柘城县| 库尔勒市| 彩票| 岳阳县| 瑞丽市| 和静县| 奈曼旗| 新宾| 海原县| 广平县| 沈阳市| 铅山县| 德钦县| 商南县| 宁武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