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顏面部疔瘡(顏面部癤、癰或蜂窩織炎)

頭面為諸陽之首,暴露于外,所以是疔瘡好發部位。疔瘡發于顏面,謂之顏面疔瘡,相當于西醫學的顏面部癤、癰或蜂窩織炎。顏面疔瘡,古人命名也很多。如生于口角者,名鎖口疔;生于唇部者,名唇疔;生于人中穴者,名人中疔;生于鼻部者,名鼻疔;生于眉毛中者、名眉頭疔或眉中疔;生于顴部者,名顴疔等。盡管病名各異,但其臨床特點大體一致,所以辨證論治不必細分。

顏面部疔瘡的危險性較大,尤以嘴唇周圍及鼻部更險。如人中疔、鼻疔、嘴角疔、迎香疔等,這些部位也叫危險三角區。

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疔瘡為陽毒,二陽相合,其火更炎,故頭面部的疔瘡癥狀較其他部位兇險。

西醫學認為,面部具有豐富的血管網,且和顱內血管相連,處理不當,可破壞已經建立的炎癥防御功能,使細菌在血內迅速生長繁殖,引起敗血癥。

一、古籍摘要

《瘍醫大全》云:“鼻疔生于鼻竅之中,乃憂郁傷肺,或房欲傳腎,火乘金位,燔灼而成。治當悉按疔瘡治法,毋庸另立主方?!?/p>

《證治準繩·瘍醫》云:“龍泉疔生于唇上,虎須疔生于唇下,魚尾疔生于眼角外,顴骨疔生于顴骨上,亦名赤面疔,其狀色白,頂陷如錢孔,鼻有紫色者大兇。耳疔生于耳中,亦名黑疔,連腮赤腫。”

《景岳全書》云:“唇疔喉痹,咽喉腫塞,其禍尤速,患者審之?!?/p>

《瘍醫大全》云:“反唇疔、擎珠疔,經霜南瓜蒂灰,加冰片少許研細,麻油調搓。馬口疔,生唇下者,新鮮鰱魚血磨蟾酥涂之。”

《外科大成》云:“夫疔者釘也,如丁之釘也。其形小,其根深,隨處而生,不拘穴次。凡初起如疥形粉刺,如小皰疙瘩,癢痛發麻,游走不定,寒熱惡心,但其稍異于常者疔也。書云:見其小異,則當大驚。故宜虛心辨認,隨其形色緩急,用藥得法,俗云:走馬看疔,勢不容緩也。是癥多感于肅殺乖戾之氣,或畜惡尸忤之變。故有朝發夕死,隨發隨死,五七日不死,一月半月而終死者。此在歲運之順逆,五臟虛實而然也。

再以形色而言之。如初起至四五日間,由白色而至青紫色,內無七惡等癥者為順。初起似疔非疔,灰色,頂陷如魚臍,如蚤斑,青紫黑皰,軟陷無膿,至六七日間,孔深臭穢無膿,內見七惡等癥者為逆。若疔瘡出膿,形如蜂窠者易愈。

再以部位而言之。生于頭項胸背者急,生于手足骨節間者緩。一疔之外,別生一小瘡,名曰應候。如疔之四圍赤腫而不散漫者,名曰護場。如疔之四旁多生小瘡者,名曰滿天星。有此者緩,無此者急。

再以禁忌而言之。疔毒由蘊熱而生,忌投辛熱之藥,恐反助其邪。忌敷寒涼之藥,恐逼毒攻內。又初起無頭及未潰時,忌貼膏藥,輕者聚毒成膿,甚者毒必攻內。惟在已潰見膿時,用之呼膿長肉,以避風寒耳。初潰時,忌用生肌藥,恐毒未除,則反增潰爛。再疔生于頭項之間,肝膽腎三經部位,再火日火疔,俱不宜灸,犯之必為倒陷,或為走黃。再飲食忌酒。并雞魚海味冷水,起居忌氣怒房勞諸香,并孝服、經婦、僧道、雞犬等見,犯之必致反復。若一月內無房勞者,則瘡口平坦無胬肉為征。

再以用藥次第而言之。如初起時,寒熱拘急,脈緊而數者,為在表,先服蟾酥丸,次用紺珠丹汗之。如發熱口干便閉,脈沉而實者,為在里,先服蟾酥丸,次服貴金丸下之。如無表里證者,邪在經也,先服蟾酥丸,次服無憂散清之。如煩熱神昏干嘔者,邪氣內攻也,菊花煎湯,送蠟礬丸托之。如手足冷六脈絕者,由毒氣閉固元氣不能宣通也,先服蟾酥丸,隨服木香流氣飲宣之。如神昏煩躁腫黯不痛者,由敷涼藥所致也,服蟾酥丸托之,能追毒出腠理而為汗。疔毒誤灸,煩躁譫語者,逼毒內攻也,解毒清火湯。疔毒走黃,頭面發腫,煩悶欲死者,疔毒復生湯。潰后余毒未盡,五心煩熱者,人參清神湯。針后出膿時,氣虛驚悸者,內托安神湯。攻利太過,以致發渴,脈大而虛者,補中益氣湯。汗后汗不止,熱不退,瘡不疼,便不利,及汗下后,口噤痰涌,自汗搐捺者,再有誤刺出血過多,沿腫大不已者,皆為真氣虛也。俱宜十全大補湯倍用參、芪、歸、術,甚者加大附子。余按此癥初不解毒,后不大補,欲其得生者,鮮矣。

再以外治而言之。如疔毒有頭,紅腫熱痛者,用菊花根梗并葉,杵爛敷之。如漫腫無頭根活者,及疔毒走黃別處結腫者,俱用離宮錠子涂之。如疔頑惡推之而根不動者,必用挑法以斷其根,否則必致走黃。書云:疔瘡先刺血,內毒宜汗瀉,禁灸不禁針,怕綿不怕鐵,誠挑疔之秘訣也。”

再以疔毒有名者而言之。如火焰疔發于心,多生于唇口手掌指節間,初起紅黃小皰,癢痛麻木,繼則寒熱頭暈,心煩。

紫燕疔發于肝,多生于手足肋脅間,初生紫皰,破流血水,三日后串臂潰筋,繼則眼紅甲青,神昏舌強。

黃鼓疔發于脾,多生于口角腮顴眼胞等處,初起黃皰,光硬麻癢,繼則寒熱,干嘔吐逆。

白刃疔發于肺,多生于手指鼻竅胸臆等處,初起白皰,癢痛腐爛,繼則咽焦氣急,毛聳鼻焮。

黑靨疔發于腎,多生于耳竅腰腹軟處,初起黑斑紫皰,痛徹骨髓,繼以軟陷驚悸,目露指青。上五疔,取形色部位而屬五臟也。

挑法秘訣:用竹簽于毒頂上,十字剖開,其毒堅硬如鐵者為順。先出紫黑血,再挑至鮮血出,以知痛為止。填拔疔散令滿,以膏藥蓋之,過三二時,撥去舊藥,易以新藥。若藥干無水不痛者,此挑法未斷疔根也,再深挑之,必以上藥知痛,藥濕水流為率。若初起失治,以至走黃。則身面漫腫,原瘡無跡。神昏不食者險,急尋原起處挑之,如瘡口瓷實,出紫血或鮮血,敷藥知微痛。服藥見稍效者,十中可保二三。若瘡口綿軟,刺之如瓜瓤,出淡血水而不知痛者,百無一生矣。此法有轉重就輕之功,起死回生之效,今人不識其癥,不知其治,妄以王道自居,反加訾毀,嗟嗟!誤人性命,可勝計哉!余痛惜此,特剖而明之。

疔瘡主治方

蟾酥丸:治疔瘡、發背、腦疽、乳癰、附骨、臀腿等疽,一切惡證,及瘡不痛,或麻木?;驀I吐,甚則昏憒。此藥服之,不起發者即起發,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昏憒者即蘇,嘔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真有回生之功,乃惡證中至寶丹也。

蟾酥二錢酒化,輕粉五分,枯白礬、寒水石(煅)、銅綠、膽礬、乳香、沒藥、麝香各一錢,雄黃二錢,朱砂三錢,蝸牛二十一個。右為末,秤準,于端午日午時,在凈室中,先將蝸牛研爛,再同蟾酥和研調粘,方入各藥,共搗極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用蔥白五寸,患者自嚼爛,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包藥在內,用無灰熱酒一茶盅送下,被蓋,如人行五六里。出汗為效,甚者再進一服。修合時忌婦人雞犬等見。

內消散:瓜蔞一個,皂角刺一兩,金銀花、大黃、生姜、甘草各五錢,白芷二錢。用黃酒二碗,煎八分服?!?/p>

二、病因病機

主要因火熱之毒,或喜怒憂思,情志內傷,七情化火,火熾成毒,炎上于面;或房事不節,起居無常,耗傷正氣,陰虛火旺;或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煿之物,臟腑蘊熱?;驈耐馐?,感受風熱火毒,如昆蟲咬傷,拔須不潔,抓破皮損染毒;或初為小癤,碰撞擠壓,治療不當,毒邪熾盛。火熱之毒蘊蒸肌膚,以致氣血凝滯,火毒結聚,熱勝肉腐而成。若火毒熾盛,內燔營血,毒攻臟腑,則成疔瘡走黃重證。

三、治療

(一)辨證論治

1.熱毒蘊膚證 初起在顏面部某處皮膚上忽起一粟粒樣皰疹,多發于額前、顴、頰、鼻、口唇等部,或癢或麻,以后逐漸紅腫熱痛,腫勢范圍雖小,但根深堅硬,形如釘丁之狀,重者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癥狀,若3~5日,腫勢逐漸增大,四周浸潤明顯,疼痛加劇,膿頭破潰。伴有發熱,口渴,便干溲赤,苔薄膩或黃膩,脈象弦滑數等(圖6-1和圖6-2)。邪毒尚在肌表,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方用芩連解毒湯:金銀花30g,蒲公英30g,連翹15g,黃連10g,黃芩10g,梔子10g,牛蒡子10g,甘草10g。發熱惡寒,加荊芥10g,防風10g。腫塊較硬,加赤芍10g,當歸10g;溲黃便干,加大黃、石膏;疼痛加乳香。

圖6-1 顏面疔瘡(1)

圖6-2 顏面疔瘡(2)

2.火毒入營證 若早期處理不當,或妄加擠壓,或不慎碰傷,或過早切開,或房事不禁等,可引起疔瘡頂陷,色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失去護場,在唇外翻難合,在口角嘴緊難張,在喉竅閉氣阻,在眼周閉而難睜,或頭面俱腫(圖6-3~圖6-5),瘡腫暗紅木硬,潰而無膿,或表皮起皰,黃水頻流,頸項強直,頭痛徹腦,壯熱口渴,煩躁干噦,便秘溲赤,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糙。毒邪熾盛鴟張,旁竄走散,迫于營血,內攻臟腑,謂之走黃。治宜涼血清熱解毒,方用涼血敗毒湯:當歸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黃10g,牡丹皮10g,牛蒡子10g,黃芩10g,黃連10g,梔子10g,甘草10g,連翹20g,蒲公英60g,金銀花60g。壯熱口渴加石膏,便秘加大黃,煩躁加牡蠣,劇痛加白芷,持續高熱加犀角,驚厥加羚羊角,神昏譫語配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圖6-3 顏面疔瘡(3)

圖6-4 顏面疔瘡(4)

圖6-5 顏面疔瘡(5)

3.氣陰兩虛證 若病患7~10日,瘡腫軟陷,潰破流膿,腫消痛止熱退,數日可愈。若瘡腫仍然平塌散漫,護場不清,瘡頂軟陷,腐而不潰,潰而不脫,肉芽淡白或暗紅,夭然不澤,膿水稀薄,伴低熱盜汗,心煩不寐,口唇干燥,精神恍惚。舌質紅絳,無苔,脈沉細數。氣陰兩虛,余毒留戀。治宜滋陰,清熱敗毒,方用滋陰解毒湯:生地黃15g,重樓10g,甘草10g,石斛30g,牡丹皮10g,金銀花30g,野菊花30g,玄參10g,北沙參15g。每日1劑,水煎服。

(二)中醫外治

1.蔥根水調敷金黃散每日2次,或貼加味太乙膏,每日1換。若病患5~7日,治療得當,輕證、順證則瘡腫局限,頂高根束破潰,出膿漸愈。

2.瘡頂用蟾酥丸、六神丸各等分,研細,用涼血敗毒湯調為稀糊敷之,外周仍敷金黃散。

3.疔瘡中央堅硬者,外用白降丹、立馬回疔丹少許,或拔疔膏點敷瘡頂,一日一換,待疔根腐潰膿出后停用,改摻五五丹或七三丹、九一丹;腐將盡新肉生摻八寶丹,貼加味太乙膏,或黃連膏、生肌玉紅膏(圖6-6~圖6-8)。

附:其他部位疔瘡

圖6-6 疔瘡初期

圖6-7 疔瘡中后期(1)

圖6-8 疔瘡早中后期(2)

四、預防調護

1.早期忌針灸、過早切開、擠壓、碰撞,膿成后擠壓應輕柔。

2.忌食辛辣之物,忌房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扎兰屯市| 沽源县| 韶关市| 中卫市| 扎兰屯市| 盖州市| 舞钢市| 兴仁县| 南投县| 隆化县| 平利县| 合作市| 开化县| 土默特右旗| 从化市| 德州市| 萝北县| 芦溪县| 历史| 独山县| 神农架林区| 宁阳县| 疏附县| 雷波县| 浮山县| 云南省| 大新县| 黄陵县| 鲜城| 靖江市| 独山县| 东丽区| 万载县| 林西县| 菏泽市| 娱乐| 扎赉特旗| 剑阁县| 平昌县| 普洱|