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研究
- 何丹
- 2023字
- 2024-07-10 17:34:19
1.2.2 金融支持對科技創新的作用
金融促進技術創新的主要機理是動員儲蓄、降低信息成本,為科技創新提供規避、防范和化解創新風險的手段和渠道(Mckinnon,1973;Shaw,1973
)。闕方平、曾繁華等(2015)認為,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主要體現在:第一,金融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二,金融能夠為科技創新分散風險;第三,金融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使科技創新有了現實意義。從金融支持的類別來劃分,國內外關于金融支持對科技創新作用的相關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大板塊,一是金融機構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二是資本市場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
(1)金融機構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
國外的經濟學家早在20世紀初就展開了對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創新的研究。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1912)對金融與技術創新的關系進行分析,認為經濟發展的實質在于創新,創新是生產要素的組合,銀行信用的重要作用是為生產要素新組合提供購買力,這種購買力不是來自真實票據的貼現和抵押,而是來自銀行信用創造,銀行信用通過為生產要素組合提供購買力來推動經濟的發展。由于健全的銀行體系有利于甄別出有投資價值的創新項目,促進科技創新和進步,因此銀行系統有助于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他認為沒有信貸就沒有現代工業體系的建立,現代工業體系只能依靠創新建立,而信貸對于創新實現又至關重要,因為信貸作為首要因素,正是以新組合為契機進入循環流轉的。King和Levine(1993)
認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判斷企業以及項目的前景,對其中最具潛力的企業和項目加大信貸資金的支持,從而達到促進科技創新的目的
。
雖然金融機構對于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無可爭議,但實際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需要金融支持時卻面臨重重困難。英國金融產業委員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麥克米倫缺口”,指出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資金短缺,金融機構愿意或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的資金數額與中小企業需要的融資數額之間存在非常大的缺口,資金的短缺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另外,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即便是金融機構愿意為其提供資金支持,但是由于科技創新項目高投入、高風險的特征,以及金融機構自身的投資偏好和風險規避需求,科技企業和科技創新項目難以獲取相應的資金支持。從這一層面來說,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的程度是不高的。林毅夫和李永軍(2001)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而言,生產了更多的社會財富,符合我國的資源比較優勢,在我國銀行業較為集中的現狀下,中小金融機構傾向于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同時他們也論證了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對于科技創新企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的積極影響,說明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已經成為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的最佳途徑。連平(2017)指出,應當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作用,通過建設科技園促進金融與科技的融合。
(2)資本市場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
除了金融機構以外,國內外的學者還廣泛研究了資本市場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Chowdhury和Maung分別運用最小二乘法、交叉變量回歸法和面板回歸法對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創新金融支持情況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金融市場的發展水平對于科技投入有明顯的影響,金融市場的成熟程度越高,其對于科技投入的促進作用就越明顯。Douglas Diamond和Philip Dybvig創立了流動性的模型,研究了金融制度的安排、流動性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穩定的技術創新源于金融制度的安排和金融市場較強的流動性。King和Levine(1993)強調,持有具有創新和可分散風險項目所發行的股票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并促進社會對科技創新活動的投資,他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Kortum和Lerner(2002)通過實證研究方法收集美國1965—2002年的20個制造行業的數據,建立專利生產函數,以衡量美國風險投資對科技創新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不同的年度,風險投資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程度不同,但是均能有效發揮對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國內方面,鄧樂平等(2001)認為資本市場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保證,金融與高科技的融合是通過資本市場尤其是風險資本市場完成的。郭澄澄等(2022)基于2001—2020年中國A股市場高新技術企業的樣本數據,開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資本市場結構多元化有利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資本積累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
還有部分學者較為關注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融資問題。李坤、孫亮(2007)聚焦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他們認為,開放性的金融能夠推動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有效解決融資難問題,同時有助于中小企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改善自身經營管理,增強企業競爭力。中小企業當然也包括科技企業。由此可見,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均表明,資本市場對于科技創新也具有顯著的支持作用。程欣煒等(2015)運用二元Probit模型,研究發現科技型中小企業較一般中小企業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金融產品創新是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最重要的因素。袁卓苗(2018)運用DEA中的超效率CCR模型測算了76家新三板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2014—2015年的融資效率,并提出提升中小科技企業融資效率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